<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下午,2025年浙江侨乡中国年青田站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将在青田润泽大酒店四楼金色大厅举行,同时开启浙江首部众筹大型电视纪录片《爱国侨领林三渔》首映式。</p> <p class="ql-block">大型电视纪录片《爱国侨领林三渔》是由青田县档案馆、青田县仁庄镇归国华侨联合会、青田县仁庄镇乡贤联谊会、浙江青田之家公益基金会、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国际频道)等单位发起自筹资金拍摄的纪录片,彰显爱国华侨精气神的浙江首部众筹电视纪录片</p> <p class="ql-block">林三渔(1902—1987),青田仁庄乡罗溪村人,一生侨居日本,是旅日著名爱国侨领,旅日华侨东京总会常务理事、旅日华侨浙江同乡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林三渔家境贫寒,少年失学。1918年与乡友赴日本,靠挑煤、扛铁板、卖糖果、打杂工为生,后到皮革作坊做工,稍积累一些钱。后开小餐馆,经营中华料理餐馆和游乐场,发展成为华侨实业家。</p><p class="ql-block"> 1961年9月,首次回国参加国庆活动,受到周恩来、廖承志等领导接见。常为青田华侨中学、温州华侨中学等捐赠办学经费、学习用品。1973年起,捐资兴建山口至仁庄公路、罗溪小学、罗溪水电站,重修大安至仁庄道路,先后兴建山口、下陈、阮垟、仁庄、罗溪等地桥梁6座、凉亭4个。1980年,捐资兴建浙江华侨大楼。1981年,资助兴建青田华侨饭店。1982年,捐资重建太鹤公园谢桥亭。1983—1986年,在青田中学、温州大学、丽水师范专科学校、罗溪爱国小学设立振兴中华奖学金,捐资兴建青田中学三渔礼堂。1987年,捐资70万元,在上海大学兴建实验中学,提供教育实验基地。资助修纂《青田县志》40万日元。林先生直到1987年前共计捐赠国内高达20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林三渔先生儿媳留冬梅女士这次专程从日本赶回参加首映式!林先生常说:祖国与海外赤子是母子关系。国富民强,国弱民辱,只有先国家后自己,才能使祖国强大,人民荣光。林先生不仅这样想而且这样做了。六十年代,他为青田华侨中学、温州华侨中学、罗溪小学等十所中小学捐赠办学经费、学习用品;七十年代,他捐资兴建山口至汤洋公路,仁庄至大安的乡村道路,又先后资助山口、下陈、阮洋、仁庄、罗溪等地的侨梁6座、凉亭4座;八十年代,他先后资助兴建浙江华侨大数、青田华侨饭店、青中三渔礼堂,重建城镇《谢桥亭》、上海师范大学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 林先生生活十分俭朴,属于他自己的只有极平党的简陋的居室和一辆用于清理垃圾和代步的破旧自行车,他把一生的辛勤积蓄全部奉献给祖国和家乡父老,他是炎皇子孙的优秀代表,是我县华侨的光辉旗帜。"赤子恋故土、千里情深;丹心报国恩,一片诚意"。这是家乡人民对林三渔先生爱国爱乡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仁庄镇侨联主席,仁庄镇乡贤会长吴朝平先生主持讲话</p> <p class="ql-block">原人大主任吴忠民先生讲话</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著名侨领金冠军先生讲话</p> <p class="ql-block">林三渔先生的儿媳讲话</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今天未能参加纪录片《爱国侨领林三渔》的首映式。陈志宁主席的盛情邀请让我倍感荣幸,奈何已出差山东,行程无法更改。</p><p class="ql-block"> 虽未能到达现场,但看到现场高朋满座,祝贺声不断,活动圆满成功,心中也满是欣喜。林三渔先生在国家和家乡艰难、欠发达之时,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其爱国爱乡之情令人由衷敬佩!</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纪录片意义非凡,它不仅是对林三渔先生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更能启发后人。相信通过这部纪录片,会有更多人受到鼓舞,心怀家国,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贡献力量。在此,默默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 陈吾军</p><p class="ql-block"> 2025.1.23</p> <p class="ql-block">《铭记侨领林三渔》</p><p class="ql-block">陈吾军</p><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p><p class="ql-block">我们追寻着一位伟大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他从海的那头渡向东瀛,</p><p class="ql-block">四十来回,风雨兼程。</p><p class="ql-block">他倾资上亿 毫不吝啬,</p><p class="ql-block">慷慨之举如明灯照亮黑暗。</p><p class="ql-block">善事多方,让希望涅槃重生,</p><p class="ql-block">华侨的旗帜,在心中烈烈舞动。</p><p class="ql-block">家乡是他永远的梦,</p><p class="ql-block">兴学的光辉闪耀着爱国深情。</p><p class="ql-block">赤子丹心,全然忘我,</p><p class="ql-block">奉献一切,不求功名。</p><p class="ql-block">林公,您的名字千古流芳,</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卷上永留英名。</p><p class="ql-block">您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前行,</p><p class="ql-block">让爱国的火焰,永远燃烧在心中。 </p><p class="ql-block">注:上亿指的是以现在市场价的预估上亿。</p> <p class="ql-block">今天特别高兴,有幸参加纪录片《爱国侨领林三渔》的首映式。小时候知道的第一位华侨的名字就是林三渔,后来知道林先生在国家、家乡还处于艰难和欠发达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无私奉献,支持地方发展,深感敬佩!过去青田的许多公益事业都是像林先生这样爱国爱乡的华侨所捐资帮助完成的。我们是直接或者间接受其恩惠者。过去,因为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华侨对国家、对家乡做奉献是常态,而且这样的奉献是单向的,好像青田人就是受惠的一方。所以,一直也想应该为华侨做点什么,作为回报,使华侨与地方互惠互利。陈局发起众筹为林先生拍纪录片,让我也能够有机会捐款出力,表达心意,来为华侨做点事情,这太让人感到欣慰了!所以,特别开心!</p><p class="ql-block">孙红华2025.1.23</p> <p class="ql-block">章旦中学黄亚香老师说:她老家北山在水库下面了。观后感,以林三渔为代表的青田侨民在异国他乡筚路蓝缕,展现青田人实干精神。林三渔家境贫寒,少年失学。1918年赴日本,靠挑煤、扛铁板、卖糖果、打杂工为生,后到皮革作坊做工,稍积累一些钱。后开小餐馆,经营中华料理餐馆和游乐场,发展成为华侨实业家。1923年,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在短短的几天内,仅温州、青田华侨被杀害的就有700多人,旅日华工被杀戮殆尽。林三渔因为是作坊不可或缺的技术骨干得到老板的暗中保护,让他逃过一劫。1935年,林三渔在当地与日本女子结婚,最后留在了日本。林三渔在劫后余生,并没有忘记故土,一次次为家乡慷慨解囊。据统计,林三渔捐资总数超过200多万人民币(1961年—1987年价),用于捐资办学、修桥铺路。</p><p class="ql-block">20世纪并不太平,发生死伤惨重的两次世界大战,弥漫着硝烟。我想到了同样有侨居日本经历的作家鲁迅、郁达夫。他们用手中的笔唤醒人的精神。郁达夫在小说《沉沦》的结尾写道:“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林三渔热衷捐资办学,拳拳之心,尽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杨淑旺老板说:身为异乡客,听闻林三渔为家乡做出的种种的好人好事事迹,也知晓了老一辈华侨在国外艰辛拼搏不忘为国家做出种种贡献!甚是敬佩!机缘巧合在宏博档案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钟胡翔的介绍下,得知陈局发起众筹为林先生拍纪录片,弘扬传播林先生美德,出点微薄之力!今天参加了《爱国侨领林三渔》首映,也见到了更多实实在在华侨,你们写满了坚毅,智慧,慷慨解囊,真正是在传承着林先生的美德。由衷赞叹!</p> <p class="ql-block">贺大型电视记录片(爱国侨领林三渔)首映成功</p><p class="ql-block"> 抱墨</p><p class="ql-block">商从海渡去东瀛,</p><p class="ql-block">四十来回次第行。</p><p class="ql-block">上亿倾资慷慨举,</p><p class="ql-block">多方善事湼槃生。</p><p class="ql-block">华侨旗帜家乡梦,</p><p class="ql-block">兴学光辉爱国情。</p><p class="ql-block">赤子丹心浑忘我,</p><p class="ql-block">林公千古史留名。</p><p class="ql-block"> (捐款数额以现在物价计算已上亿了)</p> <p class="ql-block">徐孟光先生说:“我国春节申遗成功,今年联合国把中国的春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了。</p><p class="ql-block"> 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家庭中亲情的力量,让中国人能够自觉地遵循着人伦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钱,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习俗的认同,是生活状态的一致性体现,长久生活状态的融合,势必形成共同的集体人格,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的主脉,就是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之线。一个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织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用情感编织的血脉之网。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历久不衰,任皇权更迭、王旗易帜,中国人回家过年去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中国人对宗族血脉的寻根问祖。</p><p class="ql-block"> 有人曾经担忧过域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节日,会淡化中国人对自己传统节日的固守。可当人们在春运的当口,站在车站、码头、机场看看那些奔家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就算把全世界的节日,都写在日历上,也撼动不了对中国春节的想往。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我们的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民族必然诞生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必将凝聚伟大的民族!伟大不是吹出来的,是庞大的族群,经过几千年的磨难锤炼而根植血脉的认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强][强][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