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1982)--房子可能变成了消费品

江秋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自古就有置田买地的习惯,但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住房的分配都是老大难的问题,电视剧《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讲的就是住房如何的紧张困难,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了住房的商品化改革,但人们买房子的热情也不是很高,如果那个时候投资房地产,那绝对是大赚特赚的,比如2004年的时候,北京三环以内就有开发商开出了每平米8000元的房子,不用说三环现在没有房子了,就算是二手房交易,至少也得20万一平米。</p> <p class="ql-block">  但是经过了2007~2010年一波涨价,在经过了2017年到2022年的第2波大涨,房价终于在2023年冲到了顶峰,开始快速的回落,现在全国有6亿多套房子,多数房子都已经老旧,还有不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不用说绿化和物业,就是基本的房屋水电结构都已经不行了,这还不算那么多农村的自住房,而随着人口的快速下降,中国人均0.4套房,简直是极其过剩。</p> <p class="ql-block">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乐观,在2004年房价开始快速下跌,就连北上广深、东部沿海城市、海南岛的房价都在快速下跌,2010年的时候,人们蜂拥到海南,拎着钱箱子买房子,那真不是买呀,那是抢房子,那个时候还有什么温州炒房团,随着国家连续的畸形“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整,以及含了20多年的房产税,今后的房子投资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特别是学区房的概念,《教育强国纲要》已经明确了要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今后小学和初中,学位将越来越富裕,教师的编制也会多起来,加上教师和校长的流动,学区房这个炒作也会降下来,所以大概率房价还会下跌。</p> <p class="ql-block">  现在是典型的房产过剩阶段,房产的置换、以旧换新、购房补贴、以房易房的政策会越来越灵活,好多人口流出城市和人口老龄化城市,就会像鹤岗和阜新一样,房地产成为白菜价,当年炒房所买的房子可能都会在自己的资产当中成为烂尾……</p> <p class="ql-block">  没办法,市场就是这样,房地产市场也和股市一样,收割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资产,如果房子一直在使用,就无所谓资产贬值的问题,关键是大量空置的房产,那真的是让血汗钱白白的流掉了,以后房地产就和汽车一样,从奢侈品变成了普通消费品……,既然是消费品那就是消耗,不用就是浪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