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华樵客说民国元老于右任、陈仪与兰溪郑氏

仙华樵客诗书画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老于右任、陈仪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缘由 </p><p class="ql-block"> 陈 星 </p><p class="ql-block"> 据民国十七年(1928)开始重修的《兰溪郑氏宗谱》记载,兰溪郑氏始祖曾八公名光祖,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一说于高宗建炎年间,由扬州迁兰溪,以京朝官的身份奉使至兰溪,卸任之后,就卜居于县城的东南隅,配金氏、陈氏,生二子,一名昇,一名季。但旧谱序及越渠公墓志记载,有靖元公者迁兰溪至十二世才生曾八公,然世远年湮,已不可详考了。 自曾八公之后,郑氏繁衍发族,英贤辈出,代有闻人,至明代有郑錡中成化十一年乙末榜进士,郑瓘中宏治三年庚戍榜进士,郑本立中嘉靖二十六年丁未榜进士,郑国宾中嘉靖二十九年庚戍榜进士,郑宏道中嘉靖三十三年甲辰榜进士。清代,郑度中康熙五十七年戊戍科进士。郑氏大振家声,蔚然为兰溪望族,与兰溪名门互为婚姻,名人如三部尚书唐龙配郑氏,再如状元唐汝楫、探花皋赵志皋、文学家胡应麟及其父刑部主事、云南佥事胡僖、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唐壬森等均为郑氏外孙,先后为郑氏家庙作记或为宗谱作序,可谓盛极一时,至民国十七年开始修谱时,兰溪城乡郑氏男丁已达一万余人,俗有“郑小猪满弄堂”之说,所以有重修宗谱之盛举,十九年修谱告成,当时礼请于右任、陈仪等民国大佬为之作序,以为宗族荣光。 </p><p class="ql-block"> 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1906年4月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为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上海执行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工农部长,1926年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于右任声名非常显赫,那么他有什么因缘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呢?其实于右任在序文中开宗明义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兰溪郑氏将重刊族谱,其族人英伯同志方闻博识,与予共患难最久,尝为予言曰:予族迁兰之始祖乃在宋南渡之际,其初仕于兰,既去职,以与其地习,因而家焉。嗣支派日以蕃衍,迄今滋生丁口达万余人。子弟敦谨,治生惟秩,幸不为先世而愿得一言以垂训于后。”序言大部分皆叙述兰溪郑氏源流,兹不赘录,落款为“民国十八年八月于右任序”,可见此序文是应郑英伯之请而作,序中特地表明“英伯同志与予共患难最久”,可惜未详述两人共患难之始末。查宗谱世系伟一零四一,柏荫,字英伯,原行一三八六,名郑钺,家在北门郑家巷,日本明治大学法学士,日本法政大学法学士,光绪甲辰赴日留学,辛亥年毕业回国,光复时浙江省首任都督汤寿潜委任为金华县知事,未到任。民国元年二年在上海执行江苏全省律师事务,七至九年,应于右任之邀,任陕西靖国军司令部一等秘书兼任军法处长。十四年任河南督署参议。十七年任国民政府中央特种法庭审判员。生光绪戊寅十二月初一。配叶氏,生光绪丙子十一月十五。又配木村氏,生光绪戊子三月十五。郑钺为清官费留日学生,初进日本岩仓铁道学校学习,抱救国之志,加入同盟会,与于右任相识,旋入日本法政大学学习,专攻法律,获法学士学位。先后任山西、福建、上海等地高法院检察官之职。曾执教于于右任创办的并任校董上海复旦大学。 又在1918年护法运动中出任于右任任总司令的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一等秘书。所以于右任深情地说:“英伯同志与予共患难最久”。 郑钺在日本时与日本武士世家、名门闺秀木村花子相识后结婚,育有二子:海澄、南阳,三女:真如、苹如、五如。长子海澄是空军飞行员,于1944年1月19日在保卫重庆的空战中壮烈牺牲。苹如加入中统,以姿色引诱敌伪头目76号特工总部主任丁默邨,策划暗杀锄奸未成,出师未捷身先死。1940年2月被秘密处决于沪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上,身中三弹,年仅23岁。电影《色戒》女主角王佳芝即以苹如为原型,但电影情节史实多有出入。未婚夫王汉勋1944年在衡山执行军事任务时牺牲。时为国军上校大队长。郑钺拒绝了日本人请其出任汪伪政权司法部长的邀请,郑苹如牺牲后,他一病不起,于1943年4月8日于上海饮恨而终,可谓一门忠烈,碧血千秋。 </p><p class="ql-block"> 郑钺第三女五如,字静芝,因了父亲与于右任的特殊战友关系,曾任于右任的英文秘书,这也是于右任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的缘由之一。 </p><p class="ql-block"> 那么陈仪为《兰溪郑氏宗谱》作序又有什么缘由呢?陈仪(1183-1950),字公洽,号退素,浙江绍兴人,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907年日本士官学校第五期炮兵科毕业,与蒋中正同学。1916年日本陆军大学毕业。1924年为浙军第一师师长。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25年任浙江省省长,1929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常务次长,1945年8月任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1948年6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50年6月18日清晨,以匪谍案于台北马场町刑场被处决。 </p><p class="ql-block"> 陈仪在《兰溪郑氏重修宗谱序》中说:“郑同志穀诒,频隶余戎幕,习于军事,兼娴政治,出宰皖省六安。一日因原籍宗祠修谱,奉族长邮命,持其宗谱一册问序于余。万历年间有澹中公,登甲辰进士,为皖司理,摄郡篆,系穀治同志十一世之嫡祖,谳鞠明允,郡无寃民,历官皆有惠政”云云。可知民国十八年郑氏修谱时,郑穀诒恰在安徽六安任县长(不久调任湖北),郑氏族长去信求序,穀诒即持宗谱首卷谒见陈仪。因穀诒曾在陈仪部下军队中工作多年。所以陈仪欣然为之作序。落款是:“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日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古越陈仪敬序。” </p><p class="ql-block"> 据《兰溪郑氏宗谱》记载:郑穀诒,字玉君,号稻孙,又号馀生,光绪壬辰十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城东进士第,配王氏,王氏为五品顶戴荣宗公次女,生光绪庚寅二月初七。穀诒先后于浙江法政讲习科、浙江警务研究所、浙江陆军军学补习所炮科、浙江陆军无线电教导队等学习毕业。曾充浙江模范警备队中尉连副,改充一师排长、连长、副官、参谋团副暨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第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又任司令部中校参谋、浙江省政府军事厅参谋、浙江戒严司令部参谋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参谋部本部参谋、第一集团军整理委员会委员等职,与汤恩伯等人同事。后调任设计部四科科长等职务,旋奉命调任安徽省六安县县长,兼任六安、英山(民国二十一年划归湖北)、霍山三县自卫团团长,为政清廉,办事公允明达,于民国十九年奉国民政府电委任军政部陆军署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院长。各界民众暨师长刘和鼎迭电挽留,未蒙照准,合邑恭送德政旗、伞及匾额数十方,并于六安县东门建郑公楼及立一通《去思碑》纪念。连监狱囚犯也因待遇改良而立碑纪念。告别之日,黄童白叟,沿途设香案欢送,甚至有送至数十里外始挥泪而别者。其后事迹则宗谱失载了。后就任南京中山陵管理处处长,晋升少将军衔。抗日战争(一说北伐战争)时因被炸受伤,炸断一脚截肢致残疾,家人呼为跷脚爷爷,卒于家,陈仪、汤恩伯派专人前来悼念。子立方、立礼结婚时,陈仪、汤恩伯也送来贺礼。 </p><p class="ql-block"> 郑穀诒为明万历甲辰进士郑宏道十一世嫡孙。郑宏道字克修,号澹中,兰溪城东隅人,曾任安徽徽州府推官,后升为郡守,主持造紫阳桥,以利涉者,人称为郑公桥。后调任广东南雄,在任二年卒。《光绪兰溪县志》有传。</p><p class="ql-block"> 穀诒祖父名璿,父名鸿庸,字金城,号谨溪,贡生(秀才中优秀者贡入国子监学习),以次子毓椿报捐正五品吏部注册,进封通议大夫,赏换花翎,候选同知(知州的副职),鸿庸也得覃恩加四级晋封通议大夫,赏换花翎。生嘉庆己卯三月十七日,终光绪庚寅二月廿六日,配唐氏,生二子如椿,毓椿,女四。 </p><p class="ql-block"> 毓椿一名惟椿,字荘树,号庾楳,晚号忍辱,由监生(国子监学生)加捐正五品职銜,賞戴蓝翎,诰授奉政大夫,覃思加四级晋授通议大夫,赏换花翎,吏部注册,单月候选同知。嗣任勤辨顺直,赈捐实官,案内改捐试用巡检,指分江苏,並捐免赴部验看,饬咨到省,奉抚宪陈谕,归班候补,曾充苏州府之长洲、元和、吴县三县膏捐总局查验委员,松江府差遣委员。又调津浦局海运会议员,因病未到任。又任义乌县南乡佛堂镇警察分局局长。民国纪元任兰溪城区议事会议员。三任省政府咨议员,省道局咨议员兼顾问生。生咸丰已未十月廿四,民国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卒。配李氏,诰封宜人,晋封淑人,李氏为永康贡生殿选公长女,郡庠生瑞鹿胞姊。生子三:穀登、穀嘉(早夭)、縠诒。生女四。生母丁氏貤封宜人,晋封淑人。墓碑文用隶书刻曰:“诰授奉政大夫(正五品),晋授中议大夫(正三品,宗谱作通议大夫),赏换花翎,江苏松江府分府,荥阳郡英四百三十八忍辱处士暨元配李太淑人之坟茔。岁次庚戌仲春吉旦,男:穀登、穀诒;孙:立方、立礼,仝奉祀。兰溪县知县孙启泰题”按:民国干支纪年无庚戌。又据童惠平所著《兰溪历代知县》一书记载:孙启泰,字叔平,讧苏上元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第二名。同年江南乡试中式举人第三十一名。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东阳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署兰溪县知县。入民国后曾任天津习艺所总办、天津警察总办、福建福海兼闽海关监督等职。又1988年、2013年版《兰溪市志.清.知县》:“孙启泰,江苏上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署。”此墓碑应该是民国十五年郑毓椿逝世后郑家礼请孙启泰题写的,孙启泰落款“兰溪县知县”是表示尊重和荣耀。 </p><p class="ql-block"> 穀登,字亦秋,号乃农,太学生,加捐按察司照磨衔。剿办窜匪,维持金兰浦治安,任事出力,奉浙抚宪冯赏给五品顶戴,充永嘉所差遣员,兰溪警察所卫生稽查员,生光绪壬午七月二十日,配柳氏,诰封宜人,枊氏为邑庠生柳半枚之女。生女三:长名珮琼,徽音女校毕业,任福音女校针绣科教员,适国民政府总司令部军医处上尉书记徐森,一名徐宝书,为兰溪最早的中共地下党员之一,1969年受迫害病故,生二女,长女徐法于1949年6月参加解放军,于进军大西南途中牺牲。次适王,殇,又适泽基庄准尉童超英。穀登以穀诒次子立礼为嗣。立礼民国七年生,1960年卒,大专毕业,曾任乡村教师,生二子:京瑞、经纶。二女:小莺、小鹃。次女即吾妻也。 按:清初因战乱频仍,财政捉襟见肘,故承明制设捐纳制度,说白了即卖官粥爵,朝廷明码标价,收入归国库。乾隆至同治、光绪年间,因内镇压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事,外御列强入侵,军费浩大,财政更加紧张,故捐纳制度相沿不改。据有关资料记载,乾隆时捐一同知需白银6820两,光绪二十六年白银1472两可捐一同知,但绝大部分是虚衔,如奉政大夫、通议大夫等,是荣誉称号而非实职。如要任实职则需另外打点,费用也不菲,尽管如此,要得实缺也很难,俗语有“吏部衙门候选一千年”之说。鸿庸经商致富,家境富裕,所以为儿子敏椿捐了同知衔,一家三代三人赏戴五品顶戴花翎,一人任六安县县长、中山陵管理处处长,也可谓极一时之荣了。 </p><p class="ql-block"> 穀诒长子立方,字執中,号志阳,云山小学高小毕业。杭州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兼充国民革命军军事事委员会后方第二伤兵病院见习生,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军医部少尉司药。与父穀诒同事,生宣统辛亥三月初八,配沈氏。沈氏为本邑参事会参事、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中尉军需官沈兆鹏之长女。按杭州中医专门学校,1915年成立于杭州,由浙江药业公司出资创办,1917年正式招生,入学资历须是初中毕业,学制五年,分预科和本科,首任校长傅懒园,历时12年,后因日军侵华而停办。郑立方杭州中医专门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革命军,任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军医部少尉司药,工作认真负责,为伟大的抗日战争贡献聪明才智,深受部队长官及士兵的好评,积功累德。后又任国民革命军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院长之职,在工作上怀悲天悯人之心,鞠躬尽瘁,克服经费不足,缺医少药等困难。努力解除伤病残疾军人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鼓舞士气。郑立方从军近二十余年,曾参与武汉、长沙保卫战及长衡会战,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前夕,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卒于任所。时年尚未过四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郑公灵柩用铁皮包裹辗转运回兰溪,安葬于杨柳岗郑氏祖茔之侧,后迁葬兰溪市向阳公墓。当灵柩运抵兰溪时,县城军政要人都前往迎接悼念。陈仪、汤恩伯也专程派人送来祭品及挽幛悼念,可以说是备极哀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郑立方有子名雄豹,排行启五零,字英杰,号梦豪,生民国十八年(1929)己巳九月廿八。女二,一嫁江西南昌,一嫁江苏南京。次妻刘翠霞,为国民革命军驻鄂残废军人教养院护士,移居兰溪后为兰溪人民医院护士,已故。有子名郑经国,市综合公司退休。郑穀诒、郑立方父子事迹,新旧版《兰溪市志》均失载,为免先烈英灵抱憾无穷,故载于此以志。郑穀诒、立方父子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也可谓父子忠贞,彪炳史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