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奇缘

大森林

<p class="ql-block">或许是因为对自然和绿色都心存一份尊重和热爱吧,我和王成先生的网名里都含有“森林”二字,因此我们认识了对方,源于网络缘于网名。</p><p class="ql-block">我和王先生都是教师出生,后来他因外语特别厉害转行做外事工作。王先生知识渊博,人很健谈,即便是工作方面的事从他口里出来也让人觉得十分有趣,何况他长期跟外方打交道见多识广,了解很多国内国外的风土人情,知道不少奇闻趣事,旅行心德也颇为丰富。有时我也会捡些我在教学生涯中体会较深的一些趣事介绍给他,比如任大学教学督导时遇到有个资深老师讲课也有紧张到语无伦次的时候,电大监考中有个当领导的学生不遵守考场关于关闭手机的规定而接听电话布置工作等。就这样爱唠叨遇到肯讲解,不知不觉中我和王先生已神交走过了十多个年头。</p><p class="ql-block">说实话,起先我还不知道王先生是中国太极武术大师,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以为他只是一个从事外事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甚至在听到他安排这布置那的时候还戏称他为主人,不过他也不客气的说我是保姆。后来才得知王先生曾任德州市武协副主席、德州市太极拳研究会主席、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太极协会会长……总之一大堆头衔我念着都累。王先生的《太极健身实用对练》《王成太极论》等专著都有寄送给我,他还是2000年《精武》杂志封面人物。他独创的二十七式太极拳及对练,太极拳训练的王氏法则、王氏太极推手法及太极拳应对等,培养了一大批在太极理论和实用领域均有建树的太极人,海内外均有弟子传习,为我国太极拳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太极网等网站把王先生称为:默默耕耘的太极人,王成的名字在德州可是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我跟王先生近年来交流较多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话题,他所独创的二十七式太极拳及对练套路已进入中小学校园,"王成太极"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还被获批德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先生所践行的太极思想刚好跟我所倡导的情感教育的理念相吻合,所以我们的交流非常愉快。交流中我们也有互相吹捧或者互相“杀糊涂”的时候。尽管我和王先生从未蒙面,但我们热爱教育的心是相通的,因为我是情感教育的受益者,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情感教育,王先生等就是那给机会的人,我热爱教育,也热爱像王先生一样的注重情感教育的专家和践行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