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40)昌都后花园一类乌齐

雷平

<p class="ql-block">类乌齐一在藏语里是"大山"的意思,位于西藏东北部,昌都市北部,东邻卡若区,南联潞隆、八宿,西靠丁青,北与青海玉树囊谦交界,面积6340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2·6度。</p> <p class="ql-block">类乌素有"天堂类乌齐","三江花都”,"西藏小瑞士","昌都后花园"之美誉。类乌齐有六多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多,草场资源多,牦牛资源多,水资源多,矿场资源多,森林资源多。</p> <p class="ql-block">卡玛多塔林一一就在317国道边,依山伴水,风景秀丽,古木参天,苍松翠柏,四季常青。卡玛多塔林距县城25公里,是一座占地12464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2平方米的古老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卡玛多塔林保持了早期彿塔的四方形外形,通过木条和泥土来层叠搭建,在藏语里被解释为像房子一样的塔。</p> <p class="ql-block">在葱郁翠柏中,有一座别致的小经堂,主供莲花生大师像,左右各竖有几根高大的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站在塔前,望着高耸的塔身,泥土,砖石和木条,四四方方的造型真的与房子一般,以今天常看到的圆形白塔有着很大的差异,四方塔而更具建造艺术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原夲130座的塔林,经过历时岁月的摧残和破坏,经过重建后,恢复了108座,如今这108座佛塔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依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和当地的藏民一起绕着塔林转经,🙏感受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查杰玛大殿一即类乌齐大殿,又称类乌齐寺,格培拉康。查杰玛大殿位于西藏昌都市类乌齐县类乌齐镇达果村,是元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p> <p class="ql-block">元至元十三年(1277年),查杰玛大殿,由出生于贡觉卡斯家族的高僧桑吉温创建,最初为扬贡寺,查杰玛大殿海拔约3928米,系达隆噶举派的主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殿是类乌齐寺最著名的景观和主体建筑,大殿面积3334平方米,高48.5米,共分花殿,红殿和白殿三层,另加大金顶,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两人合抱。</p> <p class="ql-block">大殿里正在诵经,我走进大殿时,喇嘛停下诵经,开始用膳。有专门的人分发给喇嘛,青稞、黄油、水果、饮料、酥油茶分送到每个人面前…我也不好意思站着观看,就在大殿里参观。大殿高耸,两人合抱的柱子好壮观,里面供奉着许多佛像,有非常精美的唐卡,和堆积成山的经书、经板……</p><p class="ql-block">用完膳后,喇嘛低沉浑厚的诵经声响起,众僧回应着,击鼓声响彻在大殿的上空,非常震撼人心…</p> <p class="ql-block">查杰玛大殿存有不同时期的佛教经典雕刻精美的经板,金铜造像,唐卡等。查杰玛大殿建筑气势恢宏,宗教文化悠久,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察和科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座集藏、汉和尼泊尔风格于一体的寺庙,不仅是康巴藏区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吸引了无数的朝圣者,同时也是周边居民,朝拜之余交际的场所。</p><p class="ql-block">跟着朝拜者围寺转经,停下来和当地人一样,找个地方坐着,和同伴聊聊天,也可听听大殿里传来低沉却又浑厚的梵音,感受一下信徒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查杰玛大殿在当地藏民心目中的地位崇高,以大昭寺等同。类乌齐寺历史上是康区影响最大的寺庙之一,势力强大,曾长期掌管类乌齐一带的政治权力,拥有众多属寺,信徒甚众。</p> <p class="ql-block">古有"先拜拉萨大昭寺,在朝查尔玛”的说法。这里是214国道青海玉树进藏的必经通道。古老的唐蕃古道从这里进藏。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深厚的藏地人文。</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15日,此行出游己经第41天了。我们在西藏环南线和北线走了一圈,今天是第37天,我们就要在类乌齐查杰玛大殿圆滿结束西藏游,沿着吐蕃古道出藏到青海。</p> <p class="ql-block">刚上路,天空降下瑞雪,彷佛为我们洗尘,扎西德勒!怀着深深地眷恋和不舍,这世界我们只来一次,看你喜欢的风景,人生旅途,且行、且珍惜!感谢各位亲友和贵人的一路相伴!今天我们就要到达青海囊谦县。</p> <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自然景观雄伟险峻而又奇特,巍巍横断山脉纵贯南北,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奔腾于深山峡谷中。</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浓雾在山中变幻飘散,目之所及,半山腰的缓坡上,传统的藏式农舍层叠错落,依谷而建,五色经幡在村落中迎风飘荡着,水擦擦声在山涧里欢快的回响着……</p> <p class="ql-block">烟火里有了传说,便有了浪漫。美丽的山川,在乎的人一直都放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甲桑卡乡,是西藏最后一个村子,马上就要离开万般不舍地西藏了。谢尕拉垭口是从西藏进入青海第一个县城囊谦比须经过的垭口,海拔高度4496米。</p> <p class="ql-block">尘间的相遇,记录着生命的点滴。旅行中,不求缠绵扉恻的际遇,不求过尽千帆的沧桑,只希冀在我的回忆里,总有一些风景令人回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