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春节 绿城“年味”

刘东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的一年,谨以此文献给父母、老师,同学和亲人、献给人民子弟兵、电力、铁路,民航、交通、邮邮政电信、医务工作者、公安、环卫,打拼的大学毕业生…等,老家河南的父老乡亲。</span></p> 百姓故事 <p class="ql-block">  乡音、乡情,家乡的味道魂牵梦绕,我把国家一级演员王紫菲词曲和演唱的《心在路上》这首歌用在我这篇文章的开始:我踏上列车奔向远方,我找不到你曾经回来的方向,我梦中的歌在云中飘荡,我的心儿在风中流浪,我的歌中有你我的爱在远方。我的情不变我的心向往,我背起行囊心中不再彷徨,只要你我有梦到处是天堂。</p> <p class="ql-block">…你是我的大地,我是你的花香,纵然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远方的太阳心中的期望,执着的追求让心在路上,我的歌中有你,我的爱在远方,我的情不变我的心向往,我背起行囊心中不再彷徨,只要你我有梦到处是天堂…</p> <p class="ql-block">…你是我的大地我是你的花香,纵然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远方的太阳心中的期望,执着的追求让心在路上,你是我的大地,我是你的花香纵然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远方的太阳心中的期望,执着的追求让心在路上,执着的追求让心在路上,心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家。我父母都是老师,父亲北师大毕业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他带着母亲到很远很远的天边画画写生,我已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在梦里和父母相见。</p> <p class="ql-block">  年一天天近了,故乡却一天天远了,小时候人们的愿望是容易满足的新衣裳、拜年、压岁钱、美味的饭菜和放鞭炮。年就是团聚,不管天南地北,过年总要回家,穿越万水千山,穿越人的海洋,一心想着那一顿年夜饭。</p> <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转眼间我们“老三届”都老了,回忆我们的青春岁月,回忆不能回家的“春节”,一幅幅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印象深刻的是“文革”开始,教美术的父亲被打成“臭老九”批斗游街,又到教育农场接受“改造”。母亲是小学校长被打成“走资派”加上舅舅的海外关系被批斗。我招飞体检合格政审刷下来,我看不到人生希望,就想找一个不被人歧视的地方,串联到了新疆,就想扎根边疆。</p> <p class="ql-block">  串联学生我被分配到石河子农八师二十三团(现在143团)二场六连接受锻炼。放马放羊,还参加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在千里之外过春节。“儿行千里母担忧”,春节我也想家,想父母,想兄弟姐妹,想从小照顾我们兄弟姐妹的姨姥姥。1968年兵团下发一个文件,串联学生一个不留,全部返回原籍学校。</p> <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除极个别,大部分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要有追求和梦想。如果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那是一种福分。有的人努力了没能改变命运不遗憾,还有的老是抱怨不努力,这才遗憾。</p> <p class="ql-block">  我从新疆回来,父母还没被“解放”,当时出身不好,父母有“问题”有几个孩子下乡几个。我和姐姐、大妹,还有表姐下乡到周口淮阳临蔡林场三年,春节虽说能回家几天,但是离别家乡的时候还是止不住落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旁。</p> <p class="ql-block">  1971年我被招工到开封火电厂,机修钳工。为了缓解豫东地区缺电紧张局面,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开封化建在开封火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二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我们跟着河南火电一公司师傅学习安装设备,机组安装期间没有节假日,星期六和星期日,经常加班加点。二台机组投运,2年春节期间我被安排节日值班。</p> <p class="ql-block">  1975年我对调郑州水电部机械制造局下属郑州电力修配厂(后来改名郑州电力机械厂),我在质检科物理实验室工作。由于我喜爱摄影,实验室有冲洗胶卷放大照片的设备,又认识了河南日报妹妹邻居摄影处记者罗老师,罗老师是我摄影启蒙老师,我们也是朋友。单位产品展览,先进标兵橱窗展宣传开始我都是借照相机拍摄,罗老师用他的玛米亚相机还来帮忙拍摄。我们宣传科当时没有照相机,1982年单位王厂长给我配备了二台尼康FM和FM2相机和镜头。我的新闻照片和摄影作品被报刊杂志采用,有的入选影展。</p> <p class="ql-block">  我被聘为河南电力报第一批特约记者。函授新闻专业拿到文凭后被调宣传部摄影摄像,我还兼任单位6年闭路电视管理,春节初一能回家一天,初二回来开始播放节目。一个人春节播放节目很枯燥,设备科上海籍又是上海交大毕业的胡工程师负责闭路电视维修,他经常来帮忙,陪我聊天,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认识河南电力报胡传杰老师后,他对我摄影帮助非常大,借调我帮忙拍摄《河南电力40年》,《河南电力画册》。1983年中国电力报在无锡举办“新闻摄影学习班”,每个省2个名额,胡老师给报社负责摄影陈荫齐老师联系给河南多一个名额让我参加。中国电力报这期摄影学习班被称为电力报的“黄埔一期”,这个班后来大部分都调到省公司从事专职摄影和摄像。</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中国电力报陈卫东(据说后来调到民族画报社),中国电力报领导马老师,刘东红,周舒明,小吴。</p> <p class="ql-block">  这期摄影培训班每人只交10元钱,还发了一个红色笔记本和笔,至今我还保留着。报社聘请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华社蒋齐声、胡颖、风光摄影家黄翔,</span>北京电影学院李国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广播学院(现在中国传媒大学)朱羽君,摄影黑白、彩色大师…等</span>教授、专家和学者…给我们讲课,白天上课,晚上欣赏国内外摄影家作品,理论学习结束后考试,实习采访我们可以自选采访地点,我们选择了广东,结业在济南,每人交三张新闻照片,三张艺术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中国电力报社给我们开了介绍信,我和周舒明兄选择到广东湛江采访。</p> <p class="ql-block">  83年6月26日济南结业点评作品,朱羽君老师给我们讲摄影艺术 课,我在济南新货书店买了朱羽君老师出版的“摄影艺术讲座”书,请朱老师给我签名。</p> <p class="ql-block">  电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半军事化管理单位,在自然灾害面前,在突发性事件中总是冲锋在前。</p> <p class="ql-block">  1995年省公司新闻中心成立,我调到省公司新闻中心音像部,我和负责电视老乡小蔡是同事,他升调省公司工会宣教部,我承担了负责电视对外宣传工作。每年有1/3时间在基层采访。当时电力紧张,经常拉闸限电。每逢春节为了让老百姓放心过大年,春节前夕我都要提前到基层采访,最后一站大年除夕晚上到郑州供电局和郑州热电厂采访,“亮亮堂堂过大年”新闻要在大年初一在河南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中播出。每年大年初一上午省主要领导要到电力、电信、铁路…厅局慰问坚守岗位的职工,我们要拍摄,一般初一下午我才能回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新闻中心规定每个部门负责人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我们兄弟姐妹三个大的都在郑州工作,在父母晚年我总想把父母接到郑州居住尽孝心。我和爸妈商量,如果不愿意和我们住在一起,人民路工人新村我有一套二居室房,姐姐家在黄委会住,大妹在河南日报住,离工人新村都很近,爸妈最长一次住了9个月,非要回开封。爸妈说:我们在开封教了一辈子书,所有朋友都在开封,隔三差五看我们。走到大街上遇到学生,有的鞠躬有的敬礼,我们心里高兴比蜜甜。</p> <p class="ql-block">  妈妈说:你爸爸在龙亭公园义务辅导学生画画,公园照相、打扫卫生的都认识我们。我每次回去能在家吃顿饭和爸妈说说话他(她)们都特别高兴,走的时候爸爸总是坚持送我到小区大门口,看着年迈的父亲我总忍不住转身掉泪。爸妈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对人要真诚,工作要敬业,人生要有追求。这是留给我们兄弟姐妹的“传家宝”。母亲说:我和你爸爸教了一辈子书,最大遗憾是没能入党。我说:姐姐、二妹和我都是党员,你孙子也是党员,也算帮你们圆了心愿。</p> <p class="ql-block">  2004年1月21日(农历大年三十),温家宝总理到河南省电力公司慰问坚守岗位的电力职工。温总理是河南省电力公司建国以来到的最高首长,拍摄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总理走进电力调度室说:大家新年好!你们要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春节期间电力的安全运行,确保节假日期间不拉闸限电。对整个电力工作来讲还要做好三件事,第一统筹规划,加强电力电网建设,第二科学调度,做好电力调配工作;第三确保电力安全运行”。</p> <p class="ql-block">  从电力调度室出来总理问:前面的房间是干什么的?电力公司卢健说:这是通信调度室。省领导说:下一站还要到电信部门,不看了吧。。卢健说:总理你说看不看?总理说还是看看吧,不然同志们还在等着呢。</p> <p class="ql-block">  新闻媒体记者看完电力调度室都下楼了,只有我一台摄像机跟着。总理的到来让通信调度员非常激动和高兴,总理让调度员接通了三门峡调度员电话,总理说:"我是温家宝,祝你们春节愉快!希望你们监守岗位,确保节假日期间电力畅通,决不能拉闸限电"。这段视频只有我拍摄到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从总理进电力调度室开机一直拍到总理离开,拍摄了18分钟。陪同温总理的是省委李书记,后来他也当了总理。我拍摄的画面中有二位总理,这些画面非常珍贵。春节我加班编辑了专题片,因为过完春节,温总理慰问电力职工视频要在全国电力工作会议上播放。</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春节湖南遭遇冰灾,郴州电网瓦解,全市晚上一片漆黑,河南是第一支到达郴州的抢险队伍,用发电车第一个给120、110、市委、市政府、自来水厂…单位送电的抢险队伍。</p> <p class="ql-block">  我是电视采访组组长,出发前我找河南电视台一套新闻部副主任李相松,希望新闻部派一名记者同我们一起到湖南采访,相松说:省委宣传部有规定,各省电视台不让去湖南采访。我说:你们不用带设备,派一名节目主持人跟我一起去。相松说:不行,我不能给你派人但还要给你安排任务。你去采访不但代表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你还代表河南电视台新闻部。(国家电网《国电动态》电视杂志,每省一名电视记者,我是河南驻站记者),我每天在等你传回的新闻节目。</p> <p class="ql-block">  临走前我从北京银河视峰郑州分公司负责人周东那里借了一套简易图像传输设备,如果图像传输出现故障我请公司技术人员陈艳帮忙。因为我知道湖南冰灾非常严重,京广铁路都停运,滞留好多旅客回不了家。图像传输新闻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  郴州没有电,我们住的宾馆是发电车发电,网速特别慢,一般传完一条新闻到凌晨三点。有时传输新闻也出现故障,大部分在凌晨,我给陈艳打电话,她立刻打车到我办公室解决图像传输问题。当时河南电视台各频道资源不共享,我们要复制5份分别给河南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八套、九套送新闻,陈艳的技术支持保证了新闻传输,我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上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带领有关部门领导第一个慰问的是河南省电力公司抢险队伍。他是河南人,曾在河南工作过。他讲河南话,我们感到特别亲切。我用摄像机拍摄同时拿出照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抢险队住在一所小学,睡在冰冷的地铺上,抢险队长张申伟班里同事张红涛原来不打算让他参加抢险队,因为他妻子临产。为了支援湖南抗冰抢险恢复供电,张红涛坚决要参加抢险队。女儿出生他回不去,晚上他给妻子打电话想听一听孩子哭声,当手机免提传出女儿哭声,大家都掉泪了。(视频截屏画面)</p> <p class="ql-block">  张申伟和妻子女儿几年没有在一起过年了,抗冰抢险这一年,妻子带着女儿到湖南衡阳想一家人过个团圆年。没想到张申伟带着抢险队去郴州了,一家人还是没有在一起过团圆年。</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抗冰抢险的日日夜夜,抢险队员每天吃的是方便面,能吃一顿米饭就算是改善伙食了。春节谁不想父母和妻子儿女,家里亲人也在牵挂着抗冰抢险的我们。河南电力抢修队伍在吃晚饭看到河南电视台播出我拍摄的新闻中有他(她)们的身影,高兴的仿佛回到了家乡,家乡亲人如果在电视上看到河南电力抢修队伍奋战的身影,我的新闻也起到了对抢险队员家属一种安慰。</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抗冰抢险拍摄中,我让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新闻干事王存芳帮我物色一位出镜节目主持人,王存芳推荐单位团委书记小谢给我帮忙,她气质好,悟性高,第一次出镜亮相河南电视台。</p> <p class="ql-block">  郴州东城线220千伏主线路提前5天完工,我让她在郴州市电业局电力调度室出镜,新闻传给河南电视台,外联部传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外联部给我打电话说:中央电视台不用她出镜画面。我说:你们给中央电视台说她是河南电视台特约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我拍摄的新闻,同事们祝贺小谢上了新闻联播,她的手机响个不停,从她的笑容中我能体会到她激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湖南爬冰卧雪每天晚上把新闻传回河南,新闻被河南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八套、九套采用,部分新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宣传了河南支援湖南的情谊,也宣传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河南先后到达湖南2700多名电力职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全国电力系统职工有2~3万在湖南抗冰抢险。</span></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父母都在开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我们领导到医院看望我父母,我父亲说:他明年就要退休了,不要让他请假,让他站好最后“一班岗”。春节过后我父亲走了,母亲离不开父亲半年后也走了。每次翻阅父亲留给我们兄弟姐妹的《刘天顺山水画册》总忍不住掉泪。在冰灾抢险中,家里亲人去世回不来,家里有病人不能照顾,孩子出生回不来,有的感冒发烧不休息,就是想完成通电任务,让郴州人民看上“春晚。我们有愧父母和家人,但我们无愧于祖国和人民。</p> <p class="ql-block">  湖南郴州抗冰抢险中,最难的抢险任务都交给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他们是全国电力系统公认的“铁军”,我一直跟随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拍摄采访,郴州东城线220千伏主干线提前5天完成任务,我拍的新闻通过河南电视台一套外联部传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被采用。</p> <p class="ql-block">  抗冰抢险恢复供电,通过电力职工奋战,郴州老百姓春节看上了“春晚。通电的郴州除夕之夜,抢险指挥部给每个抢险队员脖子上围上一条红色彩绸,让大家心里感到温暖。这条红色彩绸我至今还保存在摄影包里。</p> <p class="ql-block">  大年除夕,我接到河南电力抗冰抢险指挥电话,需要一组给全国人民拜年的视频,我联系南阳供电公司配合拍摄。他们配合的非常好,在抢修现场给全国人民拜年的一段视频非常感人。省公司办公室秘书让我把原版磁带送给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部在郴州采访的记者。我赶到宾馆,这位记者不在,电话联系她让我放在宾馆总服务台。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段拜年视频没采用。后来我联系她说:磁带丢了。让我无语,感到遗憾。</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湖南抗冰抢险中我被评为河南省直机关抗冰抢险优秀党员,河南电视台采访抗冰抢险三位在一线的记者,我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湖南抗冰抢险回来,我接到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张志新导演电话,河南电力公司推荐的6位抗冰抢险先进个人,张申伟被选上了,让我带张申伟一家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p> <p class="ql-block">  我带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抢险队长张申伟一家走进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栏目”《对话三个普通的人》,从全国选了三位感人的普通老百姓,一位是冰灾中大客车乘客回不了家,在路边刘福贵家一星期,他把能吃的东西,能取暖烧的木头都拿出来。一位是贵州包玉良医生,骨折了爬冰卧雪去给孕妇接生。</p> <p class="ql-block">  张申伟妻子和女儿没到过北京,下午在演播大厅录制完节目我说:张师傅你带妻子和女儿在北京玩二天再回去。张申伟说:刘老师,我们不和你在一起吃晚饭了,我带她娘俩到天安门看一看,晚上我们和你一起回去,我们抢险队我放心不下,让我感动的强忍泪水。这就是我们的电力职工。</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临终前我到丹东参加“全国电力系统第四届中电传媒杯”领奖,我们拍摄的《冰雪战歌》荣获企业宣传片金奖。颁奖会上三位作者发言,我是第一位发言,我说:我们的镜头一定要对准一线的电力职工,你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颁奖会结束后我们自费到了朝鲜,海关规定不能带手机,笔记本电脑,专业相机。在朝鲜一周当中我没心思游览风光,看10万人大型“阿里郎”演出也激动不起来。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这也许就是母子连心,我不知道母亲已经病危。</p> <p class="ql-block">  我回国过海关看到手机母亲病危短信,我连夜和北京供电公司新闻中心主任滕建租车到沈阳机场,我打电话让单位科技交流中心给我订机票,科技交流中心经理说:只有一张头等舱。我说:马上订头等舱机票,这是我参加工作第一次乘坐头等舱。</p> <p class="ql-block">  我赶到开封第一人民医院,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满面笑容,我泪流满面,姐姐和弟弟妹妹哭着说:妈妈已经几天不能吃东西了,一直在等你回来。第二天母亲安详的走了,她走之前见到了自己所有的儿女,这也许就是“老天”的安排,好人有好报。</p> <p class="ql-block">  “春运”牵动着千家万户,1954年,原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1954年,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2300万人次;2012年春运,攀升至2.21亿人次;2024年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p> <p class="ql-block">  从绿皮车到动车组列车,从硬板票到电子客票,七十年来高铁路网拉近家的距离,也有公益“慢火车”开行在山间,从“小客车”到“幸福车”,带着特产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有的“小客车”在大山里跑了74年,“小客车”是为山区群众造福的火车,只要有一个人坐车,这个车就会一直开下去,让每个人都能回家过年。</p> <p class="ql-block">  5652次列车,从云南昆明开往贵州红果,单程261公里,全程票价36.5元,相邻车站间最低票价仅6元。春运期间,“慢火车”捎上农民到城市卖菜,把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带回家乡,还将城里人带到乡镇赶集,是名副其实的“民生车”。8818次列车,从山西太原开往大同灵丘,全程305公里,票价只要19.5元。</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高铁司机韩军甲被誉为中国铁路“全履历火车司机”。他一个人有9本火车驾驶证,开过35种车型火车,春运32年他最早开的是蒸汽机车,时速每小时5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要一天半时间。</p> <p class="ql-block">  他后来又驾驶上了内燃机车,时速可达120公里;再后来升级为电力机车,时速也升到160公里。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通车,韩军甲驾驶动车实现京沪千里一日行,“2012年春运,一天跑两个来回,2017年9月,他成为我国第一批复兴号动车组司机,开上了中国时速最快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  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70%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最全面、运营场景最为丰富的国家。让梦想“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春运,高铁成为“主力军”。郑州东站,平均每1.35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发出,每60秒便有34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广州南站,10分钟内有11趟高速列车到发……从内燃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高铁,拉近了家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过去为买一张回家火车票要排队几天几夜,2007年,磁卡票开始出现,乘客可自助刷买到一张春节回家的火车票,铁路12306已搭建起方便快捷的智能系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购票系统。线上购票,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会越来越便捷和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铁路官微消息,2025年铁路春运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1275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腊月廿六),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正月初七)。1月14日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  2024年,沪苏湖、集大原高铁等一批新线投用,全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超3000公里,现代化铁路网的通达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增强,春运前全国铁路集中投用185组新造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运输能力得到有效扩充。铁路部门充分运用新线、新站、新装备,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p> <p class="ql-block">  在一季度列车运行图基础上,1月14日零时起实施春运列车运行图,进一步加大客运能力供给,在客流集中的热门线路和区段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安排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至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北京至沈阳、太原等城市间增开夜间高铁,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超1.4万列,每日可增加座席50万个,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p> <p class="ql-block">  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开好旅游列车,促进跨境人员流动和各地旅游经济发展。动态分析铁路12306预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及时在热门方向、区间和时段增开旅客列车,努力实现运输能力与出行需求的科学匹配。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方便群众出行。</p> <p class="ql-block">  郑州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绿城郑州发展日新月异。现在郑州进入“一城五站”全新的铁路运输格局:郑州站、郑州北站、郑州东站、郑州南站和郑州西站。郑州构成了内客外货的铁路运输大枢纽——内有郑州站和郑州东站构成的双十字勋章,外有郑州圃田国际集装箱货运站、郑州北编组站绕城货运环线圆形。</p> <p class="ql-block">  郑州东站“城市之门”的建筑主题,突出“莲鹤方壶”“双连壶”的和谐构图,更增强了郑州厚重的底蕴。郑州东站使铁路从十字形变成米字形:它是郑西、郑徐、郑合、郑渝、郑太、郑济等高铁线的始发站,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中原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和全国“3小时经济圈”。“朋友圈”内,郑州使遥远的亲人变成了随时可以造访的“邻居”。朝发暮至,无舟车劳顿,天涯的朋友尽可以沐晨曦看海,踏月色访山,中途驻足郑州则可尝烩面、品胡辣汤、听豫剧……。</p> <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持郑州等5个城市作为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百年时间,郑州从郑县变成了拥抱世界的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离不开与铁路的世纪情缘。</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我拍摄了郑州中铁·泰和里一期工程,郑州市政府倾力打造的“城市会客厅”,中原沉浸式民国商业综合体—“变化的郑州,不变的记忆”。中铁泰和里的地理位置,策划和建筑很好,一期我采访过的商户,有的已撤柜,如何留住商户,值得我们深思。</p> <p class="ql-block">  中铁泰和里二期工程名为唐宋梦华,于2024年9月14日开街迎客‌。该二期项目延续了一期的沉浸式设计理念,通过飞檐翘角的屋顶、雕梁画栋的装饰和古风古韵的外延梯台楼阁,高度复原了唐宋时期的建筑场景。街区内设有《入夜礼》《花月宴》《李杜相会》《梦回唐宋》等大型沉浸式演艺,配合非遗展示,如剪纸、捏面人、漆扇等,生动地构建了穿越时空的互动情境,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唐宋时期的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  二期商业中主要包括零售、餐饮、娱乐、休闲配套、文创体验和汉服妆造等业态。入驻的商户和品牌并不多…。目前网购对商业冲击比较大,三年疫情后经济刚复苏,如何吸引商户,把中铁泰和里真正能打造成郑州一张名片,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宽松的政策,人性化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刚毕业大学生创业应该给予扶持和支持,租金能减,能缓,能免的要有长远的眼光,留住人才,商业化文创园才有希望。</p> <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元月22日,我再次走进中铁泰和里采访,就是想让海内外老家河南的父老乡亲看到家乡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  喜爱摄影的沈阳小伙子在帮朋友拍照,被拍的“美女“是学物流的大学生,另一位是高三学生,她们二位老家在新乡,对郑铁泰和里春节年味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怀旧商店,有视频和用品。走进商店会让你想到老师和同学,品尝儿时的味道,是一种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一位老家信阳,一位老家驻马店二位同学,大学学的专业是财务管理,她们说:大学毕业如果没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就要想办法找一份自己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有梦想和追求,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实现。她们腌制的辣牛肉和其它美食都没有任何添加剂,属于绿色食品可以放心品尝。</p> <p class="ql-block">  开火车的老人,他告诉我:老家在驻马店,当兵6年,转业到黑龙江,俩孩子在郑州工作,他来到郑州居住,郑铁泰和里二期工程他来营业半个月。</p> <p class="ql-block">  山西晋城游客,她说:我第一次来郑州泰和里逛街游玩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  从事服装行业的夫妇带着孩子来看演出,对郑州泰和里二期工程演出给予了很高评价。</p> <p class="ql-block">  变化的郑州,不变的记忆,边走边拍记录生活和老百姓的故事,也是记录一段历史,围绕宣传老家河南,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我会继续拍摄。</p> <p class="ql-block">鸣谢:接受采访的老师和同学,网上搜索借用资料和图片对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