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种种说法

真汉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昨天(腊月二十三)为北方小年,今天(腊月二十四)为南方小年。那么,同一蓝天下为何会出现两个小年而南北有别呢?对此,社会上有多种说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民间传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说,朱元璋年轻时是一个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赊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就赊一个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也不赊。可怜啊,朱元璋心酸又无奈,信手在路边墙上写了一首打油诗:“别人有年我无年,赊个猪头要现钱,有朝一日当皇上,一年要过两个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想不到后来朱元璋真的当了皇帝,这一年腊月,他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油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故颁旨从今年起过两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他就将腊月二十三定为小年,由于古时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则是腊月二十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学者之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专家认为,南方和北方小年日期之差异,这背后是南北之间文化与历史交融演变的体现。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麦西介绍:宋朝之时,小年被称为“交年节”,也称“小节夜”。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岁除》中记载,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三十日为大节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清朝,交年节已演变为小年夜。褚人获的《坚瓠续集•小尽大尽》中记载:“宋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语大略相同。”清朝以后,清朝皇室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后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官民有别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代的中国,过小年官民是有别的。据天津市民俗专家由国庆解释,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演变,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南北方不同地区之间过小年的日期,在一些地方也略有不同。如南京及海南岛部分地区将正月十五作为小年,江浙沪部分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叫小年。节日时间的地域差异,折射出各地历史文化空间的差异,但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与愿望是一致的。</span></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真汉子</p><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