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辽宁省博物馆

范东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展陈面积2.4万平方米;馆藏近12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4件(套);位列全国十大博物馆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辽宁省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祁国桢</p><p class="ql-block"> 采编:范东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span></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8日参观辽博山河与共、丰神有仪展。历史,是一幅长长的画卷,而博物馆,则是这幅画卷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篇章。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我们时常被日常的喧嚣所包围,却也常常情不自禁地向往那份沉静和深沉,那就是博物馆带给我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1月18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博物观览.友谊长存”微信群28位好朋友来到辽宁省博物馆,一起来一次时光之旅, 历史之约。</p><p class="ql-block"> 好朋友来自四面八方,最大的78岁,最小的近40岁,有沈阳市劳动模范,有作家诗人,有育才校友会和辽财的同学,有退休前省政府工作人员,有保家卫国的老兵,有退休前的银行行长,有从医40多年的医生,还有朝鲜族、锡伯族、满族的朋友。朋友们都有共同的爱好:文学、历史、诗歌、音乐、朗诵、摄影、旅行等等。</p><p class="ql-block"> 早上,乘坐地铁二号线,8点58分到达辽宁省博物馆站,走了两分钟到达博物馆入口,有数百人在排队等待入场,不用预约,刷脸或刷身份证,9点准时进入大厅。</p><p class="ql-block"> 一踏入博物馆,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无论是古代的玉器、瓷器,还是近代的书画,它们都以其独特的语言,默默地诉说着那些过往的故事。这里,没有嘈杂的市井之声,没有浮躁的人来人往,只有那些沉淀了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静静地在每一件展品中流淌。</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在博物馆中漫步,那种感觉仿佛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泊。那些古老的文物,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有的悲壮,有的神秘,有的则是平凡中见真情。我在这里听到了历史的呼吸,感受到了文化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张璐的热情周到服务与悉心讲解,让群友们十分感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祁国桢、吴江、任秀云为群友们热心服务,在印章册上盖上了900多个印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span></p><p class="ql-block"> 辽宁博物馆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新馆于2011年8月动工修建,2018年8月17日实现全面开馆。</p><p class="ql-block"> 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五次来到辽博,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是一个灵魂的寄托。它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那些古代的玉器、瓷器,仿佛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辉煌;那些近代的书画,则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变革与激荡。</p><p class="ql-block"> 我常想,博物馆不仅仅是存放文物的场所,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它让人们得以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丝宁静,得以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过去,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在,更有信心地面对我们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之魅,在于它让我们与历史对话,与文化交融。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根,可以明确自己的方向,也思考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未来。</p><p class="ql-block"> 时至午后,我和朋友走了一至三楼20多个展厅,在印章册上盖了900多个印章,拍了很多照片,为这次活动留下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为东北博物馆成立于1949年7月7日,馆址位于和平区十纬路26号;1939年伪满洲国曾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6年改名为“国立沈阳博物馆”。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五十年代初为国内三大博物馆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3年7月辽宁省博物馆博物馆迁移到市府广场东南侧,并于2004年11月12日新馆开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5年5月新馆试开馆,2018年8月17日全面开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1月18日“博物观览.友谊长存”群友们参观辽博山河与共、丰神有仪展。前排左起:韩松、张济民、刘东春、黄立新、高世忠、潘宪东、李梅、迟颖、刘大荔、张世英、李莉、任佐俐、任秀云、岳奇、戴春年,后排左起:范寻、祁国桢、李经、李勇、王小波、佟钟伟、王修明、宋哲、提德胜、李学琦、吴江、范东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月5日群友参观辽博齐白石画展,董宝厚副馆长(右8)亲自讲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1月18日群友们参观辽宁博物馆后,在王厚元酒店举行了欢快热烈的迎蛇年春节团拜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祁国祯(网名:果汁),长期在建设银行工作至退休,文学、旅游、摄影及公益活动等爱好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范东刚简介:1978年考入大学,毕业后电大任教,1984年起在建设银行工作直至退休。投资金融研究成果曾获省部级奖项,著有纪实文学《真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