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怀忠 || 喜迎先人过大年(散文)

田野寻梦文学苑

<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落花流水,时光的脚步沉着稳重无声地向前迈进,岁月如缤纷落英无息地漂泊,不知不觉即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p><p class="ql-block">在这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闲下身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儿时的年味,深情回顾故乡人们过新年的传统,最刻骨铭心、最难以忘怀的要算是喜迎先人过大年了。</p><p class="ql-block">在我的故乡陇东黄土高坡,过新年时有一件隆重热烈、喜庆吉祥的大事,那就是迎接已故先人回家过大年,迎接先人过大年的喜庆热闹场面不亚于过重大喜事和举办重大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是人们正式迎新年的时候,这一天人们由于太兴奋睡不着觉而醒得特别早,当鸡舍里的大公鸡还在引颈高鸣时,人们已经早早起床了,脸上堆满了笑,心中乐开了花,忙忙乎乎做好迎接先人过大年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迎接先人首要的准备工作是封纸,也就是按照先人的辈分和姓氏,将纸钱包成方方正正的纸包,在纸包封面上写明曾祖辈、祖辈、父辈已故先人收讫,落款处写明供奉晚辈男性的姓名,每一辈先人封一个纸包,按照辈分大小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依次整整齐齐摆放于主房的桌子后。</p><p class="ql-block">接下来要准备的是供品,由家里厨艺好的妇女做几碟非常精致色香味美的饭菜,炸一些油饼、麻花、献花等供品,放置于主房桌子中央,准备好香烟、冥币、烧纸、黄裱纸等,熬一杯酽酽的罐罐茶,备一瓶醇香的老白酒,就算迎接先人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p> <p class="ql-block">在陇东黄土高坡,迎接先人也叫“接纸”,在同姓同宗未出五代的几个家庭甚至十几个家庭中,挑选一家德高望重高龄老人健在的家庭作为迎先人的阵地,将先人集体接进家中,供奉在主房的桌子后,在过大年的三天中,这几家或者十几家的主事男子每天要来烧香烧纸叩头作揖祭拜老先人。</p><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下午四时许,家家户户的红对联贴出来了,把守大门的门神爷贴出来了,样式各异的纸糊灯笼挂起来了,零零碎碎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整个小村被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包裹着,但此时此刻还不算真正迎接新年,迎接新年的标志是迎接老先人回家。</p><p class="ql-block">晚饭后家家户户都做好了迎接先人的准备工作,同宗同姓没出五代家庭中所有的男子一起出动,由本宗本姓德高望重的长辈男性带领,在大门口点燃香烟,焚烧纸钱,洒下茶水和酒水,然后集体叩头作揖,孩子们点燃鞭炮、花炮和烟花。为了营造热烈喜庆的氛围,有些条件好的家庭点燃铁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轰轰轰”的铁炮声中,在大家的欢呼喝彩和喜气洋洋中,恭恭敬敬将老先人接进家门。</p> <p class="ql-block">老先人接进家门后,供奉在主房的桌子上,本姓中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带领大家烧香烧纸叩头作揖,点燃飘香的香烟,献上精制的供品,洒下醇香的酒茶,让远道而来的老先人歇歇脚休息休息,吃上第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饭,然后大家各回各家阖家团聚吃年夜饭去了。</p><p class="ql-block">先人接进家门后,家里年纪最大的长辈告诫儿孙晚辈们说:“孩子们,现在老先人就在桌子上,随时能看见我们的一言一行,所以大家说话办事要讲文明,讲礼貌,懂礼节,不然老先人会生气的,不会保佑我们安康幸福的。”晚辈们将长辈的话牢牢铭记于心,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p><p class="ql-block">从大年初一到初三,每天清晨起床后,男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先人烧香烧纸和叩头作揖。妇女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早餐,早餐首先要给老先人做,做一碗鲜美可口的饭菜,供奉在老先人的灵位前,然后才能给全家人做早饭。</p><p class="ql-block">在传统习俗浓厚的黄土地上,过年最讲究的是拜年,在过年的三天里,不同宗族不同姓氏的人家,由家里主事的男子带上小孩,端上装满香烟和黄裱纸的香匣盒,挨家挨户烧香烧纸拜年祝福,每到一家首先要给主家的老先人烧香烧纸叩头作揖,然后按照从长辈到晚辈的顺序,依次叩头作揖拜年,送上真诚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当时,年幼的我不懂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才慢慢悟出其中的道理。纯朴善良的黄土地人,虽然学识浅薄,但人人都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对自己的祖先要怀念,要敬仰,不能忘根,不能忘本,不能做不孝子弟,所以过年时要接老先人回家,吃饭时要让老先人先吃饭,拜年时要先给老先人拜年。</p><p class="ql-block">这种传统朴实的拜年活动,不含功利,没有意图,不图回报,一句关心的话,一颗感恩的心,一份真诚的情,真真切切没有虚情假意,体现了黄土地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体现了黄土地人耿直的性格、坦荡的胸怀和真挚的感情,体现了黄土地人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团结友爱的良好关系。</p><p class="ql-block">在喜庆、欢乐、祥和、愉快的气氛里,不知不觉到了大年初三下午,新年接近尾声了,老先人要走了。这天下午,家家户户要送老先人上路回家,与迎接先人进家时一样,将先人从主房桌子上请下来,由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带领本宗本姓中的老少爷们,将先人恭恭敬敬地送出大门,烧香烧纸,叩头作揖,燃放鞭炮,在依依不舍和声声祝福中,满含深情地送老先人上路回家。</p> <p class="ql-block">自从参军入伍至今长达二十多个春秋,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更替,故乡人们喜迎先人过大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乡亲们对先辈的崇敬和怀念,那是黄土地人纯朴善良的美德,那是故乡人们优良的传统文化,那更是一种悠悠的乡土情结和浓浓的亲情再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19年1月15日于西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声明:文中配图来自网络,侵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走近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