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尊经阁”--中國書院歷史陳物館 2025年1月16日

林海雪原

<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庙的尊经阁是一座三层古建筑,始建于明朝中期,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清嘉庆以后曾在此设立尊经书院,楼上藏书楼下讲学‌‌。尊经阁的意思是“以经为尊”,是存放儒家典籍、教谕讲课的讲堂,楼上藏有《十三经》、《廿一史》等重要典籍‌。</p><p class="ql-block"> 尊经阁在历史上曾多次被毁于战火,并在多次重建中得以保存。1988年重建为大型仿古建筑,砖木水泥结构,三层三楹,二、三层皆有回廊,仿古木栏环绕,四面皆有古雅的格门勾窗‌。尊经阁的匾额由我国当代书坛女杰萧娴题写‌。</p><p class="ql-block"> 尊经书院是南京八大书院之一,名噪一时。清末时,这里也是南京民间民俗文化的集结地,各种群众文艺活动十分活跃,使得南京夫子庙成为中国曲艺的三大发祥地之一‌。2006年,尊经阁和卫山开辟为“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再现了南京特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南京中国书院历史陈列馆位于夫子庙的尊经阁,是探索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重要场所‌‌。陈列馆通过“杏坛回眸”、“规学明德”、“革故鼎新”三个板块,详细讲述了书院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历史背景与文化价值:书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是皇家的藏书之所,后来逐渐演变为聚徒讲学的场所。宋代以后,书院的数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形成,书院成为学术传播的重要场所‌。明清时期,书院在招生、授课、经费、奖励等方面形成了诸多制度,这些制度经过改进与完善,有力保障了书院的规范运营与制度化发展‌。</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色与展陈内容:尊经阁本身是一座重檐丁字脊歇山顶三层古建筑,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特色。内部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用于展示书院历史的相关文物和资料,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展陈内容包括书院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近代教育改革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文脉千秋</p> <p class="ql-block">中国书院发展大势图</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石鼓书院</p> <p class="ql-block">嵩阳书院</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p> <p class="ql-block">尊经书院</p> <p class="ql-block">常熟虞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西岳书院</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p> <p class="ql-block">崇正书院</p> <p class="ql-block">清皇家书--江芳书院</p> <p class="ql-block">玉山书院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燕京建立北方地区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p> <p class="ql-block">教会书院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实学书院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实学书院的产生</p> <p class="ql-block">书院的考课制度</p> <p class="ql-block">书院的生源身份构成</p> <p class="ql-block">学生构成图</p> <p class="ql-block">后记</p> <p class="ql-block">尊经阁藏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