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名: 凤尾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339690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这座古韵悠长的城市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清幽之地,乌龙潭公园便是其中之一。它仿佛一位隐匿在繁华都市中的雅士,虽身处喧嚣,却能独守一份宁静。一个闲适的周末,我怀揣着对宁静与古韵的向往,踏入了这片诗意天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东麓,方圆5公顷。乌龙潭风景优美,潭岸亭台楼阁错落,花木扶疏,一派诗情画意,被誉为“西城之冠”。</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乌龙潭名为清水大塘、芙蓉池。晋代传说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以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若干年后四泉眼相继匿迹,乌龙亦不再现,然乌龙潭依旧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公园,眼前的景象让我仿若置身于一幅水墨画卷之中。园区内,潭水悠悠,波光粼粼。潭岸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像是大自然精心摆放的艺术品。花木扶疏间,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我首先来到了妙香阁。这座建于1988年的飞檐斗拱式楼阁,有着独特的韵味。上层作为展厅,展示着各类艺术珍品,而下层则是颜真卿书画馆。“妙香”二字,取自“心清闻妙香”,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位到访者,在这里要寻得内心的清净。阁南的草坪上,那株有着约400年树龄的“清桂”格外引人注目。它的胸围达180厘米,株高2.2米 ,虽历经岁月的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那繁茂的枝叶,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顽强与坚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妙香阁,没走多远,便看到了镇潭神石。这块高555厘米、重5吨的巨石,形如观音,静静地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潭水。据说它是1988年从宜兴深山花费万元购得,自它在此安家后,仿佛给乌龙潭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原龟鳖博物馆的南侧,便是放生庵。它虽面积仅10余平方米,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唐乾元二年,颜真卿曾在此设江宁放生池,并亲笔撰书《放生池碑记》。元和年间,后人建放生庵以祀颜鲁公。如今,汉白玉门额“放生庵”依然保存着唐宋古物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堤岸前行,“何必西湖”牌坊映入眼帘。穿过牌坊,踏上曲桥,便来到了肥月亭。这里在明代曾是寻凉观月的佳地,虽历经岁月变迁,几废几建,但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雅致。站在亭中,眺望四周,乌龙潭的美景尽收眼底,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何必西湖”的妙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还有庇鳞榭、龙游亭等诸多景点,每一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庇鳞榭是游客休憩与放生观麟之地,寄托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之情;龙游亭造型优美,与乌龙桥相互映衬,宛如巨龙卧于潭上。</p><p class="ql-block">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于蛇山驻马论势,在此饮马。原此处有后人竖石马一尊祀之。 2007年新建龙游亭,取诸葛亮号卧龙,以纪念其至此一游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龙潭公园,占地面积虽不算大,却远近闻名。追溯其历史,这里原是清朝一品大员曹府的后花园。而这位一品大员,正是曹雪芹的曾祖父。他曾担任江宁织造总督办一职,权势显赫。不少人认为,《红楼梦》里那些曲折动人、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其原型或许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亲,三代人在金陵江宁织造任上兢兢业业,累计为官长达六十余载。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变数。曹雪芹的父亲早早离世,伯父虽继续为官,却随后被调往北京。后来,因其伯父在任上犯下贪腐之罪,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家产被全部抄没,众人也被逐出京城。曾经繁华一时的曹府大观园,就此归清政府所有。</p><p class="ql-block"> 曹家迁至北京后,往昔的辉煌不再,家族逐渐衰败,生活也陷入了贫困潦倒的境地。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曹雪芹凭借着自己手中的一支笔,将昔日在金陵的生活经历与感悟付诸笔端,创作出了《石头记》。这部作品,历经岁月的洗礼,最终成为了在中外都享有盛誉的文学巨著《红楼梦》 。</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纪念馆就坐落在乌龙潭公园内。它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也承载着人们对曹雪芹及其作品的深深敬意与无尽缅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塑像中的曹雪芹气宇轩昂,身姿挺拔而坚毅,那微微扬起的下颌和深邃的目光,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傲然之气 ,举手投足间饱含着一代文豪独有的神韵。他身着一袭长袍,衣袂随风轻扬,线条流畅自然,仿佛带着岁月的痕迹,又似在诉说着人生的起伏。站在塑像前,凝视着他那深邃且富有洞察力的双眼,人们仿佛能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他在创作《红楼梦》时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魏源(1794—1857)是湖南邵阳人,他在南京期间参与了漕运、盐务、水利等方面的改革,并在乌龙潭撰写了著名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驱。魏源故居始建于1832年,是魏源青年时期建造的私人别墅,也是他宣传政治思想和治国思想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紫菱洲:取自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为贾迎春在园中的住处。 集了垂柳、榉树、桂花等十余种观赏树木。现为园内赏景佳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乌龙潭是一座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古典文化园林。据考证,乌龙潭早期历史文化名人聚居较多,有二十余位,很多故居已无法复建,做一座“文化墙”以展示这些文化名人在古老南京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该墙采用青石雕刻,总长约60余米,用浮雕的手法刻画出与此地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史迹,各个画面首尾相连,起伏蜿蜒,似一条巨龙飞腾碧空,吞云吐气,象征龙的传人,其人物造型前后相继,栩栩如生。文化墙展示了乌龙潭的悠久历史,名人辈出,各领风骚;所演泽的历史故事,激励后人昂扬奋进,勘称精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化墙雕塑的构思题材深深扎根于南京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众多著名人物之中,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底蕴与记忆。其艺术效果气势恢宏,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展现出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大气磅礴;同时又细腻含蓄,恰似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于细微之处传递出丰富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回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乌龙潭公园的这一日,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的对话。这里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历史,都让我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乌龙潭公园,它就像一颗遗世明珠,在繁华的都市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品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