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思维或念头的认同,对情绪感受的排斥,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缺乏活在当下的意识,这些都不是你的“当下”。“当下”就是,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思维念头或情绪反应,你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它们,不干预,不解决,不评判,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做只是做,这就是你的“当下”。 前文已经提到,“活在当下”不仅是一种生活哲学,还是一种心灵修炼的方式,同时也是很多心理疾病的重要治疗原则。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但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当下”是什么,那么自然就无从“活在当下”了。 要说清楚“当下”是什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当下”不是什么。 你刚刚坐在驾驶室,随手把车门带上,这时脑袋里突然闪现一个血淋淋的画面,“你闯了红灯,把一个老人撞倒在地,血流不止,老人很快去世,你锒铛入狱,妻离子散.......”或许这个故事还没有续写完,但你已经被这个闯入性的思维吓得魂飞魄散,你迅速逃离驾驶室,再也不敢独自开车上路。 这是当下吗?肯定不是。这些闯入性的思维是自我防御的结果,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你逃离驾驶室,就意味着你已经认同了自己的思维,把它们当成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了。 下班后,你和很多人挤在电梯里,你觉得密不透风,胸闷气短,不一会儿,你就体验到了“恐怖突入”的感觉,你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要完蛋了,马上就要晕倒了,要疯掉了........你惊慌失措,拼命想逃离这个狭小的空间,拼命想要压制自己惊恐的情绪,但一切无济于事。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敢乘坐电梯。 这是当下吗?肯定不是。因为每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都可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由于你对焦虑的反应进行了灾难化的解读,你想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这往往会导致惊恐发作的出现。 你明明知道你的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但是你就是控制不住地怀疑,如果万一不是自己亲生的怎么办,万一检测机构出现了失误怎么办,万一自己的妻子欺骗了自己怎么办?无数个万一不断呈现,任何的保证都无法完全消除你的顾虑,你被自己的不确定感折磨的够呛。 这是当下吗?肯定不是。万一只是小概率事件,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无常的,你希望用个人的力量去对抗整个无常的世界,去寻求永恒的安全感和确定感,这种做事本身就是错误的,也是违背了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律。正常人之所以没有强迫症,是因为他们能够承认世界的无常性,他们能够忍受不确定感,把握好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 你去年错失了一段很好的姻缘,你曾经为此伤心欲绝,总有一种意难平的感觉。今年你又遇到了一个中意的女孩,可是你总觉得对方不够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你觉得你们不是那么合适,你总是担心未来的婚姻生活会出现很多争吵。 这是当下吗?肯定不是。当下是你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而你的思维要么聚焦在过去,要么聚焦在未来,唯独缺失了现在。 所有,我们不妨在这里稍微总结一下:对思维或念头的认同,对情绪感受的排斥,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缺乏活在当下的意识,这些都不是你的“当下”。 那么“当下”是什么呢?“当下”就是,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思维念头或情绪反应,你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它们,不干预,不解决,不评判,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做只是做,这就是你的“当下”。 早晨,你正在洗脸,你听见水龙头哗哗的流淌声音,听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这就是你的当下;你开始拿毛巾擦拭自己的脸颊,你能感觉到毛巾的温度以及和脸的摩擦,这个就是你的当下;你开始吃早餐,你用心去品尝饭菜的味道,它们是甜的、酸的或是咸的,这就是你的当下。 我正在写这篇文章,我用手敲击键盘,用眼睛去认真检查每一行字,用大脑去构思行文结构,这个就是我的当下;你正在看我这篇文章,心里感觉一阵舒心,你慢慢去体验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你的呼吸,你的身体感受,这个就是你的当下。 当下并不在我们的脑袋里面。它不是过去很多年前发生过的某件事,也不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下只存在于此时此刻,当下就是你老老实实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做好,生活过好,娱乐玩好。 当下不是不停地思考你的门有没有关好,你的身体是不是患上了不治之症,你出门会不会被车撞,这些都只是你的一个想法,都不是现在正在发生或经历的事情。当下一定是真实的、客观的事情,一定是正在发生或经历的事情。所有你担心的、假设的、怀疑的或恐惧的事情,都只是你的情绪,你的思维,都不是你的当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有为法造就了我们的思维、情绪和执着心,也造就了这个大千世界。然而这一切都是虚假的,都是无常的,都不是永恒存在的。念头不是真实的自我,情绪也不是真实的自我,就连你自己也不会永远存在,因为每个人都有死亡的那一天。这就印证了一句话:“知道自己会死,可以破除一切的执着心”。 我曾经听到过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祈祷文:“请赐予我平静,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勇气,努力去做能改变的事;请赐予我智慧,分清二者的差别。” 愿我们都能够把握好当下的生活,让生命之花开得绚烂多彩!(已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