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对应华阳夫人的要求,吕不韦通过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给华阳夫人传递了经过美化或人情化的异人信息,尤其传达了异人对华阳夫人的尊敬和爱戴,也势必会让华阳夫人增加对异人的好感。取得情感认同后,吕不韦再次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向华阳夫人灌输“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弛”的“买卖经”,不在年轻貌美的时候把握根本,一旦等到色衰爱弛的时候,再说这样的事情,还可能吗?进而提出了过继异人的解决方案,其一,异人的生母夏姬不受重视,背后也没什么势力,否则也不会被常年派往赵国充当人质。其二,异人的年龄不大不小,正好中间。同时,吕不韦积极帮助异人拓展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网,来证明异人具备感恩的品德和君王的潜质。随后,华阳夫人作为安国君最宠爱的夫人,负责在安国君耳边吹温柔风,及早促使安国君召异人回国,同时拉拢支持异人的大臣,为利益集团添砖加瓦;吕不韦则亲自掌舵,统筹负责朝中内外的工作,而异人发展宾客,提高自己的政治威望,同时积极争取父亲的支持,齐心协力开始了谋取太子之位。</p><p class="ql-block">伴随着吕不韦的操盘成功,走出困境的异人也名望日增、登基在望,终于享受了太子嫡嗣的富贵生活。俗话说温饱思欲,青春懵懂的年纪,正是想女人的时候,但异人偏偏喜欢上了吕不韦的赵姬。闻听,吕不韦假装生气,但很快就把自己喜欢的赵姬献给了异人。吕不韦献出赵姬或许是被迫的,异人虽然成了秦国太子的继承人,但终究还尚未正式登基,绝不能因为女人而破坏了他们的合作关系,甚至让自己千金家产换来的美好前程功亏一篑,实属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年后,这位早有生孕的美女生下了儿子嬴政,异人便把其册立为正室夫人。且不论送给异人的赵姬是否怀有生孕,但把怀有生孕的妻姬作为表示忠诚的礼物,送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限潜在收益的领导,甚至借此让自己的血脉曲线继承领导的权势,集大成者绝非推崇“奇货可居”的吕不韦,还有长期担任楚国丞相的黄歇,而被血脉相连的儿子所杀,也成为他们不耻行为的共同归宿。</p><p class="ql-block">经过华阳夫人的长期攻关,安国君答应了华阳夫人的过继要求,甚至刻下册立子楚为嫡嗣的玉符,还派人给子楚送去好多礼物,并邀请吕不韦担任其老师,子楚的名声也因此在诸侯中越来越大。后来,安国君派人命令异人返回秦国,但作为质押在赵国的人质,赵国肯定不会同意放行,何况正值秦赵两国关系破裂、战争不断的时候,也再次考验着吕不韦的游说能力。吕不韦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暂时削弱异人的政治影响,强调秦国绝不会因为一个被质公子而放弃战争,建议赵国把异人礼貌地送回秦国,也利用这个没用的人质亲近秦国。赵国君臣接受了吕不韦的建议,与其攥着无用的政治弃子,不如主动打造一个仁爱的大国形象。但是,骤然爆发的秦赵战争,让赵国的反秦情绪高涨,甚至把异人视作宣泄点,打算杀死异人而泄愤。最揪心的无疑是吕不韦,破家、献姬换来的“奇货”,一旦被杀,意味着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进而花费重金贿赂守城士兵,方才顺利逃出了邯郸城。成功逃出赵国、顺利抵达咸阳后,吕不韦让异人穿着楚国服饰、改名子楚前去拜见华阳夫人,目的就是拉近异人和华阳夫人的关系。后来,异人果然不负众望,不断拉近自己与秦王的关系,多次留宿王宫,并且多次献计秦昭襄王,最终成功被册立太子。</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51年秋季,执政56年的秦昭襄王去世,其太子、安国君嬴柱顺利继位,史称秦孝文王。随后,秦孝文王尊奉亲生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册立子楚为太子。随后,赵国把子楚滞留在赵国的妻儿送回了秦国。公元前250年10月4日,刚刚正式继位的秦孝文王,仅仅执政了三天时间就暴病而亡,其太子子楚顺利继位,史称秦庄襄王。随后,秦庄襄王尊奉嫡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尊奉生母夏姬为夏太后。</p><p class="ql-block">花费千金操盘的吕不韦,或许没想到“奇货”这么快就完成了交割,而且持续卖出好价钱。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利用吕不韦力量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后,很快就兑现了承诺,投桃报李,任命吕不韦出任权高位重的相国,对吕不韦更是一直延续着言听计从的施政节奏。不久,面对东周国君带领诸侯列国联合攻打秦国的新挑战,对秦国既无战绩、又不政绩的吕不韦,奉命统帅军队迎战,一举消灭了延续几百年的东周,也因“开门红”的战功被破格封为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的十万户百姓赏赐给他,作为其封地。更让吕不韦不敢奢望或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在秦庄襄王继位三年后,再次暴病而亡,时年13岁的赢政继位,他不但继续担任着相国的职位,垄断着秦国的大权,还被尊称“仲父”,一切国家大事皆由其拍板定夺。一时间,吕不韦也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天下士人更纷纷投奔其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家僮万人,富可敌国,还把自己所学所闻著写成书,汇集而成《吕氏春秋》。</p><p class="ql-block">其实,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充满了无穷的投资风险,存在太多可能让其前功尽弃的细节隐患。相对超长执政期的秦昭襄王,秦孝文王从正式登基到暴病而亡,前后只有短短三天时间,假设秦昭襄王能多活一年,作为太子的安国君就可能无缘王位,垂暮之年的秦昭襄王也势必会重新册立新的太子。而王位继承世系的改变,不但意味着嬴异人再度失去继位的可能性,而且吕不韦的巨大付出,都势必会被格式化。可以说,吕不韦的成功更多是一种侥幸,任何时候在政治投资时都需要谨慎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吕不韦与秦庄襄王的相互成就,既充满了曲折与智慧,也体现了他们的精明与远见,尤其通过深入的投资回报评估、细致的政治局势洞察和精准的长远规划制定,吕不韦成功帮助子楚登上了秦国王位,自己也实现了从商人到政治家的华丽转身。中外历史从不缺乏相互成就的智慧,同时期的楚国丞相黄歇,也因同样施恩深陷危难的候任君王,最终同样封候拜相、长期垄断朝政。</p><p class="ql-block">其实,即便投入等量或感情、或金钱的成本,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的风险度和收益率都注定是悬殊的,魄力决定着风险度,路径影响着收益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