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1(五),格罗德斯维尔、苏黎世、琉森、洛桑,多云天气。<br>昨天游览德国的新天鹅堡和莱茵瀑布后,晚上入住瑞士格罗德斯维尔镇的酒店,才安顿好行李即大雨。今天上午到苏黎世,游览苏黎世湖和市容。<br>苏黎世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但市中心的老城区保存完好,仍可以在此一窥中世纪欧洲的城市风貌。旧城区鹅卵石铺就的石板路两旁分布着许多优雅美丽的古老建筑,整个市区弥漫着怀旧复古的气息。 站在利马特河畔,一眼便可看到旧城区内的三个主要地标: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及圣母教堂。旧城区的大部分古老建筑内已被改建为新潮的餐厅和酒吧,颇受游人喜爱。<br>苏奥古斯丁巷紧邻班霍夫大街,是当地极富历史性的街道,石板路两旁分布着诸多精美的历史建筑,充满浪漫怀旧风情。中世纪时,奥古斯丁巷曾是苏黎世手工艺人的聚集地,如今这些色彩缤纷的小房子也被改造成极富创意的工艺品商店、咖啡馆、书店等。 我们从苏奥古斯丁巷走到利马特河边,顺流来到苏黎世湖。苏黎世湖是瑞士著名的冰蚀湖,湖面海拔406米,呈新月形。沿河畔筑有中世纪式的卵石小径可供游人在湖边散步,湖里有很多天鹅和水鸟。<br>中午到达琉森,午餐后游览琉森湖、卡佩尔廊桥、斯普洛廊桥、穆塞格城墙和市容。<br>琉森(卢塞恩)明亮而美好,早在19世纪,诗人歌德、维多利亚女王和作曲家瓦格纳都曾深深品味它的美景。从那时起,琉森就是世人争相传颂的胜地。时至今日,它仍然美丽得惊人。 琉森湖位于瑞士中部,德语的意思是“四森林州湖”,是瑞士联邦的发源地。湖岸蜿蜒曲折,将琉森和周边的山峰连接起来,勾勒出了许多美丽的风景。琉森城区就坐落在琉森湖边,每到夏季,世界各地的游客就会云集到这里,游山玩水,享受夏季清凉的感觉。沿着湖边走,不远处就是最引人注目的木制长桥,这座200余米的木桥斜跨在湖面上。它就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卡佩尔廊桥,桥的中段有八角型水塔,这也是琉森极为显著的地标之一。 廊桥外侧种有色彩艳丽的天竺葵花,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美丽的彩带。这里也被很多人称为“花桥水塔”,是情侣钟爱的留影的地方。而直立的水塔和横卧的木桥互为印照,形成了琉森湖上独特的韵律。这里没有喧闹,没有接踵并肩的背影,十分安静和平。建于1332年的卡佩尔廊桥连接琉森两岸, 与穆塞格城墙一样,这座廊桥和水塔也都是琉森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在1993年的火灾后进行了重建。<br>Spreuer桥(斯普洛耶桥)是琉森最著名的两座廊桥之一,建于1408年,“Spreuer”一词在德语中有“谷壳”的意思,当时这座桥是唯一能将麦壳倾倒入河的地方,因此也叫谷糠桥。过桥走向北岸,左前方就是去往穆塞格城墙的路。<br>穆塞格城墙是瑞士保存最为完好、最长的防御性城墙之一,建于1386年。城墙现存900多米,上面有9座样式各异的瞭望塔, 在冬季以外的季节开放供游客参观。1535年由Hans Luter在Zyt塔楼上建造的大钟是琉森城里最古老的钟,并享有比城里其它大钟提前一分钟报时的特权。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琉森,远处的湖景和山峰映入眼帘,令人沉醉。<br>临离开琉森前,我们浏览了垂死的狮子像(狮子纪念碑)。<br>狮子纪念碑被刻在一个浅穴里,一头垂死的雄狮面露哀伤和痛苦的神情,无力地匍匐在地,一支锐利的长箭深深地刺入背脊,狮子的前爪按住了折断的长矛和盾牌。整座纪念碑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 晚入住宿洛桑的酒店。<br>2018.06.02(六),洛桑、日内瓦,晴好天气。<br>上午游览洛桑的老城区和奥林匹克公园,蒙特勒的西庸城堡。<br>洛桑三面环山,风景如画,市中心是依山而建的老城区,其路面与众多欧洲国家的老城一样,由许多的石块铺就而成。 整个老城区围绕着洛桑圣母大教堂而建,从教堂前的平台上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全貌。而在教堂周围有着充满活力的商业街,林立着各种名牌商店和咖啡馆,可以沿着蜿蜒的小巷慢慢逛、慢慢看,欣赏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老建筑。<br>洛桑的奥林匹克公园靠近莱芒湖,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爽,许多当地人会在此跑步、滑轮滑或骑车。 园内的主要建筑便是奥林匹克博物馆,并四处散落着形态各异的奥运主题雕像。<br>莱芒湖东端的蒙特勒市西庸城堡是瑞士最具代表性的古堡。城堡的基石建在湖底,给人一种漂浮在湖面上的感觉,但城堡看起来异常坚固, 中世纪的灰白色砖墙配上红色圆锥顶,与周围依山傍水的景致融一体,美丽如画。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堡也给了文人墨客无限灵感,卢梭、雨果,拜伦、大仲马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现存城堡建筑包括庭院、瞭望塔、大厅、卧室、监狱、城堡主塔等,其中尤以监狱最为著名。监狱位于城堡一层的入口东侧,这里保留了13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弧形拱顶,四周全部以岩石建成。 当年最多曾监禁了200名左右的囚犯,1532年日内瓦圣维克多修道院院长博尼瓦因主张日内瓦独立,被铁链锁在石柱上达四年之久,直到1536年3月29日瑞士人攻占古堡后,才把他释放。1816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来西庸城堡参观时,听闻了这段悲惨的历史,便在石柱留下他的签名,并且写下著名的《西庸的囚徒》,更是让这座城堡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