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游:勉县武侯祠

暖阳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勉县,</span>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汉中市西部,区域面积24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万。勉县历史遗迹丰富,文化积淀厚重,以定军山、天荡山、武侯墓(祠)为代表的两汉三国文化遗迹而驰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诸葛古镇</span>景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亩,</p><p class="ql-block">景区由武侯祠、马超墓、诸葛古镇、《出师表》实景演出、诸葛水城、青舍精品客栈等六大板块组成。古镇以诸葛亮的生平为线索,展现了诸葛亮忠贯云霄的一生,再现了三国时期的蜀汉文化。</p><p class="ql-block"> 勉县武侯祠,又称诸葛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镇,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为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勉县武侯祠,</span>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风格,融建筑、园林、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建筑呈南北向布局,有山门、乐楼、牌楼、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东西配殿等古建筑,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在诸葛亮死后,蜀人要求为他立庙,朝廷认为不合礼制,不准,百姓便私向拜祭,直到蜀汉景耀六年(263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靠近武侯墓建祠。</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国时期</span>(220年—280年),包括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p><p class="ql-block">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天下大乱。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赤壁之战基本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实权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266年2月8日61),曹魏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曹魏灭亡。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东吴灭亡,西晋统一全国。</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诸葛亮</span>(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p><p class="ql-block">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成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抗曹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益州之地,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伐吴于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一生勤勉,赏罚严明,联吴抗魏,实行屯田,加强战备。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葬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前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翘,牌坊中宽6米,东西两侧各宽3米,四柱落地,上盖灰瓦,坊上一面金书大字“汉丞相诸葛武侯祠”,一面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祠庙中有古金牛道通过。</p><p class="ql-block"> 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的古蜀道。它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勉县古称沔阳,是古阳平关所在地,位于金牛古道和陈仓故道的接合处,自古被称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p> <p class="ql-block">  鼓亭。</p> <p class="ql-block">  钟亭。</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宗谱。</p> <p class="ql-block">  勉县武侯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石林立,现存蜀汉以来各时代碑刻91通、匾联62方。</p> <p class="ql-block">  唐碑。即《蜀丞相诸葛忠武侯新庙碑铭并序》,是祠内最珍贵的文物之一。‌该碑刻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由刑部员外郎侍御史沈迥撰文,山南西道节度推官元锡书丹‌12。此碑不仅是勉县武侯祠的名碑,也是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首批书法名碑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碑文介绍了诸葛亮隐居求志于南阳的历史,对于了解诸葛亮与南阳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碑文的书法艺术也堪称一绝,被誉为“书法艺术名碑”‌。此外,唐碑的背面还有南宋、元朝和明朝的题刻,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这块唐碑不仅是勉县武侯祠的镇祠之宝,也是研究三国文化、书法艺术以及诸葛亮生平事迹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古柏。武侯祠内原有64棵古柏,这些古柏象征着诸葛亮的“八阵图”,因此被称为“八卦柏”‌,现存16棵,树龄达17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旱莲园。武侯祠内有个旱莲园,里面有一株古旱莲。</p> <p class="ql-block">  古旱莲。</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株有400年历史的古旱莲,属于世界稀有树种。</p><p class="ql-block"> 旱莲属木兰科,又名应春树、旱莲,被汉中市誉为市花。它是生长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祠内的一株世界珍稀木本花卉。旱莲属于玉兰变种,武侯祠内的旱莲是为纪念诸葛亮而栽。旱莲花形似莲,生在旱地,故称旱莲。</p> <p class="ql-block">  紧挨旱莲的围墙上有一些描写旱莲的碑刻,瓷花像。</p> <p class="ql-block">  旱莲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诸葛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 紧挨着武侯祠建有诸葛古镇。古镇以诸葛亮的生平为线索,展现了诸葛亮忠贯云霄的一生,再现了三国时期的蜀汉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船借箭实景。</p> <p class="ql-block">  照片摄于2024年10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