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演习部:</b></p><p class="ql-block"><b>授曲第三:</b></p><p class="ql-block"><b>乐曲的真谛深奥微妙,难以掌握。我平生创作的戏曲作品,也可以说是充满了人世间。不过,我对乐曲的真谛到㡳也没有理解透彻,我所理解的,只不过是诗词中个别章句的写作和乐曲中的一些皮毛而已。</b></p><p class="ql-block"><b>有人问我:“你既然不懂得音乐,又凭什么创作曲谱呢?”我回答说:酿酒的人家,不一定知道酒的滋味,但酿酒的时候,高粱多些、水分少些,酒味就醇厚,酒曲好、酒糟精致,酒就香冽可口,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b></p><p class="ql-block"><b>以此类推,制造弓箭的人并不一定都懂射箭的技巧,却不影响他制造有劲力的弓。尽管山里的人善于爬山,水边的人善于涉水,但如果总不练习,则灵巧的人也会变得笨拙。长久从事某种职业,不太精通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精通了。</b></p><p class="ql-block"><b>我编过几十种新剧本,听的多了,粗劣的地方听起来自然不顺耳,精巧美妙的地方自然能够令人身心愉悦。这样,作品当中的优劣好坏也就逐渐被我分辨出来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演唱曲子的时候应该了解曲情。曲情,就是戏曲的情节。了解了情节,知道了这部戏曲大概是什么意思,那么唱出口的时候,就能很正确地表现出剧中角色的神情。</b></p><p class="ql-block"><b>发问时,就会表现出疑问的样子;回答时,就会表现出回答的神情;令人悲伤的曲子就会唱得低沉婉转,而不会表现出喜色;令人欢愉的曲子就会唱的欢畅自然,而不会露出一丝哀容。而且根据具体的戏曲情节,演唱者的声音、齿形和面部表情都要有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曲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字头、字尾和余音,都是为慢曲而设计的,一字只唱一板或者一字唱数板,那么字头、字尾和余音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b></p><p class="ql-block"><b>世上有一个字,就会有一个字的字头,这就是所谓的“出口”;有一个字,就会有这个字的字尾,那就是所谓的“收音”。结尾的后面还有余音,收完了这个字的音,才算发完了这个字音。</b></p><p class="ql-block"><b>比如“箫”字:字头为“西”字,字尾是“夭”字,余音是“乌”字。</b></p><p class="ql-block"><b>每个字都是有字头、字尾和余音的。所以教唱戏曲之前必须先要审定字音。即使不能全部解释清楚,也必须讲明这个道理。</b></p><p class="ql-block"><b>字头、字尾和余音,都必须隐藏起来,不要显现出来让观众听见。只有声音,并没有实在的字,这才称得上是善于运用字头、字尾的戏人;一旦有了字的痕迹,就会显得拖泥带水,有还不如没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学唱戏的人,不管是灵巧还是笨拙,只要看他口齿是否清楚;听戏的人,先不管演员唱得是精还是粗,而是先看他咬字是否清晰。</b></p><p class="ql-block"><b>一起唱的曲子,一定要一起唱;独唱的曲子就必须独唱。因为每一段曲子的词意分明,不可以混淆。从教戏曲的人来说,原本有一深一浅两层意思:浅的方面是担心场上太冷静,所以用响亮的声音使场面热闹起来;深的方面是想表示整齐,让观众听了为之一振。</b></p><p class="ql-block"><b>戏场上的锣鼓,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该敲时不敲,该重时却轻,把握不好,就会打乱节奏,从而降低戏的整体观感。</b></p><p class="ql-block"><b>弦乐、管乐、声乐三簌齐鸣,天人合一,这就是古人常讲的“金声玉振”。但这种合奏必须以声乐为主,以弦乐、管乐的演奏为辅,使人发出的声音慢慢地接近自然,这样才有主唱客随的美妙效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演习部:</b></p><p class="ql-block"><b>教白第四:</b></p><p class="ql-block"><b>教歌舞的人和学习戏曲的人,都认为唱曲子比较难,说宾白比较容易。宾白只要记熟念出即可,曲文则需反复练唱。我却不这么认为。</b></p><p class="ql-block"><b>词曲中唱词音调的高低抑扬、缓急顿挫,都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曲谱上标得清楚,老师讲解时也要求严格。学生练唱久了就会习惯这些规则,自然不易出错。而宾白的腔调没有什么固定格式,想要说好反而不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宾白虽然是人们经常讲的话,但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明白事理的人讲话,一句抵十句;不明白事理的人讲话,十句不抵一句,因为说不到点子上。</b></p><p class="ql-block"><b>说宾白讲究高低抑扬,何时该高扬,何时该低抑,跟唱曲的规律是一样。一段宾白有一段宾白的主次,一句话有一句话的主次,主要的句子和主要的字要说得声高气扬,次要的句子和次要的字要说得声低气短,这是非常正确,也是最简单、最方便的说宾白的方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宾白的语气缓急顿挫的方法,与声音高低抑扬的方法相比,其中的道理更加精深。台上说的宾白,有很多地方该断却未断,不该断反而突然断;应该联却不联,不该联反而联。这就是宾白中的缓急顿挫。其中的奥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b></p><p class="ql-block"><b>若勉强用语言表达出来,只有一种方法:大约两三句话只说一件事情的,应该一口气读完,中间断句的地方不要读得太缓慢;或者是一句话只说一件事,下一句话说的是别的事;或者虽然是同一件事而另外又有一层意思的,就应该稍稍断一下,不能直接和下一句连着读。至于精微详细的原理,终究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b></p><p class="ql-block"><b>女人的姿态,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宾白中的缓急顿挫,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这两件事的道理是一样的。轻盈袅娜,是女人身体的姿态;缓急顿挫,是演员口中的姿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演习部:</b></p><p class="ql-block"><b>脱套第五:</b></p><p class="ql-block"><b>戏场中的恶套俗法,多种多样,不能一一列举。那些极其鄙俗的关目,一个人把它创造出来,随后便有千万个人效仿,以至于成了不可改变的规矩,实在是令人奇怪的现象。所以说,扫除因袭守旧的恶习,也是一件造福他人的好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衣冠恶习:</b></p><p class="ql-block"><b>“青衿”是朝廷中的贵重衣服。从贤良愚笨来说,只有圣人的徒弟才可以穿它;从身份的贵贱来说,只有具备士大夫资格的人才可以穿它。现在则变成了小人的服装,让净、丑角色穿,甚是不妥。</b></p><p class="ql-block"><b>“霓裳羽衣”,上身衣服适宜绣凤鸟,下身衣服适宜绣云霞,这是已经形成的规定,不可乱用。</b></p><p class="ql-block"><b>方巾和有带的飘巾,都是读书人的服饰。飘巾显儒雅风流,方巾衬得人老成持重,以此来区分老年人和年轻人,可以说非常恰当。近来戏场上,每当扮演穷苦潦倒、遭遇灾难的士人,就戴方巾,不知道这种做法的根据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声音恶习:</b></p><p class="ql-block"><b>花脸口中的声音应当杂一些,比如模仿各个地方的方言,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观众发笑。但是这样做也必须有原因。应根据人物角色的需要和地点的迁移而变化。千篇一律的生搬硬套就不妥当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语言恶习:</b></p><p class="ql-block"><b>戏曲宾白中有“呀”字,表示惊讶。如果意料之外的事突然遇上了;或者很久没见的人偶然相逢,此时用“呀”字做开头语,表示惊异。近来的戏班子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是见到一个人,遇到一件事,不管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不管是常常见到还是久别重逢,都用“呀”字做开头语。</b></p><p class="ql-block"><b>戏场中经常被用到的,还有“且住”两个字。“且住”的意思是暂停一会,或者是心里犹豫不决时,借这两个字来沉吟片刻。然而,现在的戏园里,不问对错好坏,只要开口就用它作语气助词。这是因为人们不太懂得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科诨恶习:</b></p><p class="ql-block"><b>插科打诨的地方,陈规陋习更多,想要革除都革除不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