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沉痛悼念李老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韩庆平</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农历小年的上午,我正在鹏飞酒店帮忙写礼簿,人们熙来攘往,声音十分嘈杂。忽然,收到四中郑老师的语音留言,我把手机贴在耳朵上,依稀听到说:老李,李老师没了。我不敢相信,就问谁没了?一时收不到回复,我又打语音电话,才进一步确认,真的是李老师没了。听到噩耗,出了一身冷汗,浑身发软,记礼时手都在抖,大脑一片空白,有人上礼,听到名字,却想不到是哪几个字,字写得歪歪扭扭,礼簿也涂涂抹抹,一点也不整洁,有负所托。等到合账的时候,又少下伍佰元,怎么也找不出问题所在,就准备我自己添上伍佰元交账。一起收礼的小伙子说,先不用添钱,吃饭,一会再说。吃饭中间,我猛然想到主家有一位至亲上了一个五千元的内收礼,我把五千看成了伍佰也记在了总账里面。平常我是喜欢喝酒的,今天因为李老师,我只是象征性的应付一下,湿了下嘴唇,哪里还有心情喝酒呢。李老师的去世,对我打击太大了,真是人生无常啊。</p><p class="ql-block">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高三九省模考的监考工作,李老师还给我打电话,说十分想跟我喝酒,可惜当时我正在忙其他的事情,没有参加成,竟成永诀,现在想来,那是多么痛心,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啊!</p><p class="ql-block"> 十月份的时候,李老师家新民村的柿子熟了,还亲自送到我家楼下两箱牛心柿子。交谈中,告诉我,今年新民村的柿子被冰雹打过,做成柿饼有一个点会发苦,今年就不做柿饼了,不想欺骗顾客,也不能坏了多年的口碑。我还开玩笑说,今年怕是吃不到新民柿饼了,太遗憾了。一方面也内心十分钦佩,李老师是一个多么爱惜羽毛的人啊。</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就阴阳悬隔,再也见不到李老师了。李老师一直精明强干,身体强健,怎么忽然就没了呢?后来通过徐老师才了解到,李老师是擦玻璃的时候,从梯子上摔下来,后脑勺着地,就去了,永远地去了,年仅六十周岁。李老师,从教四十余年,终于熬成正果,刚刚退休啊!</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讳远琦,与我同为语文老师。虽不在一所学校工作,但因为很多渊源,我们成为了忘年交。我喜欢抽烟喝酒,李老师也一样,一起外出监高考的许多年里,我总能碰到李老师,我们一起抽烟喝酒,一起打扑克,闲谈,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再后来我知道他还是我妻子外公的同事,一起在高阳学校教书,他还是我妻子五舅舅家的亲戚。他父母,在新民村有很多柿子树,我每年帮忙卖一些柿饼。再最后我们成为十天半月不见,就要联系一起吃饭喝酒的朋友,也经常在他儿子开的大盘鸡饭店小聚。</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是师范学校毕业,在那一方小小的讲台之上,他用一生的时光,演绎着教育的华章。听说初入师范院校时,青涩的李老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便以刻苦努力的姿态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无数个日夜,当别人在休闲娱乐时,他埋首于书卷之间,为汲取知识的养分而拼搏。毕业后,他毅然投身于孝义的初中教育事业,从初出茅庐的新手,逐步成长为备受赞誉的骨干教师。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他又刻苦进修本科课程,不断提升自我,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贯穿了他的整个教学生涯。</p><p class="ql-block"> 后来,凭借着卓越的教学能力,他调入兑镇高中。在这里,他迎来了更多挑战,却也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课堂上,他是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领航者,一篇篇经典课文在他的解读下,化作灵动鲜活的故事,钻进学生们的心里。他讲古诗词,能带着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把酒言欢、共品人生;讲散文,又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文字背后的细腻情感。他的语文课,从来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而是一场场心灵的对话,让学生们在文学的海洋里畅游,爱上语文,爱上知识。</p><p class="ql-block"> 十八岁从教, 四十余载春秋,他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或成为学界精英,或扎根基层为百姓服务,无论身处何方,他们都铭记着李老师的教诲。记得有一次,一位已经功成名就的学生专程回来看望他,谈及往昔,学生眼眶泛红,说道:“李老师,要是没有您当年的悉心教导,哪有我的今天。是您让我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准了方向。”那一刻,李老师欣慰的笑容里,满是作为师者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中,李远琦老师同样是顶梁柱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他是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至孝至纯。工作再忙,他也从未忘记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每逢节假日,总能看到他陪伴在父母身旁,嘘寒问暖,尽着为人子的本分。李老师每年都要帮助年迈的父母采摘柿子和加工售卖柿饼。大家都知道,那几个柿子卖不了几个钱,但那是父母的想法。孝顺,关键还在顺字上做文章。因为摘柿子,李老师好几次从树上掉下来。那年去杭州培训,李老师正带着树上掉下来的腰伤,在杭州恰好遇到了一位老中医,通过针灸和吃中药才治好。在李老师老丈人生病的日子,李老师日夜守护在医院,心无旁骛,竭尽全力看护和救助,尽到了儿子一般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对待弟弟妹妹,他又是那个无私付出的好兄长。早年,李老师家中兄弟姊妹多,李老师经常和父母一起劳动,骑自行车去太原卖柿子、西瓜和甜瓜。在兄弟姊妹们成长的道路上,李老师一路扶持,陪他们读书求学,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家人撑起一片晴空。</p><p class="ql-block"> 身为丈夫,他与妻子相濡以沫,一起勤劳节俭,艰苦创业,携手走过风雨数十载。生活中的琐碎从未冲淡他们之间的感情,遇到困难,他们相互鼓励;有了喜悦,他们共同分享。</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无可挑剔的好爸爸。他从不偏袒任何一个子女,给予他们平等的爱与成长机会。听说,李老师帮助儿子和女儿安排工作,帮助都买了房子。这一段时间还一直帮助女儿照看孩子,只有晚上女儿女婿下班后,才能跟大家聚聚。</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却如此残酷。刚刚退休几个月,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回顾一生成就的美好时光,他却突然罹祸,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朋友们再也听不到他的朗朗笑声和快言快语,家中也少了他温暖的身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对家人的责任,都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寒云低垂,朔风凛冽,今日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送别敬爱的李老师。他的离去,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的陨落,让孝义教育的苍穹黯淡无光,也让我们这些曾与他并肩同行、受他恩泽的人,心碎难抑。</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李老师,您安息吧。您未竟的教育事业,我们会接过接力棒,继续前行;您对家人的牵挂,我们也会帮着照拂。愿天堂没有意外,愿您一路走好,来世,我们仍愿与您共赴教育的山海,续写育人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