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东江北事务中心、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开展“走基层、写春联、送祝福”新春惠民活动

冯敏霞

<p class="ql-block">春风得意马蹄疾,新年伊始万象新。新春将至,为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20 2 5年1月20日,广州市东江北事务中心、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书画家深入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梅州村开展“走基层、写春联、送祝福”新春惠民活动,用浓情笔墨为村民送上诚挚祝福。局机关党委、财审处、综合调研处、 “百千万工程”专班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当天,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书画家与东江北事务中心书法爱好者早早来到了梅州水库,摆开桌椅,铺好红纸,挥毫泼墨,笔走龙蛇,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浓浓情意写进一副副墨香四溢的对联里,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祝福融入一幅幅精美雅韵的春联中。“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天赐平安福禄寿,地生金玉富贵春” 等充满吉祥寓意的春联,吸引了众多梅州村民驻足观看、挑选,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9日一20日晚,艺术家们挑灯夜战</p> <p class="ql-block">市东江北事务中心、广东楹联学会书画院书画家还深入到梅州村委、退休员工和村民家中,为他们送去提前写好的春联和“福”字。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向他们致以节日的关心与问候。</p> <p class="ql-block">2024年,市水务局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梅州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重点推进特色精品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耕、宜业的水库移民美丽新家园,全年以钢筋混凝土“三面光”高标准完成3.6公里中灌渠(梅州村段)建设,改造了郭二、新寮两处亲水平台,新建成新车、黄屋山、竹河三个村小组的污水处理设施,打通了Y236线梅州路口至梅州小学段道路单改双瓶颈位,持续开展撂荒复垦、环境整治、路灯改造、柏油路铺设等工作,全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p> <p class="ql-block">梅州水库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梅州水库,这个位于龙门县西南部,增江上游的地方,因建在龙门县的梅州而得名。它的集水面积达133平方公里,总库容7860万立方米,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梅州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宋代的诗人杨万里有关。他在梅州游览时,写下了“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而如今的永汉梅州村,大部分村民都是清朝中期从粤东嘉应州(今梅州市)迁徙而来。当时的梅州,山间溪畔,驿外桥边,漫漫十里皆是梅花,这也成为梅州以“梅”为名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1976年冬,梅州水库开建,当时的梅州村称梅州生产大队,辖有梅州、新寮、吕屋、朱屋、竹河、三丫圳、黄屋山、郭屋、南冚等9个自然村(生产队)。水库修成之后,原址被淹,举村搬迁,重建了如今的梅州村。</p> <p class="ql-block">  七 律</p><p class="ql-block">治水为民造福酬</p><p class="ql-block"> 谢汉升</p><p class="ql-block">梅州水库远长流,</p><p class="ql-block">域阔深渊冠广州。</p><p class="ql-block">造福全民唯本份,</p><p class="ql-block">防洪灌概保丰收。</p><p class="ql-block">担当重任为天职,</p><p class="ql-block">拼搏精神解众愁。</p><p class="ql-block">党纪严明心壮志,</p><p class="ql-block">初心铬记搏勤酬。</p> <p class="ql-block">十六字令. 二首</p><p class="ql-block">赞梅州水库干部重任肩</p><p class="ql-block"> 谢汉升</p><p class="ql-block"> 其一</p><p class="ql-block">水,造福全民解众愁。心潮涌,胸怀志搏天。</p><p class="ql-block"> 其二</p><p class="ql-block">库,源远流长水灌田。防洪责,担当记初心!</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1日,艺术家们参观龙门鹤湖围</p> <p class="ql-block">龙门鹤湖围,又称鹤湖围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是惠州市的一座城堡式客家围楼[1],建于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由王氏十五世洪仁公兴建。龙门鹤湖围建筑总面阔79米,总进深77米,占地面积约616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龙门鹤湖围坐西北向东南,共有108间通廊房。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外围、四碉楼、一望楼(后围中间的中心楼)、一斗门。堂横屋单层,外围高二层,碉楼高三层,望楼原高五层,现残存墙体。龙门鹤湖围是城堡式客家围楼,为研究客家人的生活居住习俗提供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2010年,龙门鹤湖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2019年10月,龙门鹤湖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防范枪眼</p> 谢谢观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