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皮囊》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1日清晨 墨尔本</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许子聚老师送了一本实体书《皮囊》。 哇塞,这不就是我一直买不到的蔡崇达的《皮囊》吗?在香港飞回墨尔本的机上,我一口气读完它。很是感动,有几次情不自禁流下热泪。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感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常会把身体隐喻为一具“臭皮囊”,是一个“壳”,用于借假修真,这其中亦真亦假互为穿越,其实是一体两面的。皮囊,表面直观却暗示着隐藏在皮囊下更深沉的内在精神品质。总之书名《皮囊》起得很高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非虚构自传体小说。</p><p class="ql-block">虚实交错,读这本书,感觉是在看电影。有不少时空穿插剪辑的蒙太奇效果,书的结构别出心裁。</p><p class="ql-block">内容上它有自传成分,表达特别细腻、深情、真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勾出读者自己深处的情愫。不少一书成名的作者都是先从自己入手,这样感情真切、丰富、立体,更能打动人,比如琼瑶的自传体小说《窗外》,出道即巅峰,《皮囊》亦是。</p><p class="ql-block">这书耐看。</p><p class="ql-block">大背景是福建闽南侨乡地区的风土人情,家庭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无论你是否熟悉这背景,读它定能被启发到。</p><p class="ql-block">对于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我来说,它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对它爱不释手。闽南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神明是鲜活的,既通情达理又与时俱进。通过圣杯与神明交流,神明是可以作为推心置腹的朋友来相处。有这样神通安全理解你的好朋友相伴,不会得忧郁症的,哈哈哈。</p><p class="ql-block">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强悍不服输的母亲;</p><p class="ql-block">身残志坚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勇于追求爱情,财商过人,又有其认知局限终扛不住以死抗争的许美丽(为什么不姓蔡呢?);</p><p class="ql-block">发誓绝对不当渔民最终成为渔民的此阿小;</p><p class="ql-block">向往自由,向往大都市,却活得“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彼阿小;</p><p class="ql-block">早熟刻意终不得志的天才文展;</p><p class="ql-block">“病入膏肓”过早消耗活在虚妄而自杀的厚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些皮囊下的不同灵魂呈现不同的生命状态和内外镜,众缘聚合书写着不同的故事,体现人类在自我认同及他人认同中不断挣扎和寻找平衡的过程。作者直面成长历程,如何通过表面或内在来自己定义或被他人定义。这路经让我联想到一只鸡蛋的命运:外部压下它是食物,內在驱动下它是小鸡(生命)。</p> <p class="ql-block">作者通过一些看似平凡且又充滿哲理的生活场景传递了作者對生命的深刻思考。他用轻松朴实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要以真实的世界迎面撞上直接交锋的思想,因為“海是藏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海是藏不住的”,这一章最短也最深刻,算是全书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感觉作者的灵性特别高,同时总是尊重自己的直觉,与人保持适度距离。洞察力高,看到父母那永远说不出口的爱情。尤其是看见母亲的爱情以及爱情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人类对世界的了解是很有极限性的,书中通过对已故父亲引魂回家的描述,表达作者相信魂灵的存在。有体验过的人肯定深信不疑。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地会谦卑会不那么自以为是,会深信魂灵的存在诚不欺我。</p> <p class="ql-block">我外婆在晋江,从小坐船过海,走路去外婆家,白沙头的海王宫是必经之地。我儿时的白沙头,那白白的细沙,那一大片又密又高的针树林把海王宫层层包围,显得格外神秘。哪知这里可以让魂灵来做“义工”,改过净化更新…好让活着的至亲放心。</p> <p class="ql-block">书中有段话,大意是作者在生话中一直尝试着游客的心态,坐在列车,一次次看到窗外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迎面而来又呼啸而逝,作者无法阻止窗外故事的逝去的无力感……所以到此一游,不为所动,可抽离,不当真。我停顿在那里,联想自己静默欣赏的观众心态。若有所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