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站在中国的版图前,眼睛按照顺时针方向扫描,东、南方向为茫茫的大海,在西南一隅,蓝色海岸线消失,随之为连绵起伏的山地高原。</p><p class="ql-block">在这海岸线的尽头与陆地边境线起点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座新城——广西东兴市。</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大海与陆地的握手之地,北靠十万大山,东南濒临北部湾,西南海岸与越南交接,一条几十米宽的北仑河分界两国,是我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并有城市互为依托的一类口岸城市,也是通往东盟最便捷的海陆门户。</p> <p class="ql-block">路口旁,蓝色路标指示牌静静地伫立,它指向两个方向:“MONG CAI VIET NAM”表示前往越南芒街,“DONG HUNG TRUNG QUOC”则指向脚下这块土地——中国东兴。</p><p class="ql-block">路牌虽小,信息量巨大。它标志着这是重要的南疆边境,连接着两国之间的交通,连接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与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身处南国边陲,骄阳下我凝视着指示牌,思维似乎穿越时光隧道,仿佛看到历史上东方大国皇帝对番属小国使臣的颐指气使,看到蕞尔小国卑躬屈膝的朝贡;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对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无私援助,看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血风腥雨……,回顾眼前的一幕,却是越南“倒爷”采购大量的生活用品,双肩背着竹篓、双手提着大包小包从东兴口岸排队过关。</p><p class="ql-block">恩将仇报,人与人交往小人如此,国与国相处小国如是。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此为亘古不变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此为北仑河,中越界河,蜿蜒而去。</i></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是越南的芒街市。越南的国旗、党旗随风而动。</i></p> <p class="ql-block">在东兴竹山岭上,有一座古老而庄重的界碑——大清国(1号)钦州界碑。</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大陆海岸线起点的地标,默默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走近它,触摸着那斑驳的石面,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海之尽,陆之始的地方,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条几十米宽的北仑河分界两国。天涯海角一日还。</p><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任海风吹拂,听北仑河潺潺的流水,看斑驳的界碑,历史在这里凝聚,又在此处散去。尽管历史不会张口,拂面的海风、轻轻的涛声,诉说千年它就是历史深处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山海相连地标广场</i></p> <p class="ql-block">山海广场的雕塑是一个红蓝相间的“兴”字形状的抽象雕塑,高度为35米。</p><p class="ql-block">红色部分代表山,蓝色部分代表海,象征着山海相连的地理特征。雕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东兴的“兴”字,其紧握的两只巨手形象地表达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站在雕塑前,思绪飘远,这片土地曾经的沧桑巨变,如今的踔厉奋发。</p><p class="ql-block">雕塑的前方是一条通往大海的向海步道,左侧是中国,右侧是越南,我站在海边,一个人静静地欣赏着无际的大海和对面的异国风景。</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北仑河与大海的交汇处。</i></p> <p class="ql-block">山海相连广场北侧有一条内陆河,河面上一位渔民戴着草帽,手持竹竿,正奋力击棹。</p><p class="ql-block">尽头,那是渔夫的家;却是游人的诗和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