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春节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蓝冰冰</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春节就要到来了。站在南宁的青秀山上,看着那五颜六色的璀璨花灯,浓浓的节日气氛扑面而来。眺望远方,想起我的故乡,一个充满温情的小镇,还有我已经故去的父母,以及那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过年景象,一一在我的脑海里面浮现。</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虽然也能吃饱穿暖,但是收入低廉,物质匮乏。平时家里都是省吃俭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花。孩子们最喜欢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春节,是小孩子一年中难得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家住在父亲单位的大院里面。大院的食堂旁边有一个猪栏,养着一头大肥猪。年前两天,单位都会杀猪,分猪肉。母亲把分到的猪肉切成长条,用香料腌好后用来包粽子。粽子包好,放进一个大铁锅,用木柴慢慢地熬煮。从下午煮到晚上,经过漫长的等待,粽子终于煮熟了,满屋子都是粽子的香味,大家开开心心地吃了粽子才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大院里,暖暖的太阳底下,父亲和叔叔伯伯都在忙着给男孩子们理发。母亲则在家里擦擦洗洗,大搞卫生。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外面街上,久不久传来“嘭,嘭”的爆米花的声音。母亲拿出来几斤糯米,叫我们到街上爆米花去。到了晚上,我们围在母亲身边,看她煮糖熔。母亲把煮好的糖熔倒进米花里面轻轻搅拌,然后捏成一团一团的米花饼。做好的米花饼装进一个大罐子里,饿了抓一个来啃着吃,或者拿开水泡着吃,都是很不错的零食点心。</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宰鸡宰鸭。白切鸡,白切鸭,扣肉,煲莲藕骨头汤,清蒸时鱼,慈菇炖切成方块的猪肉,这是我们很多人家那些年过年餐桌上的标配。看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父母总是叫我们多吃一点。每次过年过节,感觉好像是要把我们都吃撑了才肯罢休呢。</p><p class="ql-block"> 吃过晚饭,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炉边,一边磕着瓜子,一边听父亲讲故事。到了零点,街上准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鞭炮声越来越大,惊天动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半夜一两点才安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每到过年,母亲都会给我们添置一套新衣服。我们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母亲用手工缝制的,母亲缝制的衣服,针脚整齐,均匀,一点都不比缝纫机做出来的差。但是手工缝制毕竟太耗费时间和精力,后来我们长大了一点,母亲就买了一台缝纫机,这样就方便快捷多了。最难忘的,是有一年春节,父亲在百货大楼给我买了一件深绿色的灯芯绒外套,外套制作精美,领子和口袋上面都缝有当时最流行的白色花边。父亲说看见我穿得漂亮,这个年都喜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穿着崭新的衣裳,排成一列,给父母拜年。母亲就会给我们每人分发一个小红包。哥哥姐姐的红包通常都比我们几个小的多一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岁钱也从一毛钱到两毛钱,五毛钱,一元两元五元的往上涨。记得我未成年之前,得到最多一次的压岁钱,是父亲给我的二十元。我拿着这笔钱,第一次自己去买了一套心仪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父母常常叮嘱我们,过年的时候,见到他们的朋友,或者来家里的客人,只能说 “新年好”,不能见面就恭喜人家发财,那样就等于是开口问别人要钱,那是很没礼貌的事情。只有等别人给了红包,我们才能说“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这些吉利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每次过年,除了家里长辈给的压岁钱,我们通常还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钱都被我拿来买了课外书籍。</p><p class="ql-block"> 每年初一,母亲都会带我们几个小的孩子去逛街。春节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人,热闹非凡。沿街两边的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大多都是烟花爆竹和儿童玩具,还有一些小吃、水果。</p><p class="ql-block"> 最吸引我们的,是那些用泥捏成的彩色小人儿。小贩挑着箩筐穿街走巷,走到人多的地方就会停下来,把小泥人摆在箩盖上面。小泥人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有些用手轻轻一捏,还会发出各种各样好听的声音。最受小孩子欢迎的还是《西游记》的人物系列,像孙悟空,猪八戒,都做得栩栩如生。看得我们是流连忘返,不想离去。</p><p class="ql-block"> 逛累了,我们还会在街边吃上一碗小盐糕,或者芋头糕,酸粉呀之类的小吃。</p><p class="ql-block"> 舞狮队,舞龙队踩着欢快的鼓点,正在给街道两旁的人家,一家一家的去拜年。鞭炮声和叫好声一阵接着一阵……</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母亲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还是那么温柔,暖心。一转身,映入眼帘的尽是高楼大厦,满目繁华。昔日的贫穷和困顿,早已经不见。</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与几十年前相比,那真是翻天覆地。餐桌上满满的鸡鸭鱼肉,水果零食更是应有尽有,每天都像在过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想给多少就给多少,不用像以前那样扣扣搜搜,瞻前顾后。</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也在慢慢的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 虽然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但是,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依然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变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炮龙又要舞起来了,让我们一起回家过年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