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红色娘子军

江郎散人

<p class="ql-block">文/图/江郎散人</p><p class="ql-block"> 1月19日晨,我们告别文昌市,沿环岛旅游公路向琼海进发。一路上,蓝天、碧海、椰林交织成一幅南国画卷,万泉河畔的热带雨林风光更是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万泉河,海南岛第三大河流,发源于五指山脉,蜿蜒流经琼海,在博鳌汇入南海。这条未受污染的热带河流,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被誉为“中国的亚马孙河”。当那熟悉的旋律《万泉河水清又清》在耳畔响起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哼唱起来:“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p> <p class="ql-block"> 提及万泉河,怎能不联想到《红色娘子军》?琼海正是红色娘子军的诞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万泉河流域的琼海县(时属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了赤色女子军连,1931年5月1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这支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红三团下属的女性战斗部队,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其英勇事迹被改编成报告文学、电影、芭蕾舞剧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去,参观琼海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我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响应。同行者中,有两位军人出身,一位是志愿军战士的后代,另三位是当年学校宣传队队员,都怀揣着红色基因。怀着崇敬与期待,我们踏入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地方,期望能触摸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坐落于嘉积镇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入园,嘹亮激越的《红色娘子军军歌》便在耳边响起:“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打随先锋连一起闹革命,我们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熟悉的旋律令人热血沸腾。沿着中轴线前行,一座座雕像映入眼帘,最前面的“琼花”塑像尤为引人注目。琼花头戴红军帽,身着红军装,目光坚毅,英姿飒爽,是红色娘子军的化身,其原型为赤色女子军连连长庞琼花。</p> <p class="ql-block">  偌大的纪念园里,一座纪念馆庄严肃穆。纪念馆两侧,四座宏大的红色娘子军群像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仿佛下一秒就要奔赴战场,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 进入馆内,丰富多样的展品和详实的史料有序陈列。一幅幅黑白照片定格了娘子军们战斗与生活的瞬间,照片里,她们身着朴素军装,却难掩蓬勃朝气与无畏勇气。武器展示区,陈旧却擦得锃亮的枪支、大刀静静摆放,这些冰冷的武器,曾被娘子军们紧握,化作打击敌人的有力利刃,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p> <p class="ql-block">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那个动荡黑暗的年代,琼崖地区的妇女深受封建压迫与外敌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她们不甘命运摆布,勇敢站起,在党的引领下,组建起这支传奇的女子武装队伍。她们冲破世俗枷锁,以柔弱身躯扛起武装斗争的重担,这种精神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馆内还有不少珍贵的文物。娘子军们缝补过无数次的军装,针脚细密,见证了艰苦岁月;她们学习文化时用过的课本,纸张虽已泛黄,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最令人驻足的,是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人的思念,更有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质朴的文字让人真切感受到她们有血有肉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程中,我们观看了一段纪录片,片中再现了娘子军的英勇事迹。尤其是沙帽岭伏击战,娘子军们巧妙设伏、英勇杀敌。看到她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我们被她们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折服。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是一部用热血与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她们为自由、平等而战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我们的心情仍未平静。军人出身的常青同志终于在丛林中找到了这棵“常青”树,与之留下了永恒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战士的女儿执意在琼花塑像前持旗留影,那旗帜在微风中飘扬,仿佛在诉说着红色娘子军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集体做了一个《红色娘子军》舞剧的造型,以此表达对红色娘子军的敬意。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英勇的娘子军们并肩而立,共同谱写壮丽的红色篇章。</p> <p class="ql-block"> 2025、1、21于三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