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趣事(十七)

徐平生

<p class="ql-block">日前刷到一段视频,内容是一位十岁左右的男孩具有极强的绝对音高辨别能力,他能听过一遍极短促的手机信号声后立即在钢琴上丝毫不差地模弹出来,不仅如此,男孩的表情十分放松,面带略有些调皮的微笑,没有丁点“侧耳倾听”或“仔细辨别“的过程。这个孩子绝对是个音乐天才!</p><p class="ql-block">这不禁使我想起了约六十年前的一部苏联电影。电影片名叫《天职》,它描述了一位极具音乐天赋名叫阿辽沙的男孩被一位音乐家偶然发现,后成长为音乐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由于年代久远,对电影的大部分情节都不记得了,但有一组画面至今记忆犹新。音乐学院的围墙是铁栏杆做的。阿辽沙不知什么原因受了委屈,心情沮丧地边沿着围墙慢慢地行走,边用一截木棍漫不经心地敲击铁栏杆。当他敲到两支发出不同音高的铁栏杆时,竟由此获得灵感,即时创作出一首《小青蛙》的儿歌。这一幕恰好被音乐学院的老教授看到,老教授深深地为阿辽沙的音乐天赋所感动,最终接纳了这名学生。</p><p class="ql-block">我看这部电影时大约十一二岁,那正是充满幻想的年纪。那时市委花园的围墙也是铁栏杆做的,且离家只有半个街区远,于是我也找了根木棍,学着阿辽沙的样子,沿着花园的铁栏杆敲打起来,一面敲一面幻想着会有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从那里经过,很快会发现我,说不定我也会成为音乐家!</p><p class="ql-block">但现实终究很骨感,朩棍敲击铁栏杆的声音并不悦耳,离“小青蛙“相距甚远,“老教授”也始终并未出现。</p><p class="ql-block">至于爱上钢琴并获得英皇六级证书一事,则是进入新世纪,我退休之后的事情了。</p><p class="ql-block"><br></p> 这是那位耳音极好的孩子。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后,对电影《天职》仍记忆犹新的片断。</p> 市委花园的铁栏杆。 进入新世纪后购置的钢琴。 <p class="ql-block">既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又没出现“老教授”,仅凭对音乐的喜爱所获得的英皇六级证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