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p><p class="ql-block">作者:刘纯斌</p><p class="ql-block"> 民间过小年,庭院彩灯悬。祭灶拜神心意虔,良言万千。祈福緣、满心愿。 〔带〕家人欢聚笑开颜,人欢神亦欢,</p><p class="ql-block"> 迎春贺岁乐无边。耄老身康健,贺寿开华宴,鸿运衍。</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中,小年虽不及春节那般隆重盛大,却也承载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与温情脉脉的家庭氛围。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刘纯斌先生的〔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感受那份独特的节日韵味与浓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民间过小年,庭院彩灯悬。”开篇即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又喜庆的画面。小年之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彩灯在夜空中闪烁,不仅照亮了庭院,更点亮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期盼。这灯光,仿佛是节日的信使,宣告着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p><p class="ql-block"> “祭灶拜神心意虔,良言万千。”小年祭灶,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人们虔诚地向灶王爷祈福,用最真挚的话语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寄托着人们对家庭和睦、事业顺遂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 “祈福緣、满心愿。”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无论是对于个人的幸福安康,还是对于家庭的和谐美满,人们都将最美好的祝愿寄托于这小小的祭灶仪式之中,期待着心愿能够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家人欢聚笑开颜,人欢神亦欢。”小年不仅是祭灶祈福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亲朋好友围坐一堂,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与友情。这份欢乐,不仅感染了每一个人,就连神明也为之动容,共同分享着这份喜悦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迎春贺岁乐无边。耄老身康健,贺寿开华宴,鸿运衍。”随着小年的到来,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春的到来,期待着新的一年能够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吉祥。尤其是家中的长辈,他们的健康长寿更是全家人的福祉所在。因此,在小年之际,为长辈举办一场盛大的寿宴,不仅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感激与回报,更是对家庭和谐美满的美好祝愿。而“鸿运衍”三字,则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幸福绵长。</p><p class="ql-block"> 刘纯斌先生的这首〔双调•沽美酒带快活年〕过小年,以其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小年这一传统节日的温馨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家人团聚的珍贵与幸福。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携手共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小年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年轻时是一穷光蛋。一年过年,他身无分文,想在肉铺里賖几斤肉过年,老板不肯,他说那賖一个猪头吧(古代猪头很便宜),老板猪头也不赊。朱无可奈何,随手在街道墙壁上写上一首打游诗:</p><p class="ql-block">可怜可怜真可怜!</p><p class="ql-block">别人有年我无年,</p><p class="ql-block">赊个猪头要现钱,</p><p class="ql-block">有朝一日当皇上,</p><p class="ql-block">老子要过二个年。</p><p class="ql-block"> 想不到朱后来真当上了皇帝</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快过年了,他想起曾经写在墙上的打游诗,为了自己的金口玉言,他颁旨,从今年起过二个年,一个小年,一个大年。当时已是腊月二十二了,就定在明天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由于交通不便,圣旨传到南方迟了一天。所以就有了北方人小年是腊月二十三,南方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小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