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神”操作——47年前高考从理科到文科的穿越

muzi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 者 muzi</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五十年代出生的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都有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然后抽调回城当工人的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文革”期间中断十年高考之后,77年重新恢复高考。同龄人都知道,我们这些人在小学时就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所谓的初、高中也多是在“停课闹革命”、学工学农中度过的,我记得那个时候的毕业证书上没有写明是初中还是高中毕业,只是写了学习期限“四年半”,所幸的是在这四年半的时间中,在“右倾翻案风”的吹拂下,正经八百地上课学习了有差不多一年多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想而知,我们这些人在高考恢复前大都是基本文化知识贫乏,根本就不具备高中毕业的文化基础。所以,虽然高考恢复初期,报考人数众多,但是录取比例极低,能真正跨入大学校门的人寥寥无几,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知识饥渴、文凭改变命运的年代,我在这浩浩荡荡的参考大军中,不仅连续参加了77、78届两年高考,,而且两年都被录取,并从77届的理科考生一举“穿越”成了78届的文科考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小时候就有一个大学梦,读中学时,虽然在学校学到的文化知识很少,但是我当时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借到老高中的数学书,完全靠自学,把老高中的数学基本学完,并且做了好多本习题。所以77年高考恢复后,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理科。当时也没有多少时间复习,就靠着老底子参加了高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考成绩公布后,我的成绩高于本省录取线30多分,应该是手拿把掐,稳稳地被录取。但是啊,77届是先报考志愿,后考试。我那时候不知道天高地厚,好高骛远,不知深浅地把第一第二志愿都填了北大清华的理科。可想而知啊,就我这个成绩在省内还可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分数离北大清华分数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差不少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我的第一第二志愿填的不是那么尖端的院校,被填报省属院校录取应该是没有悬念的。但是由于我在是否服从分配这栏填了“服从分配”,于是我被戏剧性地分配到了省农业大学的园林系。当时看到分数远没有我高的考生都兴高采烈地上了他们所报志愿的省属大学,想着我好不容易才从农村抽掉回城,不想去“农大”再学习修理地球。于是我在犹豫了几天之后,下决心放弃去农大读书,自信地认为如果好好复习,参加下一届高考,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道当时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如果我“服从分配”,可能早已经成了有点成就的文革后第一批次园艺师。如果78届我考不上大学呢?……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弃了77年高考后被分配的农科院校后,我又回到工厂,一边上班一边复习。在我信心满满地准备参加78届高考前的两个月,在我与相关考生和有关人员的交流中,我特别惊异且敏锐地感觉到了78届与77届高考已经发生的变化:一是参加78届高考的生源变化,77年参加高考的基本都是我们这些早已经过了高考正常年龄的人,大多数参考人员文化基础比较差。而到了78届高考时,应届高中生已经被高考恢复激发出极强的学习意识,且进行了比较正规的文化基础补习,这些年轻人正在突飞猛进地赶上来,其竞争力不可小觑。二是我的理科有短板,物理不行,数学化学也基本都是靠老底子。工厂当时我这样的算是个“人才”,不想放人,一天假不给,我根本没有时间去上补习班,只能业余时间复习。当我拿到高中学校的理科习题时,明显感觉难度比77年大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那点老底子别说考清华北大了,估计连本省理科院校也够呛。形势变化就是这么快,怎么办?我纠结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继续勉强没有把握地考理科大学,还是改弦易辙从理科变为文科?因为毕竟文科当时考的科目和内容主要是靠记忆和理解就行,和应届毕业生比起来,相对没有更大的弱势。我又了解到,录取是看总分数,数学也属于文科科目之一。我的数学功底应该比一般的文科考生都强,可以在总分上拉提我的分数。后来证明我的这个思路是清晰正确的。我的考生朋友中,有和我情况差不多的,但是一直坚持考理科,结果连考三年没考上,第四年还是改为文科才勉强考到一个三类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决定弃理从文后,离考试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我白天照常上班,也见缝插针看书补习,每天晚上都复习到后半夜。因为数学有底子根本不用复习,政治靠背题,语文题也主要靠原来的基础。就是历史地理上学时没有系统学习过,需要花大力气学习记忆。好在我在学习方法方面比较厉害,自创了一套非常高效的学习记忆方法,把历史地理按不同划分方式,用表格一一列出,也仰仗着那时候虽然已经是应该大学毕业的年龄,但是毕竟还算年轻,记忆力极强,理解力也很强,又由压力唤发出内在的极大动力,好像不知道疲劳,每天像打了鸡血似的,硬是每天睡不到三个小时,一直撑到了78届高考那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非常清楚,高考那天,我信心满满地进入考场。记得考数学那天,绝大多数文科考生因为只会做几道简单的题,都早早交了卷。但因为我是77届的理科考生,我的数学底子可能在78届理科考生中是垫底的,但在文科考场却大放异彩,最后交卷前就剩下几个考生,监考老师肯定是教数学的,他看着我答题到最后,频频点头又摇头,点头肯定是因为我连最后比较难的题都做对了,摇头可能是感觉这样的数学底子咋不考理科……。等跨入大学校门,同学们聊起来,果不其然,我的数学成绩在我们班乃至全校都名列前茅,数学成绩提拉了我的高考总分,当年我以比本省录取线高出40多分的成绩,毫无悬念地跨入了大学校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8届与77届不同,是在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这让人又面临着人生又一次的选择和转折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i>人生啊,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选择中让每个人在不同的命运征程上行走……</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高考经历用现在的话说有点“神操作”的意思,从理科向文科的“穿越”,说不上是对是错,但是确确实实影响和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命运。</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i>人啊,一生都面临着各种机会和选择,但是天上掉馅饼的机遇极少,对命运有积极影响的机会和选择大都属于勤奋努力和有准备的人!</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