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的腊梅开了

翟老四

<p class="ql-block"> 沈园的腊梅开了</p><p class="ql-block"> 沈园赏梅的历史很悠久了,它的名声鹤起与800多年前,南宋诗人陆游有关,他一生酷爱梅花,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形象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进入沈园的北苑(古迹区),有一处为梅花而建的“问梅槛”。位于诗境园回廊西侧,横跨宋池而筑,形制古朴,不施粉黛。与陆游有着不懈之缘,他一生中写有160多首咏梅诗,而在他与唐琬的爱情故事里,也少不了梅花的“身影”。故而园中广植梅花以为纪念。每到冬天,三百余珠腊梅花竞相绽放,暗香袭人。</p><p class="ql-block"> 此处,偏设“问梅槛”,怀念的便是陆游那份爱梅之心,把梅花当作旷世知音,有了心事,不能诉诸阴阳两隔的爱人,只能向暗解心语的梅花诉说。</p><p class="ql-block">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已经八十一岁的陆游,在这一年的冬天十二月二日,陆游梦中来到城南沈园,接近沈园时,他想去,但又怕去,怕那里的一切都让他伤心。但他还是一步步走向沈园,去那里睹物思人,最终走进了沈家园。园中一派冬尽春来的景象,梅花开了,幽香拂袖,岸柳绿了,池水涨了。而他所思念的佳人玉骨早朽,只留下壁间风尘侵蚀的斑斑墨痕,梦中新与旧、荣与枯的对比,在陆游心中留下了复杂而斑斓的投影。</p><p class="ql-block"> 一梦醒来,他追忆梦境写下《十二月二日夜梦沈氏园亭二首》:“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璧间尘。”陆游抒写的是东方式的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爱情。</p><p class="ql-block"> 800多年后,2024年尾,在江南的“梅”好时光里,踏着古人的诗境步入沈园。“梅香如故”,一缕缕清香扑鼻而来,在西边墙角处有一片腊梅树开花了。腊梅花开是旧的一年要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开始。快步走到腊梅树旁,只见有的树枝上挂满了腊梅花,有的则一副醉眼朦胧的样子,枝头上只有几十朵花开了,以混沌初开之态怯生生地看着,淡雅的黄,略略透着丝丝清淡的幽香。</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树上,含苞待放,看那些花苞,圆溜溜鼓嘟嘟的模样,即可爱又漂亮,让你忍不住想抚摸一下。有的花骨朵儿被一层略带绒毛的萼片紧紧守护,犹如襁褓中的婴儿,孕育着无限生机。腊梅刚开时,大多枝头上还留着许多枯黄的叶子,随着花朵一朵朵绽开,叶子也随之愈来愈稀疏,直到它们凋落贻尽。</p><p class="ql-block"> 那些盛开的金黄色花朵,开的十分烂漫,那淡雅的鹅黄色花瓣儿薄如蝉翼,润泽透明,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花心处,丝丝缕缕的花蕊,或深或浅,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精心勾勒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这些腊梅花温暖且芬芳,凑近轻嗅,散发出阵阵清香,随着微风四处飘荡,香气瞬间萦绕周身。初闻,淡雅清幽,似有若无,如同山间的一缕清风,悄然拂过;再闻,却浓郁醇厚,恰似一坛陈酿的美酒,越品越香,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欣赏着每一朵腊梅花的神韵,感受每一朵花释放出来的幽香,直奔心房,让人心神荡漾。暗香浮动,在寒冷的空气中肆意弥漫,如同幽暗中的精灵,悄然触动人们的嗅觉神经,为单调的冬日注入了一抹灵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一二只蜜蜂也开始在已开的梅蕊中忙碌着,打探每一朵花上的蜜源。它们并不急于着落,而是东张西望,反复嗅闻,物色那少的可怜的蜂蜜,一旦着陆就会管头不顾尾地全神贯注的工作。要想拍到它们全身吸蜜的“工作照”,并不容易。这些腊梅树年龄都很了,已开的花骨朵,长的都比较高,稍微踮起脚尖才能清晰地看到它们认真工作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向阳处的腊梅花都悄然开放了,并且开了很多。嫩黄色的腊梅花,点点斑斑,缀于微黄的叶子之间,犹如金粉洒树,很有率性涂抹的油画之感。在熙熙攘攘的古院中,猛地一下涌现出了这么多的鲜活的黄花群体,自然会吸引众多人来观看,让冰冷寂静的“问梅槛”,变得更加有了许多生机。</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拿起手机,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拍摄,无论是亭檐翘角,或庭院深处;无论是白墙黛瓦还是亭框一瞥,或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等它们都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静谧而美丽的画卷,让人感觉非常惊艳。</p><p class="ql-block"> 腊梅开在真正的梅花之前,沈园其它地方的梅花,无论是深沉的血梅,嫣粉的红梅,玉色的雪梅,都还是枝枝蕾粒。至多只是在小小的花苞上开了一丝小口,让人窥得见其中的微笑,但开口大笑的时候却很远。然而,腊梅却是渐渐地满树芬芳了,它是在斗严寒抗风雪,因为它开之后会更冷,但它却是在透露春的信息,它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花开之后,春天还会远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一切无叶的开在枝干上的花。”张爱玲说的这句话一下子忽然从脑海中“蹦”了出来,是的,或许再来一次寒潮,腊梅叶便会簌簌落下,腊梅花就会嘟嘟嘟地开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雪,哪能见彩虹?</p><p class="ql-block"> 腊梅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们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与坚强。腊梅的存在,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迎来春天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腊梅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的内涵,它的每一朵花,都像是一首小小的诗,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它们的绽放,不仅为大地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为人们的心灵带来了一份温暖与慰藉。沿着古人的足迹,寻找着他们有感而发的诗词,欣赏着腊梅的美丽,感受它所带来的宁静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走出沈园,不仅想起陆游笔下的梅花,百折不挠的傲骨。《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p><p class="ql-block"> 翟所祥</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