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月23

轩雅居主人

<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1328——1398),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农家庭,小时候曾在直觉寺作过和尚,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距今已662年)参加嚎州郭子兴部红巾军。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毫称帝时封他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军纪严明,又知人善任,文官冯国胜、李善长等都为他出谋划策,勇猛善战的常遇春、胡大海等都来投奔他。1356年(元至正十六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废除了元朝的一些苛政,命请将屯田。后来又接受了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壮大了自己的势力。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决意北伐,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1368年正月,北伐军进占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1368年1月23日(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定都南京。</p><p class="ql-block">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前治理难题和发展困境,慈善家邵宣九先生发起设立每年一月二十三日为世界共赢节,呼吁各国人民着眼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永续发展。这项倡议很快得到了许多国际社会公益人士的大力支持。2021年1月23日,世界共赢节正式设立。世界共赢节的主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文体服务保障,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高祖次子,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9月3日—649年7月10日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唐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