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影】过年囧事

咫尺西天51444286

<p class="ql-block">昵 称:咫尺西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1444286</p><p class="ql-block">图 片:作者自拍</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北方人称春节为过年。老话说:有钱没钱,都要过年。富有富的安排,穷有穷的打算。穷也好富也罢,每逢此时,家家户户都要帖春联、放鞭炮、包饺子,欢欢喜喜迎接“一年复始,万象更新”。这时,最开心的当属孩子们 。</p><p class="ql-block"> 倏忽之间,我的人生已度过70多个春节。在这70多个春节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九岁那年的春节。因为那个春节,对我来说是个“囧年”。</p> <p class="ql-block">  囧一:“光盘”行动</p><p class="ql-block"> 那年腊月二十三小年的上午,住在县城的小姨带着对象,拎着酒、罐头和糕点坐长途公共汽车来我们家串门。爸爸妈妈见到小姨他们都很高兴,坐在热热乎乎的炕上,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唠着嗑。因为小姨她们当天还要返回县城,所以妈妈便赶紧下地生火做饭,好在家里有备好的年货和冻饺子,不用出去买。妈妈很快就把水烧开,煮上冻饺子,爸爸则准备各种要炒的菜品,小姨和她对象也在灶间跟着忙活。</p><p class="ql-block"> 妈妈把饺子煮好后,捞在两个盘子里端到起居室饭桌上,让我和弟弟把饺子倒一倒,防止粘连。我俩坐到饭桌上,拿起筷子夹着饺子往空盘里倒。饺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馋得我俩垂涎欲滴。弟弟可能实在控制不住了,夹起一个饺子送进嘴里吃了起来。我说:“这是给小姨煮的,不能吃!”弟弟说:“哥,这饺子可香了,你尝尝。”我便夹起一个吃了起来。饺子是真香,吃在嘴里满口生香。弟弟看我吃了,他又夹起一个吃了起来。看弟弟吃,我也禁不住饺子香的诱惑吃了起来。这时,坐在炕上玩的妹妹看我们俩吃起了饺子,也过来用手抓着饺子就吃上了。就这样,我们兄妹三人像比赛似的狼吞虎咽地吃着,把倒饺子的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这吃饺子的速度可远比倒饺子的速度快多了,风卷残云一般,两盘饺子顷刻之间就所剩无几。看到几乎空空如也的盘子,我们傻眼了……。</p><p class="ql-block"> 等到爸爸妈妈和小姨他们把菜炒好端上桌,看见装饺子的盘子已经“倒空”了,再看看我们一个个靠墙站着、低着头,局促不安样子,真是哭笑不得。没办法,只能是再重新煮一锅吧!</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饺子倒盘防粘连</p><p class="ql-block"> 怎奈香味诱人馋</p><p class="ql-block"> 品尝一个不过瘾</p><p class="ql-block"> 瞬间光盘傻了眼</p> <p class="ql-block">  囧二: 爷爷的烟袋</p><p class="ql-block"> 那年初二晚上开始下雪,初三上午雪才停。虽然北方天气寒冷,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户外疯玩,尤其雪后,更是撒欢好时候。</p><p class="ql-block"> 那天雪停后,我和邻居家的几个小伙伴穿着厚厚的棉衣棉鞋,戴上皮帽子和棉“手闷子”,到离家不远的林场院里玩。因为春节放假,所以院子里的积雪也没有清扫,我们便在雪地里“卧趴滚打”,变着花样地玩。这期间还不断有小朋友加入,大家在一起玩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p><p class="ql-block"> 后来有人提议堆雪人,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开始行动。首先是滚了一个大大的雪球当雪人的身体,接着又滚一个小雪球当雪人的头。雪人雏形堆好后,便在雪人头上作起了文章:有人在院子里小松树上摘下一朵朵松针插在雪人头上当头发;有人在煤棚里拿出煤块当雪人的眼睛;有人回家拿一根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有人在林场柴火垛上找来树枝当雪人胳膊;还有人找来炉灰渣子当雪人的纽扣;有人在煤棚里找来半块砖砸碎当雪人的嘴巴……大家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装饰雪人既出谋划策,又身体力行。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迅速跑回家,把爷爷放在烟笸箩里的烟袋锅子拿出来,跑回到雪人那里,把烟袋锅子插到雪人的嘴里,大家看到一个会抽烟的雪人,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直拍手蹦高,我顿时觉得这是“点睛之笔”,挺自豪的。我们一直疯闹到下午饭点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吃饭。</p><p class="ql-block"> 我回家后,发现爷爷坐在炕上生闷气,其他人好像都在找东西,里屋外屋、炕上地下、箱柜抽屉、犄角旮旯到处翻。这时爸爸问我:“看见爷爷的烟袋锅子了吗?”我脑袋瞬间“短路”,吓的没敢吱声,转身跑出去,一口气蹽到林场院里,从雪人嘴里拔下烟袋锅子,马不停蹄的跑回家……</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飘雪花</p><p class="ql-block"> 堆个雪人笑哈哈</p><p class="ql-block"> 仔细端详少点啥</p><p class="ql-block"> 拿来烟袋嘴里插</p><p class="ql-block"> 爷爷犯瘾想抽烟</p><p class="ql-block"> 不见烟袋抓了瞎</p><p class="ql-block"> 忙找雪人要烟袋</p><p class="ql-block"> 虚惊过后欠顿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囧三:衣服烧个洞</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五,北方叫“破五”。所谓“破五”就是要把家中的鞭炮全部燃放完,用鞭炮声把“五穷”驱赶走,然后转入正常工作生活节奏。</p><p class="ql-block"> 初五早饭后,爸爸说:中午乡里秧歌队要来林场扭秧歌拜年(乡政府距林场约三公里)。那时能看扭秧歌,对于住在偏远山区林场的人来说,也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所以很期待。</p><p class="ql-block"> 临近中午,我和一些小伙伴提前来到林场大院 。随后林场工人、家属,还有一些生产队社员也陆陆续续来到大院等着看秧歌。林场为了迎接秧歌队,在大门口两棵高大松树上挂着长长的两挂“麻雷子”(大炮仗)。不大一会儿,看见大道上三挂马车拉着秧歌队朝林场走来。马车快到林场时,场长安排两名年轻工人点炮仗。霎时间,炮仗震天响,还有“二踢脚”(双响炮仗)、小挂鞭,鞭炮齐鸣的场面很壮观。</p><p class="ql-block"> 鞭炮燃放过后,我们一帮小孩都跑到鞭炮的“残骸”中搜寻、捡拾没有爆炸的“哑炮”,用来当“呲花”放。我捡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哑炮”,还很幸运地捡到3个带捻子的“麻雷子”。</p><p class="ql-block"> 这时,锣鼓喧天,唢呐声声,秧歌扭起来了。我挤到前边看的清楚,秧歌队里有扮猪八戒的、有扮孙悟空的、有扮小脚老太太的,还有推小车的,最有意思的是还有几个踩高跷的……。我正看的高兴呢,旁边的一个叔叔拍着我脑袋说:“你棉袄兜里着火冒烟了!”我低头一看,真的冒烟了。那个叔叔拽着我离开人群,从地上抓雪塞进我棉袄兜里,很快就把火熄灭了,棉袄兜烧了一个洞,“哑炮”从洞里露出来,有的还掉到雪地上。</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我当时只顾捡“哑炮”,把带火的“哑炮”也顺带装进了兜里,酿成了这小“火灾”,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个叔叔还逗我说:“你这是火烧旺运,要火呀!”我心想:火啥火,回家不挨揍就算“旺运”了。</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观看秧歌捡哑炮</p><p class="ql-block"> 装进兜里当成宝</p><p class="ql-block"> 引火烧兜破个洞</p><p class="ql-block"> 过年囧事真懊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拙文中讲述的三件囧事,除了我再也没有人能记得了。转眼之间又来到乙巳蛇年春节,我真想在这个春节里再做几件老年囧事……。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但于我而言,春节更是一个承载我更多美好记忆的节日。感谢【忆童年】圈组织的这次《征文》活动,让我有机会回忆那个“囧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