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莫高窟大牌坊<br> 莫高窟大牌坊位于景区内的宕泉河西岸,三门四柱三楼牌楼木结构。整个牌坊设计巧妙,飞檐翘角,美观大方,庄重华丽。<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莫高窟大牌坊</i></h5> 莫高窟大牌坊原来位于敦煌城内东街上,是汪氏家族一位妇女的节孝坊,1958年整体搬迁至莫高窟。这座牌坊属于甘肃河西地区优秀的清代建筑小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敦煌县城东街汪氏节孝坊(李约瑟摄,1943)</i></h5> 牌坊的匾额东面的“石室宝藏”,西面的“三危揽胜”题字,以及牌坊中间屋檐下方字牌上的“莫高窟”三字,均为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先生书写。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莫高窟大牌坊</i></h5> 【7】第96窟<br> 已是第3次来到莫高窟,每次来这里参观的洞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天,不同的导游带领参观的线路和洞窟也不一样。这次共参观了8个洞窟:第323、331、335、16、17、46、61、96窟。据说在淡季,可以参观12个洞窟。第96、16、17窟是所有参观者都会去看的。<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i></h5> 莫高窟第96窟也称北大象窟,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九层楼</i></h5> 从外观上看,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九层楼</i></h5> 第96窟内有一尊依山崖而塑的巨型弥勒佛像,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就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弥勒佛像</i></h5> 在佛教信仰中,弥勒将是将来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置的未来佛,他将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根据大乘佛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祥和、富足的美妙世界。这些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向往美好、安定生活的殷切愿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弥勒佛像俯瞰</i></h5> 这尊大佛建造过程是先在崖壁上凿刻大体轮廓,然后用草泥垒塑,再用麻泥细塑,最后用色料着彩。这尊弥勒佛像倚坐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弥勒佛像仰视</i></h5> 该窟初建于唐延载二年(695),大殿原为四层重檐式建筑,塑像曾涂装金彩。公元9世纪之前改为五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又将大殿改为九层。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外景( 伯希和摄,1908)</i></h5> 1924年华尔纳来敦煌时佛殿上层已经塌毁,从树枝隙间拍得大佛头部照片一张。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形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米勒佛像(华尔纳摄,1924)</i></h5> 1928~1935年间,敦煌民众又对大佛进行了重修,除了将原有的五层改为九层外,还对大佛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重新妆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大殿殿顶</i></h5> 2000年,敦煌研究院对大殿内室和外围进行了发掘,发现初唐时的佛殿建筑在现今地面的1.5米以下,规模也较现在宏大。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96窟覆盆式柱础(初唐)</i></h5> 【8】第16窟<br> 第16窟是莫高窟现存的大型洞窟之一,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第17窟)即发现于此窟的甬道北壁,洞窟的窟主为晚唐高僧洪䛒(biàn)法师。洪䛒俗姓吴,故此窟旧称“吴僧统窟”,也叫“吴和尚窟”。<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17窟外景</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17窟外景</i></h5> 根据洞窟甬道南壁碑文所记,第16、17窟外的三层楼为道士王圆箓于1906年主持修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17窟外景-三层楼</i></h5> 第16窟开凿于晚唐时期,主室设有马蹄形佛坛,后有通顶背屏,坛上塑像均为清代重塑。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北宋(或西夏)所绘绿底千佛。底层可见晚唐壁画,该画色彩如新,线条清晰。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主室佛坛</i></h5> 甬道北壁的门洞即为第17窟藏经洞。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甬道和藏经洞</i></h5> 窟顶为北宋浮塑贴金的四龙团凤藻井。团龙浮游于绿色水池中,全身淡黄色,金色线描绘全身,凤卷曲成一圆形,双翅张开,尾卷曲,尾上翅纹显著,陪衬着外围的团花。团花由许多卷瓣莲环绕组成,石青、石绿、黑、黄相间交错的叠晕,四披则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窟顶团凤莲花四龙纹藻井</i></h5> 洞窟四壁绘有千佛。千佛壁画在敦煌壁画中的所占比例很大,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343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因此,莫高窟在民间也被称为千佛洞。佛经中说,信佛、念佛、礼拜佛、书写佛名、画佛像都有无量的功德,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有关佛名的佛经抄本就有七百多卷。千佛图像不仅是佛教徒修禅观想的对象,同时,对于出资开凿洞窟的供养人来说,也是他们所做功德的表现。在大乘佛教信仰中,鼓励通过抄写、诵读、称颂、礼敬佛名号来解脱诸苦,积累功德,所以,在古代,佛教徒可以在这个洞窟内,一边诵读千佛名号,一边围绕中心佛坛右旋,绕塔观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主室东壁千佛</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甬道持花供养菩萨</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6窟甬道缠枝西番莲纹样</i></h5> 【9】第17窟<br> 第17窟即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此窟建于晚唐大中、咸通年间(851~862),位于16窟甬道北壁,初建时是敦煌高僧统洪䛒的影堂(纪念堂)。<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入口</i></h5> 洪䛒法师幼时即出家,学养丰厚,通晓吐蕃语,转译佛书,精通佛理。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众起义推翻吐蕃对敦煌及河西地区的统治,重新归附唐王朝。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入口</i></h5> 因洪䛒力助张议潮收复敦煌及河西,后被唐宣宗敕封为释门河西都僧统,统管吐河西地区的佛教事务,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洪䛒像</i></h5> 洞窟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洞窟高3米,面积较小。靠近北壁地面上有一长方形禅床。禅床上端坐的是洪䛒高僧像,这身塑像是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塑像极具写实风格,高僧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他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硬朗,目光炯炯,眉棱、眼角、嘴角的细微表情表现出这位中年高僧庄重自信的神情和风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洪辩法师塑像及背景</i></h5> 高僧背后壁上画菩提树二棵,树枝上悬挂着净水瓶和布袋。东侧菩提树下画一持对凤扇的比丘尼,西侧菩提树下画一执杖、持巾近事女,表示他们曾是洪辩法师生前的侍者。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比丘尼</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近事女</i></h5> 在第17窟的门洞外侧两侧及上方,均有精美的壁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窟外门洞西侧壁画</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窟外门洞上方壁画</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17窟窟外门洞上方壁画</i></h5> 十一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50000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900多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堆于藏经洞壁外的古代文书(斯坦因摄,1907)</i></h5>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六日,这个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就在这个小室里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上讫晋代,下至宋初,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七百年间连联相续)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五万余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伯希和正在藏经洞挑选文物(1908)</i></h5> 藏经洞出土文献内容特别丰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典当买卖契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而且还有古汉书、龟兹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契丹字,女真字,于阗文,古藏文等中亚和少数民族文字。在敦煌遗书中汉文文献约36000号。藏经洞出土文献文物数量惊人,举世罕见。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刚刚搬出藏经洞的的成捆古代文书(斯坦因摄,1907)</i></h5> 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至沓来,他们陆续用低廉的价格从道士王圆箓手中骗购文书、经卷和其他文物近40000件。敦煌藏经洞文物中的大多数精品就此流失海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道士王圆箓(斯坦因摄,1907)</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英国博物馆藏《树下说法图》(绢画,唐)</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法国吉美博物馆藏《药师如来像》(唐)</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弥勒经变》(绢画,晚唐)</i></h5> 更为痛心的是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采用非常野蛮的方式,盗取了洞窟内的一尊彩塑和26处壁画,对洞窟文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328窟唐代彩塑被搬出洞窟</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的第320窟唐代壁画</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的第320窟唐代壁画</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第320窟被破坏的壁画</i></h5> 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明清档案、居延汉简一起被学者誉为十九世纪末中国考古史上的四大发现。藏经洞文物的发现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外历史文化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敦煌学由此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新兴学科。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金刚经》(盛唐)</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敦煌研究院藏《法华经》(唐)</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藏经洞文书中的洪䛒手迹</i></h5> (未完待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