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紧邻长江北岸的浦口火车站旧址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是国内首个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也是见证南京城市历史的独特记忆符号。</p> <p class="ql-block"> 从市区到浦口火车站,花2元钱坐轮渡过江是最浪漫的交通方式,也是南京市民的怀旧情结。</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25年的中山码头)</p> <p class="ql-block"> 在中山15号渡轮上远眺南京长江大桥雄姿,目送汽轮和驳船驶向远方,江风习习,江水涛涛,光阴似箭,浦口火车站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流入长江里,流进南京的历史长河里。</p> <p class="ql-block">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 摇晃间船已抵达彼岸-浦口码头。</p> <p class="ql-block"> 拱形雨廊将浦口码头和浦口火车站无缝衔接在一起。走进雨廊,便进入浦口火车站站区。</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占地面积20公顷。民国三年(1914年)浦口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1968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沟通浦口与下关的火车轮渡停运,浦口火车站的客运中止。1985年5月,浦口火车站恢复部分客运,柳暗花明中,浦口火车站更名为“南京北站”。2004年10月,浦口火车站再次停办客运,这个车站与杏花春雨的江南岸隔绝,一场大戏闭幕,月台只是一个人去楼空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是见证浦口近百年历史的“活化石”,其建筑为典型的英伦风格,主要包括五个部分:车站主体大楼、售票处、车务段大楼、月台和雨廊。后又建中山停灵台。</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主体大楼坐北朝南,高大舒展,朴实无华,细节中透出建筑的艺术魅力。大楼三层砖木结构,米黄色外墙,红色的屋顶上竖立着“南京北站”四个大字。底层西首外接拱形长廊,直达浦口轮渡码头。</p> <p class="ql-block"> 中山停灵台位处车站主楼前方的广场花园正中央。1929年5月,孙中山的灵柩从北京经过津浦铁路运抵南京,在这里举行安抵南京的仪式后,通过浦口码头过江,最后安葬于中山陵。为纪念这段难以忘怀的经过,国民政府在车站广场中央曾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的地方建一停灵台,上一球体象征巨星的陨落。</p> <p class="ql-block"> 车务段大楼位于西侧,最早是浦口车站的车务段大楼,后曾改为贵宾室。</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月台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根根立柱支撑着伞状顶棚,延伸数百米,显得壮观大气。</p> <p class="ql-block"> 60年前,我在这里乘54次列车西行支援新疆建设,母亲挥泪相送的情景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售票处位于主体大楼东南,与主体大楼同为黄色楼体红色屋顶,曾做过电报房,1984年恢复通车后将其又改为售票处。现在“售票处”三个大字已脱落。</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过街天桥。站在桥上俯望那曲折交错的轨道,仿佛听到火车的轰鸣声,看到南来北往的旅客人流。</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因朱自清的《背影》和多部影视作品的经典片段,被誉为中国最文艺的火车站 。</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街区小广场上,《背影》主题雕塑,一尊戴眼镜、穿长衫、模样清癯的雕像,总体采用青铜材料雕成,唯有人物手中的橘子色泽鲜艳,仿佛跨越时空,讲述那段关于父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伴随浦口火车站而兴的津浦路已有百年历史。而今走过津浦路,已没有了曾经风尘仆仆的老旧样貌,它与大马路、临江路共同连缀成“π”字形,戍守着浦口火车站、浦口码头,正在历史风貌区打造中涅槃重生。</p> <p class="ql-block"> 作为铁路老职工宿舍的6排红房子经过修缮,打造成南京人的潮玩地。</p> <p class="ql-block"> 津浦路4号的民国建筑里,摆满了上个世纪的老物件,这里将入驻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旧物循环平台——“旧物仓”,通过老物件展示分享,对城市历史进行采集、整理及场景化再现,打造一座活化的城市记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朱自清“背影”展示墙,展出了自1930年至2017年各时期初中语文书采用“背影”一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车站别墅群。</p> <p class="ql-block"> 大马路,传说建于19世纪末南京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作为老浦口的繁华之地,不到400米长的马路曾经两旁一家挨一家积聚了许多商家和店铺,日夜人来人往。随着时光变迁,如今也迎来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 沿着浦口大马路,古玩店、咖啡店、小吃店……这条不到400米长的马路,每一处都独具特色,成为不少人周末城市漫步的宝藏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 浦口电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回响与文化的传承,浦口火车站旧址,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了人们的回忆,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够穿越百年历史,体验那个时代的风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