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博物馆,应该会是很多人喜欢的去处。它在城区的东北边,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它外面有一圈圆形的铁轨路线。电影博物馆的外观也比较奇特,难以解读,就像许多电影一样,普通人可能很难读懂。</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电影,电影如人生。许多影视节目的开场白大致如此,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未来的人类可能很难理解现在的人类,为什么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钻进一个黑屋子,看一些由声和光交织形成的东西。未来的人们可能无法解析这时的人们在做啥,便把它归纳为某种仪式。</p> <p class="ql-block">说起电影,其实是一件很近代的事务。在电影博物馆中自然有极为全面的介绍。从旋转的孔,到动态的胶片,直至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拍摄了一部时常达50秒的《火车进站》,人们震撼于光影中的真实——电影,由此诞生了。一百多年间,电影走遍全球。人们拍摄电影,观看电影,评论电影,记录电影。电影博物馆,可能它不太像一些文化遗迹博物馆那样,拥有着漫长的历史沉淀,陈列着多少精美的文物。电影博物馆可能不具备这些,它只是用光影和制造光影的设备,记录着时代的飞速变革。</p> <p class="ql-block">说回中国电影博物馆,走进该馆,首先是展现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专题展。左侧有三部电影的短片和相关人物角色照片等物件——“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这个展厅陈列的物件很丰富,可以说是老少咸宜,总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思索。该展厅快到出口的位置,是中国各类电影奖的奖杯和介绍。</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些名人照片墙,将进入主展厅——中央圆厅环幕。从地上到四周的墙上,全是光影屏幕,这里面的主题必然有很多种。我想,设计此处播放内容,也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当然也有可能很繁琐和难受)笔者去的那天,恰好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循环展示。场景真的很美,孩子们坐在地上,跟着光影滚动;人们靠着墙,或站在阶梯边,与背后的画面内容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坐着,慢慢欣赏光影,也会是一件惬意的事。这里也是通往其他展厅的入口,去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每一层都会有各类专题展厅。有电影技术的,历史的,地区的,互动的。展厅的内容真的很多,每个人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点,逐一参观、感受。如果要一一走完的话,那可能得花整整一天的功夫。博物馆官网里也会有非常全面的介绍,欢迎大家结合自己兴趣做更多了解。</p> <p class="ql-block">有一处展厅前列举了中国关于电影的很多制片厂,公司等。我看了很久,这个枯燥的文字背后,我却觉得挺有意思的。想起曾参加长春半马,附带有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优惠券,当然后来我也没去。还有路过北三环时,那边有一个中央新影制片厂,附近的蓟门桥,还有北京电影制片厂。这些地方,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有很深的感情。蓟门桥往东,不远的地方,还曾有一个教育电影洗印厂,80年代的时光,和另一个单位合并了。就如同墙上的这些单位,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刻,可能有的也稍有落寞。万幸,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和图像等方式,去探析历史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也许,最佳的感受是:看着展厅里的文物,与记忆中的某些节点契合了。比如小时候,电影开场白,恰好是“峨眉电影制片厂”,可能早已忘了,而此前又再现在眼前,同一部电影,同一幕画面。人们大概会会心地说,小时候我看过这部电影,然后品茗着回忆。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可能都会相互交谈着——这就是观展的意义所在吧。电影是非常值得讨论的。我想,我真正去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侏罗纪世界3”,那种震撼感至今犹存——尤其是最后时分,沧龙从水下一跃而起,咬住翼龙……我当然算不上电影爱好者。往后,我慢慢有自己的观影爱好,对特定主体的大片电影,或一些有人文情节的电影情有独钟。电影还在变化,电影博物馆也在慢慢记录着电影的变迁岁月。电影博物馆也有真正的电影院,甚至有不少人是专程来这里看电影的。这真是一处很不错的地方,值得在一个闲逸的周末时光,慢慢驻足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