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评论员]从践行评论再谈评论

一抹苍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论真的好累。这是我参与评论三天以来的最大感受。推己及人,评论员们真的很了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昨晚二十三点过,森林之歌来私信友情提示:我的作品是62号,非66号,如给我的作品留评,请改序号…为这事扯不清,老师要求加微信。今早七点半总算有了结果,原来老师还一直沉迷在主持人“推荐美篇精选”的名次里不能自拔。要人命的是老师的打字速度,昨晚等了好几分钟才等到了两个字“是的”,结果今早偏偏不是。请问评论员,您们每天会遇到多少各种各样的麻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践行评论的初衷,是想借圈子的活动,锻练一下自己的文章构思习惯和总结能力。对那悬着的399朵花瓣,我没有丝毫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这次评论我真的很努力,连续两天,我都处于评论的沉浸式状态,十指不沾阳春水,饭被送到手上了才吃。结果却很不理想,只评论了四十多篇文章,发布成功的约二十篇。我想,我要是做一个真正的评论员,天天面对几百篇文章,我将情何以堪?会不会精神崩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此还得感谢一下兰草老师,我对她文章进行了评论,她感动之余提醒:我的评论没按正确的链接发布成功,仅出现在她文章下面而已。于是,我又手忙脚乱地展开了很久的复制粘贴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正确的写作习惯,去一本正经评论别人的文章,这个反差有点大。在阅读文章时,对错别字、病句、文章结构、主题观点、文采、文体等等,都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感觉。但在真正静心评论时,这感觉又模糊了,甚至没有了。只能重新去看文章,可我又不喜欢连续地看同一篇文章,特别是自己的。看第二遍会一目十行,看第三遍根本就看不进去。在手机屏幕上滚动着反复去看一篇文章,我就会抓狂,甚至会脑子短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我做事不喜欢半途而废,决定了的事和开始做了的事,就算是撞了南墙我也不愿回头。为了评论,我迫不得已把文章也复制下来,采用分屏模式进行评论,这样子就方便了很多。但手机屏幕太小,不一会眼睛就十分胀痛。我袅着烟在心里悠悠地来了一句——这评论员真不是肉体凡胎都能做的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美篇,评论员与其说面对一篇篇文字,不如说是面对一个个写文字的人。年纪不同,学历不同,工作不同,生活层次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个性修养不同……这些不同都会导致在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上产生更大的不同。虽然很多人把自己文章与文学“挂钩”,确实也有很多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人,但如我一样忽悠文字,经不起文学标准推敲的文章也不少。经不起推敲的文章,也就不好给出合适并让作者满意评论。这在征文的评审之中体现得更加明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耻的是,我曾经两三次要求要按文学标准对文章进行评论,认为这样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对于我及小数人而言,一篇文章中出现两三个错别字、病句以及标点符号,是在所难免的常态。所以我对圈子里的“一字之师”,一直是双手双脚赞成。有人帮助指出来改正后,就不会让更多人看到这种低级错误而笑话。开始一段时间,除了评论员帮助指错,美友们也以发现错别字为荣。可惜的是,有部分人的面子重得比灭绝师太还严重,因纠错常常产生误会和吵闹,渐渐的就再也没人帮助纠错了。面子,害人非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两三天的践行评论中,我居然也发现了两个错字,一篇中的“文流”(交流),一篇中的“演驿”(演绎)。我想了又想,还是不说为好。我确实也没资格说,在评论之中,我就错了或掉了不止一两个字。错得最冒失的一个字,是在我喜欢的余敏敏老师的《康经理》那里。“我则一直喜欢《康经理》那篇文章。”我不知怎么的把“则”打成了“刚”。我是打五笔的,只有没按上Q键才会产生这个错误。本想删掉这条评论,余老师又回复了评论。心一横,就丢脸丢到姥姥家吧。只能对不起余老师和康经理两个文人了。由此证明,检查和修改十分重要。但愿这种坏毛病只有我才犯。因此,我又想到了评论员,为什么她们就不会出错呢?应该是认真检查后才发出的评论吧?这除了认真,得耽误多少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两三天的评论,我感受良多。关于文章的主题观点以及对主题观点升华,仅从这次的“遗憾”角度而言,我感觉只有我没有注重升华主题高度,除了遗憾全是遗憾。很多文章,让我都感觉不到遗憾,浓墨重彩地渲染正能量和升华主题,吸取教训而奋发图强。这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写作习惯,此长彼短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单就这个问题,我在才女青青子衿的《让我泪目的瞬间》发现了惊喜,“遗憾,本就是人生的常态,或许,生命中所有的遗憾,都是另一种成全。”这才是升华主题高度的最高境界,就一句话!为此扯两句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主观上,这不是谁的才能都能做到的境界。客观上,她因工作没陪伴好儿子,但她儿子偏偏出奇的优秀。换做像我老鼠养儿打地洞,她绝对升华不出遗憾都是另一种成全的主题高度来,甚至文字内容也会不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就是文体问题,圈子主打情感记叙文,坦白说,不只是平常有很多伪记叙文或不是记叙文,就是征文也有很多不是真正的记叙文。这让我感到窃喜,因为我只能天马行空地嬉笑怒骂皆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此种种问题,让评论员们如何去评论?指出缺点与不足,会让人不开心,甚至不接受。那就只能在文章中挖掘出亮点,让评论皆大欢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此种种,来美篇理应放宽心态,以乐为主,以和为贵。不必抱着死理争高比低,更不必在乎是否获奖和名次。怎么开心怎么来,总会碰到几个臭味相投的人,抱团取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刚开始评论时,没有打算要参与活动。评论了十来篇文章,突然感觉到评论也有点趣。因为每个人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独到的观点。心一横,我一鼓作气评论了五十来篇文章。只是评论得不好,希望大家多多包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凡事只要付出了,或多或少都有收获。通过评论,我多了几个关注我的人。通过评论,发现很多人很在乎别人评论。通过评论,发现了很多的民间评论高手。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一如既往的多多理解我们的评论员,支持我们的评论员,自己也参与到评论中来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论,真的很累。评论,有苦有乐。不信,您去认真评论几天试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