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小年

肖恩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记得小时候,进了腊月,大人们就准备忙年了。先是给孩子准备新衣,然后,打扫房屋,买年画,买过年的食物。刚上小学的我,最喜欢扫房了,对这一年一次扫除的期盼,是因为这一天,午饭是母亲提前买好的各式糕点,这一顿管够吃,直到吃腻了,(这在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后,确是一次不小的犒劳);其次,就是家中收藏的旧书、陈年报纸,扫房的时候,也要拿出来整理、除尘。兄姊和我都对这些感兴趣,我们常常读进去就忘记了初衷。忙着忙着,就到了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正值大寒左右,路面上干冷的似结上一层白霜。城市人家虽然没有灶台,有的也会在煤球炉子旁,贴有灶王爷的像。这一天,家家都会买关东糖、糖瓜,家中有男孩儿的,也会准备一些鞭炮。小年一早,外面就响起了稀稀疏疏的鞭炮声,到了晚饭时间,鞭炮声密集达到了高潮,据说是送灶王爷上了天。灶王爷经过一周的述职,大年三十,才又回来,继续坚守一方平安。</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随着我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中年的忙碌和鞭炮的禁放,感觉年味儿淡了,又何况是小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如今,我步入了老年,不知不觉的重拾童心,这是否也算逆生长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今天,小年日。我去菜市场购物,忽然,被带着地方口音、稚嫩的吆喝声吸引了,我放慢了脚步,一辆卖糖堆儿的三轮车旁,地上摞着两个箱子,箱子上面整齐的摆放着小糖瓜和关东糖,跟前,一个小男孩儿扯着脖子叫卖着,生怕路人听不见。我估计,他是这市场里最年轻的摊主了。今天,市场里的人可真不少,货品更是应有尽有,真的没有想到,从我少年到我老年,相隔六十余载,我们的生活有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市场琳琅满目,物质极大丰富,而购物者却大多步履蹒跚了。没有鞭炮声,如果再没有小男孩儿的叫卖声,谁还会想起灶王爷,以后出生的孩子,谁又能知道小年的来历呢!中国传统的“年”文化,也许,就是故事里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文 肖恩 2025.01.22, 农历小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