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终于,我搬离了火车站的房子,再也不必忍受嘈杂的鸣笛声,也不用忍受火车刹车那刺破耳膜的尖锐声,更不用担心半夜会被货车车皮撞击的轰隆声给惊醒。可我对火车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一个人在江边散步,看着河对岸刚刚从动车站驶出的火车,车窗里撒落出来的灯光,把我带回那个青涩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2000年的夏天,19岁的我背着背包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三明火车站,背包里放着大学入取通知书,那是我第一次来三明。在火车站的计划室里,我拿到了北上的火车票的批条。买完票吃完午饭是中午十二点,父亲就把我扔给同学,自己回家了,火车票是第二天凌晨2点半的。母亲出门前坚持要父亲送我去学校,而我担心父亲没有什么文化,怕他回来的路上走失。在火车上度过漫长的36个小时后,我在天津站下了火车,然后打车到天津东站,从天津东站再乘火车到秦皇岛,到学校时已经是傍晚。学校的邮电所已经下班,没有地方打长途电话,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电话里我知道家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一家人彻夜未眠,母亲和奶奶都寻死觅活了,父亲也慌了,特意跑到同学家里问她是否有送我上火车。</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春季开学,我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只买到北京西的站票。我背个背包,手里拿着一本《水浒传》,想着要是能占到火车车厢连接处的那点空间就好了。可想而知,我的美梦落空了,行李架上、座椅底下、过道里、厕所边,但凡你能想到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我只能在人群中艰难地站着,遇到下车人多的时候就用《水浒传》垫着屁股坐在地上,可是,那厚厚的书本把我的屁股硌得生疼。还有那“瓜子花生火腿肠,啤酒饮料矿泉水,有需要的吗?来,这边让一下。”无休止地来回穿梭于过道,你想安稳地在地板上坐上一会儿都是一种奢望。我就那么一路站着,累了就用手掌撑着下巴,手肘支撑在座椅的靠背顶上。突然,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上,原来是站着睡着了。惹得车厢里一阵哄笑。站到天津站,车子里的乘客少了。有一对好心的大叔大娘可怜我站了那么久,大叔叫我在他的位置上坐一会儿。我一坐上去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那一觉绝对是我人生之中最美妙的。直到大叔推我,我才醒来,口水流了满满一桌子。我赶紧站起来,把位置还给人家,边擦着口水边向人家赔不是。确实是太失礼了,人家好心让我坐一会儿,我这一觉睡了一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2002年春季开学,妹妹在永安工作,帮我买了永安到北京西的火车票,在北京西下车后坐公交车到北京站。毫不夸张的说,那售票员就像老家做糟菜一样,一个又一个往里塞人,实在进不去的时候恨不得从后面踢两脚。我一手提着一个行李,被挤在中间动弹不得,售票员还在往里面塞人。有一个人的肩膀别着我的肩关节往里挤,我的肩关节竟然硬生生被挤脱臼了(肩关节在学校踢球曾经脱臼过)。那一刻,我仿佛听到骨头之间摩擦时发出来的“嘎嘎”声。手中的行李慢慢滑落在地板上,眼睁睁地看着行李被人越踢越远,我却无能为力,那种无奈欲哭无泪。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去挤北京的公交车,都是直接从北京西坐汽车去秦皇岛。</p><p class="ql-block"> 2002年手机已经开始慢慢普及,那年夏天,父亲给我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的价值相当于三个月的生活费。那时候的手机是要用手机套挂在裤腰带上的,还要把衬衫塞在裤子里面,不然别人看不到你的手机。上火车时不要命地跟着人群往里挤。好不容易上了火车,放好了行李,一摸腰间,坏了,手机不见了。这时候火车已经开动了,我赶紧去找乘警,但已经于事无补。夏天,外面的天气很热,火车上开着空调,里外的温差大,加上丢了手机急火攻心,我中暑了。孤立无援地呆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个塑料袋呕吐不止,边上一个大姐姐也拿着个袋子在呕吐。我以为我的呕吐恶心到她了,结果她找到知音似的问了我一句“你坐火车也会吐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学生买票难的问题,学校特意组织学生会帮忙买票。2002年放寒假,学生会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帮我买了张秦皇岛到北京的软卧票,让我从北京转车。结果看到那张车票90多元,整整是平时票价的三倍,我又舍不得那个钱,花了十几元的手续费把票退了。最终自己去买了张到杭州的站票,再从杭州转车回家。其实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还是可以的,毕竟手机都买得起了,怎么会差那60多块钱的火车票呢?年轻的时候就是缺根筋,死活不愿意去享受那软卧的舒适。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很傻。</p><p class="ql-block"> 2003年夏天回家,那是大学生涯坐火车最舒服的一次,那一年因为非典,非必要不出门,火车上空荡荡的。我和宁化的一个小师妹一起买票回来的,两个人占了三个位置,她一路上都是躺在椅子上睡着回来的。上了大四,因为开学时间与其他年段的寒暑假错开,坐火车就没那么挤,这一年坐火车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买车票坐火车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那时候,为了一张火车票,经常要排队好几个小时。为了能买到坐票要想尽各种办法。三明买不到了就到永安去投奔妹妹,妹妹买不到了就请在火车站货场干活的邻居帮忙。去北京转车的票没了就去天津,天津没有就去杭州,杭州没有就去上海。如果到哪里的坐票都没有了,那就只能买站票了。就算能买到坐票,到达目的地后,两条腿浮肿得迈不出步子,往往需要三五天才能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 如今,随时交通的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显得十分的从容,不必像当年那样千辛万苦。可现在回想起来,我却早已忘记当年的苦楚,反而觉得那是人生中难以磨灭的一段美妙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