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龙江路24号是地地道道的老院老建筑,解放前房主姓杨,是岛城有名的金融家。院内前后两栋楼,前楼专门出租,后楼别墅自住。两栋楼都是二层,只是后楼背靠信号山,建筑装修略显奢华,建于1936年。前楼临街,建于1940年,由于用作出租,建筑装修都稍显简约粗糙。</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前楼归市事务局管理,后楼被海洋学院买下。2000年海院用这座楼跟市里换了信号山路一栋独门独院别墅,分配给了管华诗院长。</p> <p class="ql-block"> 原青岛市文联主席、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姜树茂在24号住过,他的代表作《渔岛怒潮》1962年出版,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畅销书之一,连印三版,还出过英译本。《渔岛怒潮》后来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也广受好评。</p> <p class="ql-block"> 原中国海洋大学人事处长何庆丰也在24号住过。何庆丰,山东莒县人,1944年入党,先后任莒县沭西区组织委员。江苏赣榆县谷阳区委书记。建国后主要从事青年工作,历任青岛橡胶九厂团委书记,青岛市团委副书记,山东省团委青工部部长。1963年调入山东海洋学院,历任生物系、化工系党总支书记,院人事处处长。离休后,仍不忘初心,发挥余热,参与筹建海大党校,并任副校长。还担任过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p> 24号还住过当年岛城名人,交际处厨师大老纪。纪师傅是青岛市第一批五个二级厨师之一,每当迎宾馆有接待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就会被调去主厨。<br> 我同学的姐夫曾跟纪师傅学厨,几次听到他对徒弟们炫耀自己的拿手“绝活”。1957年毛主席来青岛,他被调去为主席做了一个月饭。毛主席不吃海鱼,纪师傅便做了一道“糖醋鲤鱼”,将鲤鱼头尾用布捏住,放入滚烫的热油中过一遍油,做熟后鱼还喘气。毛主席离青前与宾馆工作人员告别,与其他人都是单手相握,介绍到厨师纪师傅时,毛主席双手握住他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br> 西哈努克亲王来青时,纪师傅为他做了一道“芙蓉蟹肉”,事先将蟹子大腿的肉剔出,用各种调料煨了一天,西哈努克品尝后赞不绝口。<br> 纪师傅为林彪做过一种豆,林彪吃后大加赞赏,离青时特意让他又做了一大瓶带回北京。<br> 龙江路24号甲的主人是青岛著名建筑师王枚生。王枚生(1890-1955)山东青州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参与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负责道路排水工作,后辞职开办“美化营造厂”,独立承接工程。代表作有大学路54号两湖会馆(现大学路小学),兰山路1号青岛市礼堂,居庸关路9号别墅,湛山寺药师塔。龙江路24号甲,也是他亲自设计建造的。日本二次占领青岛后,王枚生不愿为日本人做事,避返青州。44年任崇德中学校长一年,被政府辞退后,受同乡山大校长赵太侔之邀,到学校搞建筑。解放后,王枚生受邀出任山东省建筑厅总工程师,主持修复胶济铁路沿线、流亭飞机场等基础设施。 青岛39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相继涌现出倪萍、唐国强等八十多位蜚声国内的演艺界人士,被誉为“表演艺术家的摇篮”。而这个“摇篮”的缔造者之一王崇秀老师就住在龙江路24号甲。<br> 文革中,担任团委书记的王崇秀在39中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改为“话剧队”),倪萍、唐国强、王静、王绘春、翟天临、陈好等相继成为她的弟子。她为他们在音乐、朗诵、表演各方面传授知识,指点迷津。而她的弟子们也不忘师恩,召之即来,倾力回报。有一年39中举办校庆,王崇秀问倪萍能不能参加?已经是央视“一姐”的倪萍,毫不犹豫地答应,并且当即买了机票。没想到当天北京突降暴雨,飞机不能起飞,倪萍便在机场等了一夜,第二天赶乘最早的航班,准时来到学校。 王崇秀的文艺才干得益于她的家庭基因。她的父亲当年在北京天桥与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启儒等一起撂过地摊。她的大哥王仁,空政话剧团原副团长,毛主席特型演员。他在《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饰演的毛主席,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br> 老王家还不乏体育人才,王崇秀二姐王崇静曾经是与孙梅英、邱钟惠同期队友的国家队队员,在省队待了一段时间,为了爱情、家庭,随丈夫回到青岛。是青岛市少年宫建宫之初的乒乓球教练,培养出一批后来成为省队、市队队员的优秀人才。丈夫王泽甫青岛体校乒乓球教练。<br> 弟弟王勇,体育健将,国家击剑队队员,参加过亚运会,取得第七名,退役后任八一击剑队教练。 我在职工业大日语系的同学孙基亮住在24号甲。孙基亮父亲孙凝宗(1907-1977),字德庭,别号二松堂主, “潍县八怪”之一,著名国画山水画家。1933年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1945年到青岛任崇德中学美术教员,成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青岛美术创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科班出身的少数代表人物之一。1957年被错划“右派”,79年平反时,他已去世两年。<br> 孙德庭晚年仍钟情绘画。一天傍晚,他看到院里邻居在侍弄昙花,兴奋地说:“这花今晚能开,无论多晚,你一定要叫我。”半夜花开,他拿着相机前后左右拍了一遍(那时没有数码相机,胶卷很贵的),又端着画板围着花画到凌晨,直到花败。<br> 孙德庭取别号“二松堂主”,是因为24号甲门前曾有两棵常年郁郁葱葱的老松树,可惜填掖县路大沟时被砍伐。 孙基亮在青岛第二染织厂从事花布图案设计工作38年,多次获国家、省市优秀设计奖。他设计的花布图样《春天》,1980年在全国首届印花布图案评选中,荣获最高奖项二等奖(一等奖空缺)。<br> 在业大,孙基亮是我们班年纪最大的学员,也是最刻苦认真的学员。他在学校总是手不离讲义,见到同学也总是主动用日语打招呼交谈,所以他的进步也最快。毕业后,他先后在加藤日语学校和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教日语,并担任后者的外语学院院长。他翻译的日文著作《青岛物语》在青岛引起较大反响。<br> 晚年的孙基亮热衷于青岛的文史研究,以耄耋之身频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掖县路大沟即为“青岛河”,我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可我见过他在网上与人争辩,有理有据地讲述青岛河的形成、发展、消失。现在“青岛河”的概念已被岛城绝大多数百姓和学者认可,他也被任命为“青岛河河长”。<br> 我与孙基亮毕业后有过两次接触,都是他邀请我参加他组织的沙龙。一次是他针对岛城那些年兴起的“里院文化”研究,提出了“公馆文化”的概念,意见没有统一,没有实际操作。另一次是我从美国自由行回来,他请我去讲讲美国见闻和感想,大家交流了一些国外旅游的经历。平时与他也有微信联系,去年8月,听闻他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享年83岁。 24号乙现在是一座六层高楼,王钊鸿对我讲,这里原来是一栋二层别墅,楼上有个大平台,房东姓刘。这个院有个比我低一届的十五中校友王策礼,外号“大礼”。他俯卧式跳高跳过1米85,篮球打得也不错。他的姐夫杨臣书与吴皖湘(开国中将、炮兵副司令员吴信泉之子,后任八一体工队大队长)是八一足球队队友,推荐他到北京参加过国家青年队集训。后被38军招入,吴皖湘后来也调到38军当领导。打了几年球,王策礼从部队退役后下海经商。 26号也是一座二层小楼,局部有地下室,红瓦组合坡屋顶。南立面左侧向外突出半圆体,顶部封闭阳台。西立面中部底层外凸方形小屋,院子很大。此楼建于1936年。<br> 网上说,这里曾住过杭州伪市长谭书奎。谭书奎,山东潍县人,曾留学美国。归国后先后任胶济铁路工务段长、之江大学教授。日本侵华后,投靠日伪,任伪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兼杭州市长。1944年在杭州被军统特工暗杀。谭书奎可能是任胶济铁路工务段长时在26号住过,据邻居说,至今谭氏后人仍在此居住。<br> <div> <br></div> <p class="ql-block"> 28号也是二层建筑,局部地下室。这个院子不大,但挺有特色。进门上十几级台阶,迎面一道照壁,墙边修竹茂密。建筑中部向外凸出石材门廊,门廊上方敞开式阳台,阳台上部内凹方形装饰上嵌“迎祥”二篆字浮雕,意为“迎纳吉祥”之意吧。</p> <p class="ql-block"> 龙江路30号在与华山路的拐角处,是一座平房。1980年拆除后,在原址盖起了两栋五层楼,门牌成为华山路19号。</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路过此处,向路边几个在聊天的三十多岁的青年打听30号在哪?他们一下愣住了,好像从未在意30号的有无:“咦,30号?30号在哪?怎么不知道?”30号早在四十几年前已经消失了。</p> 龙江路32号名扬四海,是因为在那里住过的常约瑟移民美国后,在美发表了《青岛是个海》系列文章,以及多篇详细介绍32号和他们一家生活经历的文章。我看过几篇,总体感觉比较真实客观。虽然披露了一些文革中受到的折磨,但并没有杜纂情节,抹黑祖国,诋毁共产党的主观恶意。 常约瑟的父亲常子华生于1897年,广东南海人,1925年来青岛,就职于世界著名化工企业英国卜内门公司,46年提升为公司在华高级主管,代理青岛分公司总经理。虽然是地道的“洋买办”,却不失一颗爱国心。他平时总穿一袭白马褂,出入各国领事馆、洋行,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周旋于一群西装革履的洋人中间。49年青岛解放前夕,英国总部撤销公司在青岛的一切业务,电报通知他任香港分公司总经理,并提出负担全家人赴港费用,要求他即刻赴港。他却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回电总部:“感谢总部对我的信任,但我是一名中国人,我要为祖国服务,为中国人民服务。”而留了下来。 常约瑟笔下的龙江路32号是这样的:地处一个非常宁静、隐蔽的地方,别墅的对面是青岛河的上游,别墅的地面,高于龙江路马路4米,行人只能看见靠近马路边的一个汽车房,两扇浅灰色的大铁门,与一面用青花岗岩砌垒起来的5 米高墙。<br> 32号当年有三个木头大门,外包一层厚厚的铁皮。左侧一道是家人进出,中间一道很少打开,右侧铁门后是汽车房,只是汽车房里没有汽车。常子华1953年搬来龙江路之前就将自己的一辆蓝色轿车捐给了北京中央政府。那时这种时髦的蓝色轿车很稀少,有人说这车的新主人是周总理,也有人说是对外友协主任廖承志,还有人说分配给外交部专门用来接待外宾。六十年代初,常子华将汽车房免费提供给青岛市粮食局经营粮店。 院子中央是一棵高大的常年翠绿的杉松,树底下深处是个防空洞。南面有十几棵柏松,东面是一棵高耸的核桃树和四五棵无花果,窗子前面桂花、腊梅、月季栽成一排。<br> 六百多平米的“常公馆”里,有花香弥漫的花房,优雅别致的客厅,主人温馨的主卧房,孩子们住的三间卧室,摆着一张长方形大餐桌的饭厅,装备着抽水马桶和浴盆的卫生间。 文革中,粮食局拆除了大铁门、汽车房(粮店)和花岗岩高墙,盖起了一栋二层楼,原32号被“挤到”身后,成为偏居一隅的“32号甲”。现在临街的32号门头是“温馨家园托管中心”,32号甲也挂有咖啡馆、书法班等招牌。<br> 2021年“与癌共舞”13年的常约瑟在美国洛杉矶去世。<br> 龙江路34号建于1935年,建筑整体为一中轴对称的矩形,两层。窗户皆为矩形,窗下石材窗台凸出墙面。<br> 现在是“市南区江苏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以及“睦邻家龙江路社区幸福食堂”。这个院多次更换门头,曾经是青岛市侨办,青岛中国旅行社、青岛市地震局。那天一位在路边封沿街窗户的邻居告诉我,这里还曾是“大象办”。我不解,“大象办”是什么?“就是‘大项目办公室’”,老百姓真会简化。 36号甲住过不少名人。刘知俠(1918-1991)河南卫辉人,中国著名作家,曾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兼中国作协山东分会主席,青岛市文联名誉主席。一生给后人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铁道游击队》更是风靡了一代人,我们就是看着《铁道游击队》长大的。<br> “刘知俠故居”的铭牌现在挂在金口二路42号门外。我写的美篇《金口路和金口路上的同学》后,有读者留言,认为这个铭牌挂得不对,因为金口二路42号是改革开放后才盖的,叫“故居”不合适。为什么不在龙江路36号甲外挂牌呢,是住的时间短吗? <p class="ql-block"> 原市文联副主席李时在36号甲住过。李时(1906-1986)河北定县人,著名戏剧家。1931年加入共产党,39年到延安,历任“鲁艺”文工团导演,延安部队艺术学校队长,冀东文工团团长。1942年李时在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耳聆听了毛主席的报告。解放后历任唐山文联主席,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编导,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协山东分会主席,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196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来青岛演出,会见时任文联副主席的李时,赵丹与李时一起亲切回忆起当年在《马路天使》同台演出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鞠维信也在这个院住过。鞠维信(1926-1976),山东威海人。1943年5月入党,历任青岛市委组织部干事,组织科科长,市南区区长,区委书记。1967年青岛“122”夺权后,任青岛市革委会常委,市革委副主任,党的领导小组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鞠维信被结合进市革委,在各路造反派中引起不小争议,最后终于在社会上形成“拉鞠”、“保鞠”针锋相对的两派。那时马路上到处张贴着双方的大标语,不时有游行队伍高喊口号,浩浩荡荡走过。1967年6月18号在第三公园“拉鞠派”举行声势浩大的“618拉鞠大会”,会后游行队伍在中山路与“保鞠派”相遇,差点酿成重大武斗事件。</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二中两名“红旗战士”到38号同学家玩,发现鞠维信就住在一墙之隔的隔壁院,二话不说,捡起一块石头就向鞠家窗户砸去,“哐当”一声巨响,窗户粉碎。闻声而出的鞠维信,从楼上下到院子里,环顾四周,没发现人影。看着一地玻璃碴,苦笑着摇摇头,一声未吭回了家。贵为市革委副主任的他,在那个法律、道德缺失的年代,对无法无天的造反派,也只有忍气吞声,束手无策。</p> 36号甲现在住着一位年近九十的著名老画家。王庆平,1938年出生于青岛,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受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退休后,先后任青岛市油画学会名誉会长,青岛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学术顾问。他18岁画的油画《小小运动会》就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三名,后来倾毕生精力研究欧洲绘画与中国绘画的融合。先后出版过《水韵江南-王庆平》、《王庆平油画静物选》、《青岛美术百年》等多部著作。<br> 王庆平的作品被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多国美术馆及收藏家收藏。他的邻居说,前些年经常看到有外国人从车上下来进36号甲,不一会怀抱一卷卷画离开。这些年很少见到老人出门,只有一个保姆进进出出,购物买菜。 龙江路38号是个独门小楼,38号甲是三个建筑单元相连,都是我小学同学马元培爷爷马铭樑的私宅,建于1942年,38号自住,38号甲出租。<br> 马铭樑1919年就开办了青岛早期的华人建筑公司“新慎记营造厂”,三十年代中期是岛城四大建筑商之一,四十年代起成为建筑业龙头老大。“新慎记”的辉煌业绩有八大关九栋别墅,中国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明华银行四栋大楼,大学路14号中国银行宿舍,胶州路里院,号称西康别墅的新型公寓等。其中多数都是列入文物保护名册的青岛市历史建筑。 马铭樑的儿子马绪涛,曾任民建中央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山东省委会副主委、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青岛市委会主委、青岛市工商联主委等。马绪涛是山东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我的小学同班同学马元培是马铭樑的孙子,他二中高中毕业后,就业于红旗化工厂,后历任化工局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当时我在报纸上还看到过最后一次的任职公示,很为自己的同学升任正局级领导而感到高兴。<br> 马元培极具体育天赋,他曾跑出过百公尺11秒6的好成绩,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以11秒9的成绩与其他两人并列百米第一。他是省中学生运动会4*100米接力冠军队成员。马元培在职期间,发挥体育才能,协助市领导主抓足球。1996年,市里成立足球指导委员会,俞正声任主席,程友新、王增荣、周迪颐等任副主席,马元培任委员兼任秘书长,为岛城足球运动做出突出贡献。<div> 文革中,马元培一家从金口路一栋三层单体别墅中被迫迁至38号的三间屋子中,在这里住了十几年。文革后,有关部门落实政策,马元培一家又搬回了金口路。</div> 项英的儿子项学成曾在38号一楼住过。项英(1898-1941),新四军创建者之一(军长叶挺,项英副军长兼政委),皖南事变中,项英率部分战士突围成功,却被叛徒、副官刘厚总枪杀遇害。<br> 项学成1935年生于国民党监狱,出狱后被组织接到延安抚养长大,成人后参军北海舰队,成为一名基层军官。1974年年仅39岁因病去世。<br> 项学成岳父阎揆要(1904-1994),开国中将,黄埔一期毕业。曾任西北军杨虎城部队警卫团团长,抗战期间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中任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建国后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项学成夫人阎笑武在青岛时是海军401医院军医。 项学成住一楼,门外有个小院,他的几个好友便时常到38号院喝酒聊天,有时还会在苏联歌曲中翩翩起舞,因为其中有留苏回国的冯洪达,他带回不少苏联唱片。冯洪达是冯玉祥幼子,1948年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后转入巴库海军学校。53年回国,先后任海军司令部航保部部长,大连舰艇学院院长,北海舰队副司令员,88年少将。当年到38号与项学成等人聚会时,任北海舰队航保处处长。<br> 另一位好友是开国上将赖传珠长子赖小鹏,海军学院毕业后,曾任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舰长。<br> 还有一位开国上将、中纪委常委、五届人大常委王建安之子王杭波,当时在青岛警备区服役,经常到楼上找马元培弟弟马元刚一起玩。 38号甲也是1942年建成,三座完全一样的建筑单元相通,都是两个红瓦双坡顶,二层楼,一层开一圆形窗洞,二楼挑出一个阳台。 那天院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告诉我,这三座楼也是马家所盖,但不是自住,而是专门用来出租。老太太的公公解放前就在此租住,至今已经七八十年了。解放后,因公公租了一层楼,被定为资本家,“没收”了两间。如今这里几乎没有老住户了,都是为了孩子上学一茬一茬更换的新租户。 40号本来也是一栋三层小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小楼拆除,盖起了现在的五层高楼。老住户大多都是回迁,居住面积增加了不少。 <p class="ql-block"> 走完龙江路,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条路成为“网红街”的成因。</p><p class="ql-block"> 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将龙江路、黄县路规划打造扶持成了咖啡一条街。咖啡的消费群体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官方的推动,为“网红街”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是这条路“红”的主要助力之一。</p><p class="ql-block"> 龙江路上的涂鸦墙,迎合了年轻人的盲目性、从众性、时尚性,不成熟的审美观。它的蹿红一发而不可收拾,如同一个美丽的气球,越吹越大,越飘越远。</p><p class="ql-block"> 离大学路、鱼山路“网红拐角”近,恐怕也是龙江路“火”的一个原因。“网红拐角”已经“红”了好几年,早已成为到青岛旅游的“必到打卡地”之一,这里离龙江路只有一二百米距离,中间还有好几个奶茶店,游客们溜达着就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条街的人流量大了,客流量、销售额却没有明显增加,进出网点消费的游人不多。没有经济利益的支撑,“网红”还能“红”多久?不到一年“冒魁麻辣烫”关门装修就是个警示。</p> 不长的龙江路上,矗立着满面沧桑千姿百态的建筑;这条路上,政界军界商界学界,文艺界体育界名人荟萃卧虎藏龙,他们的传奇故事流淌在这些建筑的各个角落,这是一条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路。如今,这条路又融入了咖啡店果茶店漫画墙等时尚元素而多姿多彩。 龙江路西端路口竖立着一根青岛市建制初期、距今一百多年、市内仅存五根的电线杆(兼路灯)之一。这根线杆每天默默地凝视着周围巍然屹立的百岁老楼,俯视着眼前来来往往的少男少女,见证着这条路的岁月变迁,守望着这座城的沧桑历史。 龙江路从宁静变为喧嚣,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浮躁?希望热衷于在这条街打卡的游客,徜徉于此时,不要被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漫画遮蔽了双眼,也关注一下彩绘墙背后历经百年的沧桑老楼,关注一下这些老楼中蕴藏的或传奇或平凡的人物故事。<br> 如果你从这条街的表层美、形象美、时尚美走出来,感悟一下它的内在美、文脉美、底蕴美,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