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假已然过半,在这段本该充满欢乐与放松的时光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可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心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家长和老师,及时察觉并给予正确引导,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p> 寒假中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作息混乱引发的焦虑 </b> </p><p class="ql-block"> 寒假前期的放松,使不少孩子的作息变得毫无规律。熬夜看电视、玩游戏,早上赖床不起,这样混乱的生活节奏打乱了身体原有的生物钟。身体的不适应会反映到心理层面,孩子们容易变得焦虑、烦躁,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会在面对作业或需要集中精力做某件事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和抵触情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沉迷电子产品的孤独与社交退缩 </b></p><p class="ql-block"> 假期里,电子产品成了许多孩子的“亲密伙伴”。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他们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逐渐减少。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让孩子在现实社交中变得退缩。当需要与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适应,甚至产生孤独感。即便身处人群中,也觉得内心空虚、缺乏真正的情感连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学习任务堆积带来的压力与逃避</b></p><p class="ql-block"> 寒假作业在假期初期被孩子们抛在脑后,随着假期时间过半,作业完成进度滞后。想到即将开学,还有大量学习任务未完成,孩子们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出现逃避心理,不愿意面对作业,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情绪。他们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拖延写作业的时间,或者在完成作业时敷衍了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父母忙碌陪伴不足的失落</b></p><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部分家长仍需忙于工作,无法长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在假期里渴望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家长的忙碌让他们感到失落和被忽视。这种情感上的缺失可能使孩子变得敏感、脆弱,容易通过发脾气、哭闹等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p> 针对性指导策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重建规律作息</b></p><p class="ql-block"> 1.制定作息时间表:家长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根据寒假剩余时间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详细的作息时间表。明确规定起床、睡觉、学习、娱乐、运动等各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并将时间表张贴在显眼位置,提醒孩子遵守。例如,早上8点起床,进行30分钟的晨读;上午安排2小时写作业;中午12点午餐后,午休1小时;下午2点到4点进行户外运动或兴趣活动;晚上8点到9点半可以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或与家人互动交流,9点半准时睡觉。</p> <p class="ql-block"> 2. 家长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作息时间。比如,家长晚上不要熬夜看电视或玩手机,而是在规定时间内洗漱、上床休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在孩子遵守作息时间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扬的话,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合理管控电子产品使用</b></p><p class="ql-block"> 1.制定使用规则:与孩子共同商讨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明确每天使用的时长、时间段以及可以使用的应用程序。例如,每天只能在完成作业后使用1 - 2小时电子产品,且不能在吃饭和睡觉前使用;可以玩一些益智类游戏,但禁止浏览不良信息。将规则写下来,双方签字确认,让孩子明白这是必须遵守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 2.丰富替代活动: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替代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鼓励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跳绳、打羽毛球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亲近自然;也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室内兴趣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阅读、下棋等。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这些活动,增进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化解学习压力</b></p><p class="ql-block"> 1.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寒假作业完成计划,将剩余的作业按照每天的学习时间进行分配,让孩子清楚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量。计划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避免安排过于紧凑,给孩子留出适当的休息和调整时间。同时,鼓励孩子将作业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如吃一颗喜欢的糖果、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等,增强孩子完成作业的动力和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2.提供学习支持: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耐心倾听,给予帮助和指导。如果家长无法解答孩子的问题,可以鼓励孩子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此外,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让孩子能够专注于学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给予充足情感陪伴</b></p><p class="ql-block"> 1.增加陪伴时间:家长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可以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活动,如看电影、做游戏、散步等。在陪伴过程中,放下手中的手机和其他事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重视。</p> <p class="ql-block"> 2.加强情感沟通: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与孩子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寒假中的感受、想法和遇到的问题。在孩子分享时,给予积极的回应,用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当孩子遇到烦恼时,帮助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长都会在身边支持他们。</p> <p class="ql-block"> 寒假中期是孩子们心理状态容易出现波动的时期,只要我们用心关注,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就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让他们在寒假中收获快乐和成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新洲区问津第一小学政教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写人:刘 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人:邹明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1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