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关”

万里飞翔

<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在太白县小住期间得到当地好友、90后忘年交小李所增《萧关道》一书,作者胡成是一位独立撰稿人、摄影师,此前还出版过《陇关道》、《榆林道》等著作。</p><p class="ql-block"> 由于读了几首唐诗,知道了在六盘山一带有个古关隘叫做“萧关”,所以对这本书有着特别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六盘山(古称陇山)是建都于关中平原诸王朝的西北屏障,这条南北走向的大山被葫芦河、渝河等诸多河流切割出数条通道,萧关道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西北游牧民族常常由此进入汉地,萧关对于中原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汉代始设萧关,但其址在魏晋以后成谜;后世唐诗中经常出现的萧关,如杜甫“萧关陇水入官军,青海黄河卷塞云”; 王维“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等,其具体位置直到中唐弘宪朝的《元和郡县图志》中可见“萧关古城”与“瓦亭古关”的记载。二百多年后至北宋中叶的《武经总要》“陕西路”条目中将萧关和瓦亭合而为一。又五百年后至明代中晚期编纂的《固原州志》载:“萧关,疑即今瓦亭关是也”;至此,公认无疑瓦亭关即是萧关,近年已载入高德地图,导航可至;具体位置在六盘山东麓弹筝峡北口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p><p class="ql-block"> 前年9月26日,在独驾河西走廊回程时,曾专程绕道宁夏泾源县,凭吊了萧关。其实,对于古道、关隘遗址不必追求唯一;山川变迁,人口流徙,城市与道路随之湮灭与兴起,此时彼地、彼时此地,一关如此,一路亦如此。也许本就无有唯一符合历史史实的关隘路径…</p><p class="ql-block">[小李已于去年6月出任太白县黄柏塬镇镇长]</p> <p class="ql-block">胡成所著的《萧关道》</p> <p class="ql-block">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的萧关遗址</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萧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