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无限铜鼓顶

草根

<h3>新邵境内,山峰耸立。板子山是横亘在县域中部的一座山脉,主峰铜鼓顶,海拔1200多米。“铜鼓顶”名称的由来,也许是新邵富含矿物的缘故,亦或是山形如鼓吧,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传说日本入侵时,曾经派人到山顶探矿。到底是怎样?<br>  2025年1月22日,天空睛朗,正是登山好天气。我们七位老同学结伴攀登铜鼓顶,一探究竟。</h3> <h3>笑容可掬,仅次于当年毛主席回韶山和韶山学校师生合影的那一张。仔细一看,傻笑的是我。</h3> <h3>我们在老同学李赞成(林业局副局长)的带领下,从巨口铺镇红庙边村进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徒步攀登到达山顶,此时陈同学用手机测量山顶的海拔显示:1221.8米。最高处引人注目的是风展的红旗和一座石垒的张真殿,石墙石瓦。门口有一副对联对联:铜柱锁资江卓卓乎一方保障;矿山齐泰岳岩岩然万姓翘瞻。殿内无人,寂静的山顶,惠风吹拂,信仰,存于高峰。我走在后面,看到走在前面的李同学一来就进殿虔诚拜,令人感动!<br><br></h3> <h3><br>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这儿看风景,很美!但双腿发抖,在后面的两位同学不约而同的喊:很危险,快回来!</h3> <h3>有人说,铜鼓顶的由来,其实是山顶一块石头能发出声音,其音如鼓。在红庙边村,我询问了一位姓杨的老板娘,她说,在顶上有许多的石头,其中有石头确实有鼓声,究竟是哪一块石头,则需要你们的试,那是缘份!不禁联想到有一部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铜鼓顶,期待我们去试试。</h3> <h3>一生从事林业工作的李局长,在登山途中,三句不离本行,他说:名山产名茶。我们新邵的桂丁茶,畅销全球。<br>桂丁茶是新邵县特有的优质茶叶,为灌木型中叶种珍稀茶品种,出产于海拔800米以上白云岩、铜鼓顶等深山中,是纯野生的高山茶。该茶芽壮叶嫩、叶长而厚,形似桂花树叶,由内而外散发出自然天成的丁香般的芳香,而得名桂丁茶。桂丁茶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的《宝庆府志》和《湖南通志》均载:“桂丁茶出邵阳白云岩,衲子采之,岁不多有,有味微苦而香特清,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其叶似桂,或以此得名。”桂丁茶内含物丰富,品质优良,既可制成优质红茶,茶黄素是普通红茶的两倍以上,花香甜香交融,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层次丰富;亦可制成上等绿茶,花香明显,滋味鲜爽、回味甘甜。桂丁茶在当地又被称为“百岁茶”, 因为常饮用可以延年益寿。<br>眼前忽地闪出诗经国风里的茶色茶香。诗经“风雅颂”中,“风”是民谣,来自民间。最喜是郑风的这一首,“出其东门,有女如茶”。人们形容女儿美,惯用如花,如月,如水作比,然而花容月貌似水柔情已俗套了几千年,唯有“如茶”,清纯,不世故,带点野性,值得细细品味。从来佳茗似佳人,难怪山歌里数茶歌最艳。<br>茶是人间烟火,开门七件事,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少不了的。茶引文人思,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之外,还有一件也是茶。喝什么茶,怎么喝茶,是有讲究的。端着新泡的桂丁茶盏,观茶汤,闻茶香,仿佛又见白云岩、铜鼓顶的烂漫山花,飒飒松风,古刹晚钟,还有那依稀的历史云烟。我突然读懂了鲁迅的话,“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