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往事系列133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本文刊发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网站</p> <p class="ql-block"> 金银滩,魂牵梦萦的故乡</p><p class="ql-block">——访原221基地消防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钟世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次踏上曾经奋战过的金银滩,钟世平老人难掩心中喜悦之情,与其说是喜悦,“久别重逢”更恰如其分。他一次次回望,回望遥远的记忆,回望近在咫尺的土地,回望有限人生中挥斥方遒的黄金岁月。</p><p class="ql-block"> 1978年12月,毕业于青海省湟中县第一中学的钟老积极响应号召,实现了从农民到革命军人身份的转变,成为青海省消防总队的一名新兵。</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春天,钟老和同年入伍的40名战友来到金银滩,成为221基地消防大队二中队四班的一名战士。让钟老记忆尤深的是,新兵下连后所接受的严格的保密教育,写的每一封家信都不能封口,交给中队领导检查、封口后再统一邮寄。凡是开会或学习,都要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必须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知道的绝对不能知道。</p> <p class="ql-block">  冬季的金银滩草原气温在零下30多度,胸前是烈焰熊熊炙烤,后背是寒风刺骨透心,经受冰火两重天的考验是消防战士们的家常便饭。钟老和战友们操作水枪灭火时,喷射的水滴溅在衣服上瞬时成冰,身上的战斗服秒变成冰雪铠甲,紧握水枪的双手冻得僵硬。待火被扑灭,在停止供水、检查火场的一会儿功夫,水带已被冻成冻柱,无法卷起,只能等天热冰化后再回收。 </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冬季的一个午夜,警铃骤然响起,刚刚进入梦乡的战士们闻警而动,冲出宿舍穿好战斗服,跃上消防车奔赴火场。火场火势凶猛,熊熊火焰穿透屋顶和窗户,整座厂房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钟老和战友们按照消防操作要求,立即铺设水带,投入到紧张的灭火战斗中。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扑救,火被扑灭,保护了基地安全。</p><p class="ql-block"> 1986年1月,钟老离开部队转业到海晏县公安局工作。屈指算来,钟老在金银滩这块历史积淀丰厚、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上工作、学习、生活了近36年的时间,亲身经历了金银滩草原从“为国铸剑”到“化剑为犁”的历史变迁。如今,投身221基地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一位位赴汤蹈火并肩战斗的战友们也仿佛还在他身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