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在蔡府酱骨

如意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2日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也是老伴的生日,恰好外孙子前天从北京放假回大连,我们可以团聚了。因为女儿是华南“蔡府酱骨”的会员,我们常去这家饭馆用餐。今天我们还选择这里,既给老伴过生日,又给小外孙接风,一家人在这过小年,其乐融融,因为年味最终的地方,总在餐桌上。怕过小年人多,我们11点过点就从鹏辉出发了,路上车也不少,也没堵车,也就10多分钟车程就到了,更幸运的是恰好饭馆门前刚刚腾出一个车位,兴堂立即把车停进去,然后我们进入餐馆,选择合适的位置落座,点菜。点菜早,一般来说上菜也快。</p> <p class="ql-block">没上菜之前拍几张照片:老伴和女儿、外孙。</p> <p class="ql-block">姥姥和外孙。</p> <p class="ql-block">女儿和女婿。</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老伴的生日,饭店老板给一碗长寿面,做为生日礼物。碗里有一个荷包蛋,还有一根长长的面条,寓意长长久久,汤料也鲜美。对每一个来这里吃饭过生日的人都一视同仁。</p> <p class="ql-block">盛长寿面的碗是专用的,一边写的是长命富贵,一面写的是生日快乐,让人看了暖心暖胃。</p> <p class="ql-block">今年过年我和老伴去儿子家,今天和大女儿一家三口在一起过小年。去年也是中午在饭店吃完,晚上在女儿家吃包饺子;今年从饭店出来回我们家,晚饭也吃包饺子。过年团聚,一家人在一起特别温馨,一起包饺子,有说有笑,声音在屋内飘荡,年味弥漫在房间的角角落落。 回家过年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家人不管离家多远,哪怕是隔山跨海都要回家过年,皆因父母牵挂子女,子女也想念父母。</p> <p class="ql-block">小外孙特别能读书 ,现在北航大博士在读,今天储备知识,聚集能量,蓄势待发,他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潜能,报效国家。</p> <p class="ql-block">蔡府酱骨招牌菜,酱脊骨。</p> <p class="ql-block">小酥肉。</p> <p class="ql-block">罗马生菜。</p> <p class="ql-block">炸蛎蝗。</p> <p class="ql-block">猪蹄筋。</p> <p class="ql-block">山药虾滑</p> <p class="ql-block">主食肉饼,肉饼味道不错 。都快吃完了,才想起来还没拍照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五个人点了6个菜,菜量不小,根本吃不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吃好了 ,相当于吃一半 ,剩余的一半打包带回家,一点没浪费。我们邻桌一对老夫妻也在用餐,我一看也是我们鹏辉社区的,在社区搞活动时见过。吃完饭,老伴问老大姐她说83岁了,现在也不在鹏辉社区住了。看来老两口懒得做饭,下下饭馆也是不错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三这天小年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给玉帝报告人间的事,灶王爷老是在玉帝那说坏话,所以要用芝麻糖、糖瓜和饺子封住灶王爷的嘴,只让赵王爷说好话。“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每年这天我们都吃灶糖,吃饺子,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晚饭包饺子 ,一种是猪肉芹菜馅;一种是鸡蛋、虾仁、韭菜三鲜馅。猪肉、芹菜是老伴准备好我用绞肉机绞的,馅是老伴和兴堂调的。三鲜馅是老伴煎的鸡蛋,切的韭菜,虾仁是兴堂剪的,我和的馅,绝大部分饺子都是女儿包的,所有饺子都是兴堂煮的,两种馅儿都好吃。 </p> <p class="ql-block">过年就是过人,主要是过孩子。看到大人健康,孩子懂事有出息,真是莫大的欣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起来是简单的吃饭,却凝聚了家人的爱和满满的牵挂。一家人的温暖,胜过世间万物。无论过大年还是过小年,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有机会分享彼此的快乐,这就是简单而又真实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如意制作于大连海口路海桥园2025年1月22日(小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