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连的记忆(91)--平凡又特殊的一天

军魂9999

<p class="ql-block">  1988年6月17日,星期五,晴空万里,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大地,气温在21℃—31℃之间波动。这一天,如同一张紧凑的日程表,每分每秒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充满了挑战与变数。</p><p class="ql-block"> 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我们早早来到二号工地的屋顶,为伪装屋顶进行盖土工作。抬头望着那高耸的屋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这屋顶的高度,让从地面上直接提土上去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仿佛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在了面前。</p> <p class="ql-block">  起初,大家经过商议,决定在屋子侧面的山体上挖土。然而,当真正着手准备时,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施工地点与屋顶之间的运输距离较远,每搬运一担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看着战友们那吃力的步伐和涨红的脸庞,我深知这样下去,不仅效率低下,还会让大家的体力过早透支。</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仔细观察了一番周边环境,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直接在屋顶上挖土,然后让土顺着屋顶往下滑到需要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省去繁琐的搬运过程,大大减轻体力消耗,还能节省不少时间。然而,当我满怀期待地向领导阐述这个想法时,领导却并未采纳。在我看来,领导的决策有些“故能而示之不能”的意味,但既然方案已定,我也只能服从安排。</p> <p class="ql-block">  随后,挖土工作正式开始。参加挖土的人员超过了十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挥动着铁锹,奋力地挖着土;有的则用簸箕将土盛起,再传递给其他人。阳光炽热地烘烤着我们,汗水湿透了衣衫,可大家依然干劲十足。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我们大约挖了五至六立方米的土,看着逐渐堆积起来的土堆,虽然成果显著,但内心的那份无奈却始终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更加毒辣,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河西三多干活。到达后,我们班和加修班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我们班的主要任务是垒引水沟,这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耐心的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我和刘技术员更是肩负着重要责任,不仅要规划好引水沟的走向和尺寸,还要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每个细节。</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一班正在二号屋顶复平伪装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早早地就下班了。而加修班则在紧张地加固三号伪装门的破壳块,大家齐心协力,一心想在下班前把工作完成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就在大家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意外发生了。一辆挖掘机在路过伪装门时,由于驾驶员一时疏忽,车身猛地撞向了伪装门。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巨响,伪装门的主梁(角钢)被撞弯,下轮也被撬了起来。刚刚干完不久,难度又较大的伪装门,又因为这次意外,增添了一道新的难题。原本有序的工作现场瞬间变得嘈杂起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焦虑的神色。</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大家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围聚过来查看情况。有人提出重新修复这座伪装门,可修复起来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工作进度。讨论片刻后,领导最终决定暂时搁置修复伪装门的工作,先完成其他任务,等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时,再对其进行修复。</p><p class="ql-block"> 忙碌了一天,终于到了晚饭时间。大家匆匆吃过晚饭,本想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缓解一下疲惫,却发现康班长因为临时有其他任务,不能回来。看着这片西红柿地,想到这些尚未插上杆子的植株,大家决定不再等待,自发地动手插杆。</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战友们拿起杆子,小心翼翼地在西红柿地里穿梭着。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我们的动作虽然略显仓促,却充满了力量。每插好一根杆子,仿佛都看到未来西红柿茁壮成长的情景。经过大家的努力,西红柿地终于插上了杆子,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当看到成果时,心中的那份满足和欣慰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充满了忙碌、挑战与意外,但我知道,这些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岗位上奋斗的决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