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下)

罗乐乐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7892668</p> <p class="ql-block">沿着《洪洞大槐树》(上)中移民的悲欢离合,我们继续深入这片承载着无数人记忆与情感的土地。在洪洞大槐树景区,寻根祭祖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一个个巨大的“根”字,宛如历史的使者,将我们带入一片肃穆崇敬的氛围之中,瞬间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p> <p class="ql-block">若说“根雕大门”是大槐树景区的地标,那“根字影壁”便是大槐树根文化内涵的生动诠释。根字的木字旁恰似一位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行人;根字的最后一笔仿佛行人高高抬起、久久不愿落下的大脚,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眷恋;而那一勾,则是故乡对游子的牵绊,也是游子心中割舍不断的挂念。</p> <p class="ql-block">“缅祖追恩”活动旨在通过盛大的民祭仪式,吸引更多的游子归来,追念祖先的功德,传承孝德文明与先辈的精神力量。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祭祀,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感受到祖先的恩泽与家族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常思德祖”不仅象征着对祖先的怀念,更体现了对家族根源的追寻。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更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在这里,每一位游子都能找到归属感,感受到家族的温暖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孝亲堂”作为弘扬孝道文化的场所,通过“孝德敬茶”活动,将孝道精神代代相传。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孝道文化的深厚底蕴,体会到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重要性,让孝道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山西洪洞大槐树被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成为全国唯一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这里不仅是海外游子寻根问祖的圣地,更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石碑林中刻有成千上万的移民姓名,许多移民后裔来到这里,通过碑文中的信息寻找自己家族的历史。每一座石碑都承载着一段家族的记忆,每一段文字都诉说着一个家族的故事。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根,感受到家族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石碑林不仅是寻根问祖的地方,也是祭祀先祖的重要场所。祭祀时,这里会摆放供品,主祭人员在此进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缅怀先祖,祈求家族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槐树荘”牌坊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间木质小牌坊,砖木结构,琉璃脊厦,顶部双梁双檩,两坡两厦,精妙小巧且古朴大方。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洪洞大槐树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石刻牌坊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每一座牌坊都是一件艺术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尧天舜日”牌坊是为了歌颂尧的功绩而建,特别是歌颂他开启农耕文明新纪元、发明二十四节气、凿井治水、开门纳谏和举贤禅让等贡献。这座牌坊不仅是对尧的纪念,更是对古代文明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家国情槐”牌坊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的一部分,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它承载着数亿计移民后裔的根和祖,体现了中华民族“根”的情结,是寻根祭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母亲石”象征着数亿计移民后裔的根和祖。它不仅是对母亲的敬仰,更是对家族根源的追寻。这块石头见证了无数游子的离别与归来,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四合院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院落布局严谨,建筑构件精雕细刻,展示了明代官宦人家的生活情景和对居住环境的审美要求。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大门古色古香,设计简约大方,色彩鲜艳,整体感非常好,美感不言而喻。它不仅是进入景区的门户,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洪崖古洞是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的一部分,体现了落叶归根、寻根祭祖的文化传统。作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让人感受到古人对故土的眷恋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石头八卦图不仅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也是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它蕴含着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与理解,让人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顾瞻石因其形状像一个人回头张望而得名。这块石头形象地描绘了大槐树先祖移民迁徙时依依不舍的情景,象征着对故土的眷恋。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家族情感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二、三代槐树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第二代大槐树由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而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是洪洞大槐树景区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景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传承保护单位,并入选了“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这里不仅是一片景区,更是一片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祭祀仪式严格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进行,依次进行“迎神请主”“敬香通神”“典安帛神”“敬献供品”“奠酒献礼”“敬致祝词”“敬乐献舞”“饮福受胙”“鞠躬辞神”等传统仪程。这一仪式带领参祭人员深入品味传统节日的内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人感受到祖先的庇佑与家族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解手就是上卫生间,但是我从未见过“解手场”的标牌,让我感到有怀古成分。</p> <p class="ql-block">上联“母须再告先松手”</p> <p class="ql-block">上联的意思是母亲不需要反复告知(孩子)要先松手(解决生理需求),这是一种基于人性本能和场所功能的暗示。</p> <p class="ql-block">它反映出一种对基本生理行为的理解和包容态度,暗示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可以放松心态,不必过于拘谨。</p> <p class="ql-block">下联“只管前行尽释怀”</p> <p class="ql-block">进一步强调在这个地方,人们只需要按照正常的需求去做就好,不要有心理负担。“只管前行”有一种勇往直前、不要犹豫的感觉,“释怀”则明确表达了放下顾虑、轻松自在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上联“解手轻装游故土”表达了人们在旅行中放下生活中的重担,以轻松的心态去探索故土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下联“开怀阔步赴新程”则描绘了人们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的旅程,勇敢地迈向未知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这对联不仅体现了旅行的乐趣,也寓意着生活中的轻松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讲不完的故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以及人们对祖先的思念和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红灯笼的悬挂是对根祖文化的传承,游客在景区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根祖文化氛围,体验到独特的民俗风情。红灯笼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当我沉浸在寻根祭祖之中,心中不禁涌起对《把根留住》这首歌的怀念。歌词中“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等词句,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寻根祭祖的情感相呼应。这首歌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洪洞大槐树景区,每一位游子都能找到自己的根,感受到家族的温暖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