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紫秋纪实】文化新长征—2304:</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2日周三(北京晴/-4℃—6℃)。今天,是蛇年北方的小年,干休所刘阳书记收到了一个顺丰特快包裹,让办公室主任送到我家,一看标签,是我钟爱的湖北通山名小吃包坨。由鄂南烈士后代焦小云亲自购买食材调馅,《红色通山》党员代表余月霞等参与手工,上大学放假的孙子方轩炜安排快递的,一瞬间我内心充满感动,眼睛有些渐渐的湿润了.....</p><p class="ql-block"> 打开包装箱,一盒盒精致的通山包坨整齐地排列着,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个包坨都圆润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米香。这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革命老区与我们这些远方的亲人。当我轻轻拿起一个包坨,它那圆润的形状让我想起了团圆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 这小小的包坨,蕴含着大大的情感。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品尝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情的温暖。它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让我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这小小的包坨里,我品尝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也感受到了红军烈士后代焦小云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如同这包坨的香气一般,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它不仅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革命精神,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首次品尝通山百年名吃包坨是2018年5月,再后来是2021年10月,中共通山县老年大学爱心志愿者协会支部书记、进入花甲之年的烈士后代,咸宁市道德模范吴清琼团队的一位老师安排去包坨店里吃的,很正宗。包坨是红薯粉做皮,肉菜豆制品做馅的“团圆”佳品,比我们在贵州土城何木林老红军家吃的、林成英大姐包的苕汤圆要大一些,每个人吃五六个就饱了。</p><p class="ql-block"> 中共通山县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朱希和曾让同学两次邮寄冷冻的包坨到北京儿子家,参加活动时开车带给我。因为我始终坚持红军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给地方文化志愿者地址,拒收老区人民邮寄实物(为老区良品代言的样品除外)。而对于包坨,我却是例外。这款湖北小吃属于不辣的食品,适合中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如果能开通直播:讲述红色故事,品尝绿色包坨,那是不错的愿景。</p><p class="ql-block"> 昨晚,焦小云老师还给我发来她制作的视频,画面是奶奶和孙子拥抱的不同场景,而插入的歌曲“奶奶我爱你,温暖的拥抱送给你”真的太贴心了,她说:“孙子也祝福紫秋奶奶小年快乐!”,那一瞬间,我同样特别幸福!这位烈士曾孙方轩炜是全中国第一个叫我奶奶的人,在他冲刺高考的岁月里,亲奶奶无时无刻不陪在他身边,期间,我们通过几次电话,他的志向远大、孝心满满、很有礼貌等品德,都是小云老师培养的好!我们约定,等奶奶为老区红色村庄立碑出车祸而受伤的小腿取出钢板、恢复正常后,我们相聚北京、同看升旗、共攀长城!</p><p class="ql-block"> 我在北京等候焦小云和她的好孙子方轩炜同学,还有我们共同培养的2023咸宁市新时代好少年、第十二届全国榜样大会《红色印记》代表团成员、同为卾南老区革命烈士后代的阮键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老区新长征,我们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资信/湖北通山红色驿站,全国红色驿站管委会,编撰/紫秋)</p><p class="ql-block"> </p> 卾南烈士后代焦小云、方轩炜 <p class="ql-block">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带孙子方轩炜身穿红军服在国家烈士纪念日祭拜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摄影/焦小云儿子方宁)</p> 烈士后代焦小云邮寄的包坨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1(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2(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3(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4(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5(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6(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湖北通山烈士后代焦小云和孙子方轩炜快递的包坨-7(摄影/紫秋)</p> 湖北通山朱希和主任邮寄的包坨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26日,中共通山县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朱希和送给紫秋的包坨-1(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26日,中共通山县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朱希和送给紫秋的包坨-2(摄影/紫秋)</p>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26日,中共通山县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朱希和送给紫秋的包坨-3(摄影/紫秋)</p> 湖北通山小年包包坨比赛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2日,焦小云、余月霞等文化志愿者参加湖北通山县举办的“文旅嘉年华、非遗过大年”—包坨比赛-1(供稿/焦小云)</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2日,焦小云、余月霞等文化志愿者参加湖北通山县举办的“文旅嘉年华、非遗过大年”—包坨比赛-2(供稿/焦小云)</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22日,焦小云、余月霞等文化志愿者参加湖北通山县举办的“文旅嘉年华、非遗过大年”—包坨比赛-3(供稿/焦小云)</p> 文化公益主编 <p class="ql-block">中华榜样文化大使紫秋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