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次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因为最近很火爆的《过年-春节主题展》。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值此展,约上好友我们一起来这里感受多彩年味。</span></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厅,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灵蛇献瑞,吉运亨通!</p> <p class="ql-block">主题展在大楼一层,共展示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览以春节的重要时间节点为线索,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为主题,勾画串联起与春节相关的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p> <p class="ql-block">走进展厅,游人很多,拓印体验处排起了大长队。展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展现了各地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各种文创产品眼花缭乱,特别适合边逛边买边拍照,在博物馆里找到了逛庙会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九九消寒图”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腊八粥的食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乡打春牛习俗:立春日民众手执彩旗,敲锣打鼓,抬纸糊春牛游街,群众撒米、麻豆于牛背,以达到驱邪避灾的意愿。旧时,内乡民众在立春日齐聚内乡县衙,鞭打由当地长者指导扎制的纸质春牛。牛肚内五谷、干果纷纷落地,民众欢呼抢食,以期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岁末,是归家的讯号。回家,是春节永恒的主题。人间灯火,总有一盏在等你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形式多样的中国结。</p> <p class="ql-block">灯彩(乐清首饰龙),妥妥的C位,由林顺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首饰龙又称 “龙船灯”,主要流传于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柳市镇等西乡一带,百姓视之为祭祀、游行、观赏与娱乐的重要标志。其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于一体。每年元宵节前后,乐清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巡演活动,人们期望首饰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龙船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与其它龙灯不同,全身不成龙型,而是依照渔船结构建造。龙尾可以摆动,龙身可以一张一合,张开时龙身上的亭台楼阁上的300多个小人会转动,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热闹非凡的非遗集市。</p> <p class="ql-block">滩头木版年画,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因为《早安隆回》这首歌,我对隆回这个地名特别敏感。瞧瞧我家的生肖们。</p> <p class="ql-block">木版年画(夹江年画),张荣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这套年画。</p> <p class="ql-block">精巧绝伦的剪纸。</p> <p class="ql-block">集市上的这顶点翠花钿真是太惊艳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密扑灰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起源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扑灰年画因灰稿过程叫扑灰而得名,成画要经过开脸、粉脸、熏脸、涮脸、粉眼、开眉眼、点嘴红、耙毛、染道、涂色、画线、染花、磕花、上红、描金画银、涂明油等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扑灰年画家堂更是需要五十六道工序。</span></p> <p class="ql-block">祭祖习俗。祭祖是血缘崇拜观念的体现。除夕这天,人们摆上族谱,点燃香烛,奉上丰盛祭品,请先祖回家同子孙团圆,向祖先表达感恩和敬意,禀告今人生活收获,祈求保佑家族平安顺遂。这种习俗也是升华人生意义,延续生命价值,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家堂是高密扑灰年画中的祖先祭祀画,当地称“轴子”。家堂两侧通常挂有配轴,有的是对联式的,也有花卉式的,左牡丹右莲花。除夕当天下午两点一过,人们就开始摆供,请出家堂挂好。一般家堂在初三早晨摘下,卷起放在供桌上,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收起保存。</p> <p class="ql-block">高密面花。面花又叫花饽饽,每逢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形态各异的饽饽,用来观赏、供奉、食用、馈赠亲朋。花饽饽可以蒸出寿桃、元宝、福袋、宝葫芦等各种花样,以此为元素可以组合成祝寿、喜嫁、 百岁等不同场景使用的饽饽。</p> <p class="ql-block">山东高密的花饽饽,精致和复杂程度简直超出想象,这些精美的食品就是一件件工艺品,我只能观赏之,万万舍不得食之也。</p> <p class="ql-block">怀仁旺火习俗煤塔。这种煤塔流传于山西省怀仁县,春节、元宵节期间,人们用大块煤炭全成塔状。旺火点燃时,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景象壮观,寓意全年兴旺。</p> <p class="ql-block">张灯结彩是过年的标配。灯笼高高挂,彩旗翩翩舞,笑语盈盈传,欢乐处处有。</p> <p class="ql-block">过年展从2024年12月21日(冬至)至2025年3月2日结束,因时间关系我们错过了许多非遗表演,有机会再来看吧。</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到六层的14展厅“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瞧了瞧,这些非遗展品和春节气氛很契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狮舞(广东醒狮)。</span>广东醒狮,现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地,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表演时,锣鼓擂响,表演者先打一阵南拳,这称开桩;然后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动作以南拳马步为主,基本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富于戏剧性和故事性。</p> <p class="ql-block">仰望这精致的大风筝,<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span>就想起会做霓虹灯和大风筝的三爷爷,回忆瞬间回到七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这顶喜轿让我想起了歌曲《大花轿》:“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着我那妹妹呀上花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婚嫁喜服,喜气吉祥。红绸如火,尽显奢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今日看展收获的战利品,</span>承德市石氏剪纸艺术馆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蛇年即将到来之际,愿你深邃如蛇,洞察秋毫;灵动如蛇,智慧非凡;神秘如蛇,魅力难挡;柔韧如蛇,追梦必胜;矫健似蛇,财源滚滚;愿你的日子如蛇般绵长,幸福如蛇鳞般闪闪发光,每一天都充满爱与希望。蛇年大吉!</span></p> <p class="ql-block">Tips:</p><p class="ql-block">看展时间:2025.01.15</p><p class="ql-block">二刷时间:2025.02.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