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24号,周六。</p><p class="ql-block"> 白玉—噶陀寺—金沙江大桥—矮拉山—江达县—雪集拉山垭口—昌都 </p><p class="ql-block"> 住宿:昌都市 </p><p class="ql-block"> 海拔:3200米 </p><p class="ql-block"> 全程:38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路途长,打卡点多,所以早上 8 点酒店准时出发。起来感觉气温较低,查了一下,早上只有 10 ℃,中午可能达到 20 ℃,得穿外套了。</p> <p class="ql-block"> 沿 215国道前行,左手边就是金沙江。右转进 458 省道,经夏达村、麦学村、普马村等上山,朝今天的主要景点"噶陀寺"进发。走了约 15 公里的盘山路,其中还有一小段过水路面和大部分的非铺装路面。</p><p class="ql-block"> 海拔越来越高,感觉耳膜的内压越来越大,查了手机海拔APP,有4000多米了。这时,前车对讲机喊道“看,白马鸡!”,我立马目光向前寻找,只见前面拐弯处有一群白色的尾部有漂亮的长羽毛的白马鸡,大概有十来只。我曾经在订阅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一期介绍藏区“四马鸡”(白马鸡、藏马鸡、蓝马鸡、褐马鸡)的专辑里看过图片,今天有幸一睹真容。这就是自驾川藏线不期而遇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噶陀寺</p> <p class="ql-block">十明佛学院全景</p> <p class="ql-block">曲折的上山路</p> <p class="ql-block"> 噶陀寺位于四川省白玉县金沙江流域的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海拔4800米,与西藏仅一山之隔。该寺始建于1159年,由宁玛派高僧噶当巴德协创建,是康巴地区藏传佛教的发祥中心,被誉为宁玛派的母寺。噶陀寺建筑群色调以铁锈红色和金色为主,十分壮观,风景特别迷人,建在山上的十明佛学院被称为"小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 噶陀寺在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第二金刚座”,与印度菩提伽耶和五台山齐名。莲花生大师曾亲自为噶陀寺开光加持十三次,并在其传记和伏藏经中授记其为“雪域圣地之最,弘扬空行益西措杰密法之源”。历史上,噶陀寺涌现出许多才学超群的高僧,如元朝的克珠·益西布巴,他曾任萨迦派五祖八思巴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噶陀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它设有十明佛学院,教授大、小五明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僧才,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突出。寺庙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汉、尼泊尔等多种元素,大金殿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雄伟,内部装饰华丽。在过去的800年间,在此成就的修行者有十万之众,噶陀传承的上师们已遍布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噶陀寺在历史上曾多次扩建和修缮。在清朝时期,直美锡雄·贡布主寺被康熙皇帝迎请至京都封为国师。寺庙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严重毁坏,但经过全寺僧众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重建工作。</p><p class="ql-block"> 噶陀寺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每年藏历六月初十莲花生大师生辰举行的盛大法会,吸引了众多僧侣和信众前来朝拜。寺庙内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元朝御赐物品、明朝文殊佛像、清朝经书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后走进莲花生坛城、大幻化坛城和卧佛殿参观。在大幻化坛城门口,摆着一只煨桑炉,通常在下面垫酥油和粉粑,上面摆放柏枝,燃烧起来有特殊的香味,飘得很远,这是藏传佛教的祭祀祈福形式,因为红教是不烧香的。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去对面山坡参观了十明佛学院及戒律大讲堂,了解到它的长期学制要比五明佛学院长,主要培养藏族高级知识分子,相当于藏族佛学校中的清北。内设因明学院、戒律学院、闭关室等,学员在此清修、学法(据说转世灵童也曾在学院学习),好正规的一座大学!</p> <p class="ql-block"> 11: 20 左右,我们原路下山,经河坡乡再回到 G215,向着德格方向前进。进出夏达村口转经筒时,车队入乡随俗,都是靠左行驶经过,这样就很自然地按顺时针方向转经一遍。出村后,车队再次转上 317 国道,开始由川入藏的最后冲刺。</p> <p class="ql-block"> 在穿过几个藏族村寨后,大约12:30,到了川藏分界线--金沙江大桥。全员刷脸安检出四川境,离开四川德格,进入西藏昌都江达县境内。车上大桥,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山坡上的大幅标语"西藏欢迎您"。过了大桥,向左是朝昌都方向,进西藏检查站入境刷脸。</p><p class="ql-block"> 这时已到饭点,大家一拨人找厕所,一拨人找饭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饭店,饭店非常简陋,仅两间路边平房。只有面条水饺,可招牌不小--"藏东第一家",更巧的是,老板娘竟是安徽安庆人,半个老乡啊,难怪面食十分对胃口。大家简单吃了些面条水饺以及自带的零食,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进藏--红色江达</p> <p class="ql-block">“藏东第一家”饭店</p> <p class="ql-block"> 13: 30 沿 317 国道继续出发,很快经过藏东门户康巴江达的岗托镇,该镇规模不小,镇容镇貌不错,还有 3A 级的雪巴沟区。前面通过长达 4800米的矮拉山隧道时,感觉我的车底有一声“嘎哒”异响,一出隧道,赶紧停车检查,可能是轮胎里的小石子甩到底盘上了,没发现其它问题,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才入西藏,明显感觉路况略逊于四川,柏油路面散布着无数个不规则炮弹坑,车速刚提上80码,随即急刹车降为5码,后排乘客犹如坐过山车😂。但路边西藏风情初露,风景不断变换,也不觉得枯燥无味。我们看到路上 3 位单车骑士,深受感染,情不自禁地为他们加油打气:"我们在拉萨等你们啊!"</p> <p class="ql-block"> 在经过一段森林比较茂密的河边,突然遇到一大群猴子在道路上嬉闹、乞食。车刚减速,还未停稳,几只猴跳将上来,我们赶紧摇上车窗,再开条小缝,喂上桃酥、饼干等。猴子见状小手伸了进来,抓了就吃,应该说是抢了就吃,十分有趣,真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鲜活图景。</p> <p class="ql-block">大师兄拦路抢劫</p> <p class="ql-block">后视镜是索取食物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不给我吃的,我就把你后视镜揪下来!</p> <p class="ql-block"> 15:00 到达西藏解放第一县﹣﹣江达县城,车队绕城过境时被一大货压着,15 分钟才离开江达。江达到昌都的道路还算平坦,沿着山间的河道,蜿蜒曲折。一路上还看到好几批朝圣者徒步匍匐前行,他们的目标是拉萨,风餐露宿,这是何等的毅力与执念,祝愿他们"扎西德勒"!快到昌都市区,有个一线天峡谷,景色不错,我们还专门停车拍照打卡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 离进入昌都市区大约2-30公里的317路段,两边山壁陡峭,如刀劈似的,人称“一线天”,路一侧下边江水湍急,卵石密布。我便下去亲密接触,享受一下原生态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在一线天耽搁了半小时左右,继续向昌都进发。快晚上八点了,这时候太阳还没落山,把许多金字塔一样的山顶都染成了金色,虽然不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但也有日照金山的意思了。 </p><p class="ql-block"> 八点多,终于到达昌都市区登记入住位于卡若区的金泰名人酒店,这个酒店应该是位于昌都的市中心,由于山区地皮紧张,地下车库相当狭长,且车位很少,在酒店的协调下,停车用了近半个小时。进了房间,丢下行李,下楼寻食。酒店大门正对着一个大广场,很繁华的样子!所以我们很容易在酒店附近50米内找到一家叫“致和”的私房菜馆(在肯德基门店的楼上),开启了团队正式入藏的第一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