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 沙中金</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1月4日</p><p class="ql-block">手机 华为pura70rpo+</p><p class="ql-block">篇号 75932243</p><p class="ql-block">配乐 云水禅心</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皇家庙宇,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历代帝王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其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影壁、木牌楼(已拆)、大门、钟楼、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等建筑,两侧建有配殿。景德崇圣殿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其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殿内原供奉历代帝王牌位。月台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大殿两侧的两座碑亭内立有雍正、乾隆皇帝御制碑各一座。东路为神厨、神库、宰牲亭、井亭等。西路主要为承祭官置斋所配房。作为中国现存唯一一座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封建典章制度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帝王庙规模宏大,共有两进大院。踏入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气势恢宏的景德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向东望去,钟楼静静矗立,而西侧却不见鼓楼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关帝庙。原来,历代帝王庙遵循陵寝规制,只设立钟楼而不设立鼓楼。在陵寝或庙宇的建筑中,通常只设立晨钟而不设立暮鼓,这是因为鼓声在夜晚可能会影响阴间,因此不设立鼓楼。</p>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关帝庙,庄严肃穆,内设关羽专题展厅,供奉着关二爷坐像,周仓、义子关平分立两旁,彰显着关公的忠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穿过景德门向北,映入眼帘的是历代帝王庙最大的院落。院落正中,景德崇圣殿巍然屹立。据《大清会典图》记载,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栋梁五彩,崇基石栏。南三出陛,中十有三级,左右各十有一级;东西一出陛,均十有二级。景德殿与御碑亭覆瓦原为绿琉璃,乾隆二十九年改为黄琉璃。景德崇圣殿之名,寓意为“景仰德政,崇尚圣贤”,其建筑无论在形制上,还是在柱、梁、瓦、彩画等各对象上,都显示皇家建筑的尊贵与气派,属最高规制。只有宫殿、陵寝和皇家御准的建筑才能使用这种形制。景德崇圣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天子的“九五之尊”。正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前有月台,东、西、南三个方向有石护栏。台基南面三出陛,中有御路。殿前两侧的碑亭,东西两侧各有一燎炉,用于烧纸祭祀。</p> <p class="ql-block"> 在历代帝王庙里享受祭祀的除了这188位帝王外,还有79位文臣武将。历代帝王庙的主殿景德崇圣殿主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东西配殿从祀历代名臣。这些名臣包括张良、萧何、诸葛亮、李靖、狄仁杰、郭子仪、范仲淹、司马光、徐达、刘伯温、于谦等,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中三皇五帝时期共8位名臣:风后、力牧、仓颉、皋陶、夔、龙、伯益和伊尹。</p><p class="ql-block">风后,伏羲之妻,创作《风后八阵兵图》;</p><p class="ql-block">力牧,黄帝大臣,助皇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并发明石制车轮;</p><p class="ql-block">仓颉,黄帝的左史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汉字;</p><p class="ql-block">皋陶,尧舜禹三帝的士师兼东夷部落首领,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司法体系;</p><p class="ql-block">夔,舜帝“廿二大臣”之一,官职典乐,创造了优美乐舞《箫韶》;</p><p class="ql-block">龙,舜帝“廿二大臣”之一,官职纳言,负责舜帝治理天下;</p><p class="ql-block">伯益,大禹时的执政官、夏启朝的卿士,主要功绩为助禹治水、发明凿井术、创作《山海经》初卷、提倡文教德治与法度自然;</p><p class="ql-block">伊尹,商朝名臣,辅佐商汤灭夏,后成为商朝重臣,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这些名臣在历代帝王庙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贡献和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中夏商周时期12位名臣包括:伯夷、伊尹、傅说、仲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毕公高、吕侯、仲山甫、尹吉甫。这些名臣在各自的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主祀西汉皇帝10位、东汉 皇帝8位和三国蜀汉的昭烈帝刘备。从祀 的名臣有西汉的张良、萧何、曹参、陈 平、周勃、刘章、丙吉、魏相,东汉的邓 禹、耿盒、冯异、马援和三国蜀汉的诸葛 亮、赵云,共14位。</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中唐代13位名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张巡、许远、狄仁杰、宋璟、姚崇、李泌、陆贽和裴度。这些名臣在唐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的参与重大历史事件,有的制定国家政策,有的领兵作战,共同推动了唐朝的发展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 宋辽金时期历代帝王庙主祀北宋皇帝7位、南宋 皇帝7位,与北宋对峙的辽国皇帝6位、与 南宋对峙的金国皇帝6位。从祀名臣有北 宋的曹彬、吕蒙正、李沈、寇准、王曾、范 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司马光,南 宋的李纲、赵鼎、岳飞、韩世忠、文天 祥,辽国的耶律赫噜和金国的斡鲁、宗 翰、宗望,共19位。</p> <p class="ql-block"> 元明时期历代帝王庙主祀元朝皇帝11位、明朝 皇帝13位。从祀名臣有元朝的穆呼哩、布 呼密、巴延、托克托,明朝的徐达、常遇 春、刘基、李文忠、杨士奇、杨荣、于 谦、李贤、刘大夏,共13位。元明(1271-1644)在这座寺庙里,有四位元朝皇帝的侍从和九位明朝皇帝的侍从。</p> <p class="ql-block"> 明代9位名臣包括:徐达、刘基、常遇春、李文忠、杨士奇、杨荣、于谦、李贤和刘大夏。这些名臣在明代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贡献,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 殿后设有明清皇帝与历代帝王庙回望展览,展示了明清两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的重视与敬仰。</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他建立了大明王朝,奠定了明朝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康熙,清朝盛世的开创者,他文治武功,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雍正,清朝中期的皇帝,他励精图治,为清朝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乾隆,清朝盛世的延续者,他文治武功,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