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札记二三事(124)</p><p class="ql-block"> ——过小年</p><p class="ql-block"> 小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小年下”“小年节”等。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各地风俗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是除夕。“过小年”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小年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祭祀灶神;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宋代祭灶较为隆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老式土灶逐渐消失,祭灶仪式逐渐没落,人们对灶君的信仰减弱。但是过“小年”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习俗。民间供奉的灶神,是一对老夫妇并坐,或是一男两女并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画像。一般贴在锅灶墙上。</p><p class="ql-block">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要剪窗花、扫尘土、理发、洗浴、吃灶糖、煮汤圆等。</p><p class="ql-block">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 说起过小年,只是感觉过年近了。至于那么多的习俗,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在我的习惯里,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就是干干净净地过年。比如,扫房擦灰,什么东西都得过便水,才叫干净。我秉承了这一点,年年遵守这个习惯,有一样东西没洗都觉得别扭。</p><p class="ql-block"> 今年下手早,前些天就把橱柜擦干净了,不用的东西也都清理掉了。今天是小年,开始扫房擦灰,洗东西忙得不亦乐乎,心里想着,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哈哈哈,不知为什么?一打扫卫生,就想起这句话。其实,谁还能用我们扫天下了?把自己的屋能扫干净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忙累了,就歇歇,不急。</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外出,顺便去了地坛。疫情过后,地坛基本恢复了正常状态,过年庙会正在筹办中。还真喜庆,就是一个红色主打园内,可不得红嘛?过年红红火火的,吉祥哦。看到一树一树的花开着,以为是真的呢!哪会呀?还不到开花的季节呢!以假乱真,真亦假,为了营造气氛可以理解。不过,最好来点真的。</p><p class="ql-block"> 真假难辨,就是看热闹,还真挺热闹,我这是捷足先登,先睹为快,到庙会期间还真不一定来呢,那时肯定是热闹哦,过年赶庙会就是为了热闹,否则,这城里这么多的人又能去哪呢?</p> <p class="ql-block"> 好,歇着歇着,一篇小文出来了。人家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这是,累了,小文来调味。哈哈哈,还是得干活。</p><p class="ql-block"> 音乐一响起,干劲儿也来了。人们都说过年累人。我说,累里藏着快乐,谁不想把自己过到年的那边去呢?累点也快乐,新年等着我们呢!</p> <p class="ql-block"> 谢谢朋友们的惠览!祝小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