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事之·“㗏哭鸟哩”

歐土·蓮🌸

<b>“㗏哭鸟哩”</b><br><br> 乡音方言,那“㗏”该念去声,有大声喊叫或固执哭闹的意思。骂哭闹的顽童就是“㗏你个肚”,而对一个应该懂事的人,乱喊乱叫,则就是“㗏你个魂、㗏你个尸骨”。这句乡间惯常骂语,或许就是来源那“㗏哭鸟(diao)哩”的叫声“㗏哭、㗏哭”?<br> <br> “㗏哭鸟哩”,其实就是那有恶名无恶行的“猫头鹰”,学名:长耳鸮。昼伏夜出,善捕鼠,该是种田人的朋友。乡间却总以为它是“不祥”之物,它长相有些狰狞,夜行飘忽无声如幽灵,估计是原因之一。而老家传习,其“不祥之兆”主要在于其令人心颤的古怪叫声。往往在暮色四合时,灯火初亮,影影绰绰,它就会在村前庄后的某棵高大古树的树梢上,或村中古旧祠堂的哪个残墙断垛上,“㗏哭、㗏哭”地叫,很有节奏感,听起来就象是伤心的哭?不用说晚归的顽童,就是一般的妇女,既使不是孤身一人,如果没有男人的同路,听到那连连不断的“㗏哭㗏哭”,也要惧怕三分,全身陡然平添一层寒意,脚步由不得你地匆匆加快。老人传言,光是那“㗏哭、㗏哭”地叫还无大碍,就怕它“连哭带笑”。所谓“笑”就是“㗏哭、㗏哭、哈哈哈”地长叫,那后面连着三声的“哈哈哈”真是“笑”比“哭”听起来更毛骨悚然。只要连续几天,在夜深至黎明前听到它的“又哭又笑”,就必定悄悄有人轻声细语地互相打探,谁家的老人好久没看到出大门了?是不是病倒在床上已经起不了身了?再用不了几天,往往就会鞭炮响起、哭声响起,村口的大路旁就有烧“老人”床上“稿荐”的浓烟冒起,......果真有个老人被“㗏”走了。乡村老人还有经验判断,说午时三刻“㗏哭鸟哩”叫,“天灵”,即一定会老人“老”。所以,乡间还有一句恨骂:“㗏哭鸟哩”㗏掉你去!<br><br> 事实上,老人的生老病死绝对不可能是“㗏哭鸟哩”的恶俗功能。但有研究者认为,猫头鹰确实一般不会发出这古怪叫声,尤其固守在一个地方一个时段连续地“连哭带笑”,可能是它的嗅觉对动物腐败的气味特别敏感,久病的老人弥留之际散发出来的气息刺激了猫头鹰,让它忍不住“又哭又笑”地哀鸣。或许,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例证,正是那“㗏哭鸟哩”依恋和哀伤行将故去的老人<br>偶而回到乡间,说起往事、说起“㗏哭鸟哩”,昔日的伙伴调侃说,如今连“麻鸟哩”都进城去了,哪还有“㗏哭鸟哩”?甚至举例说城里某家宾馆前的一排樟树上,什么时候都是叽叽喳喳的,象“麻鸟哩”在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