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孙暑假快乐自驾游记(三十一)<br><b>——(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b></h3>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经居住在这一带,是黄帝陵之所在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到达吴起镇后,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里既是中华民族圣地、又是中国革命圣地。 <br> 延安是一座修建在黄土高原山坳里的城市,南北长,东西窄,最狭窄处只有三四百米宽,城区交通基本都是单行道。<br> 2024年8月1日,早起吃完早餐,就迫不及待地去游览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一一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代以后称嘉岭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城东区中心,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占地面积三十六公顷,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宝塔山上视野开阔,山上遍布各种名贵乔灌木,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市内低3-4℃,是消夏避署的好去处。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 售票厅及检票处在宝塔山的南侧。宝塔山属于5A级风景区,门票每张55元,7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 站在售票处前面的广场上看宝塔山,估计也就两三百米高,我们步行登上山顶,应该不会太累的,但跟随旅行社统一安排,还是花20元每人坐景交车上下。 沿路而上,有许多看点,在半山腰窑洞聚集的地方是当年日本爱好和平人士开办的日本战俘改造学校。 山顶上很开阔,已经修建成了宝塔山公园。延安宝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明代曾重修塔身,清代也曾多次修缮。塔高44米,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现为明代建筑。宝塔有南北两座塔门,北门内有阶梯,可登临塔顶。宝塔山上的宝塔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岭山寺塔为宋代建筑,高九层,内部塔梯有石有木,梯道狭窄。 寺前的古石狮。 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崇祯年间铸造的铁钟,击之声彻全城,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登上塔顶,全城风貌才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山间的窑洞,现改为民宿。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 延安宝塔山在当地历史上的传说,是与“黄金锁骨菩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续玄怪录》和《太平广记》卷101“延州妇人”条目记载:“昔,延州有妇人,白皙,颇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与之游,狎昵荐枕,一无所却。数年而殁,州人莫不悲惜,共醵丧具,为之葬焉。以其无家,瘗于道左。大历中(公元776-779年),忽有胡僧自西域来,见墓,遂趺坐,具礼焚香,围绕赞叹数日。人见,谓之日:此一淫纵女子,人尽夫也。以其无属,故瘗于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圣,慈悲喜舍,世俗之欲,无不徇焉。此即锁骨菩萨,顺缘已尽。圣者云耳不信,即启以验之。众人即开墓,视遍身之骨,钩结皆如锁状。果如僧言。州人异之,为设大斋,起塔焉。”可以看出,书中描述的延州妇人其实是锁骨菩萨的化身,她为了普度众生,不惜忍辱负重满足人间私欲,死后又遭世人鄙视,后被胡僧说破,即启发民众“知耻”而觉悟,并为其设大斋,建宝塔,这就是教化的力量。这一传说也印证了我国唐、宋特定时期内,佛教盛行的历史事实。<br> 而在民间,宝塔的传说则来源于口口相传,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是“恶龙之争”和“红毛键牛下凡”之说。一说认为大唐天宝年间,肤施县(延安旧称)是南北上下交通要塞,市井繁荣,不想来了两条恶龙伤食人畜,乡民叫苦连天。玉皇大帝命众神下凡修建“镇邪塔”,九级塔身,中间放置一尊金人像,从此肤施县灾患平息,两条恶龙被“金人”所缚,也逐渐变得温顺善良起来。另一说则大致是讲有只红毛键牛下凡后滥伤无辜,食人性命,黎民百姓只能逃荒要饭。有兄妹两人修塔镇魔。塔盖成后将牛头压住,被塔压住的红毛键牛变成了卧牛山,如今站在宝塔山对面的清凉山上远望,卧牛山的牛头在延河和南河的交界处,脖子像张拉弯的弓,隆起的脊背高高的超出脖颈,尾巴从延河的转弯处一直延伸到黄蒿弯沟里。 与宝塔山相对的东山上,那座高大的楼阁,就是著名的摘星楼。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二元券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就是宝塔山。<br> 摘星楼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最初是一座城楼,楼内分为九层,高度62米,夜里在楼上观赏星座,格外清晰醒目。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是最重要的文化和思想活动场所之一。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民歌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宝塔山上,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星罗棋布,交相辉映,满山绿树成荫,花草争艳。站在半山腰上,延安市容市貌尽收眼底。 下山走的山北面坡度较小,轿车可以开到宝塔山顶。临近出口的山墙上,有当年陈毅写的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安有宝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巍高山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耸入云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塔尖指方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日照白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众齐仰望</div> 宝塔山北出口处。现在正是旱季,对面的延河几乎要干涸了。尽管游宝塔山仅仅三个多小时,对于我们到了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已经有点精疲力尽了。在宾馆附近的饭馆,每人一碗羊肉烩面之后,就早早地休息了,争取休息之后,驱除劳累。后面还要去观光枣园,杨家岭等革命胜地呢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延安旅游集团公司成立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在山下修仿古式山门、上山踏步道,整修了摘星楼、烽火台、新添置了巨型大钟一座,巨型大鼓一尊。 喻名“平安钟”、“太平鼓”,游人击之金声玉振,山鸣谷应,“一击则身体健康,喜气满庭;二击则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三击则国泰民安,普天同庆”。山上还修建了休闲观光设施和风味小吃,游人在游览之余还可一饱口福。道路上装饰了大量的泛光和霓虹灯具,一到夜间,宝塔、摘星楼、烽火台、上山道满山绿树相映在各色灯影中,恍若仙境,映照得山城延安更加秀美壮丽。宝塔山是延安最重要的游览区之一,中外宾客无不登山凭眺,纵观圣地全貌。众口一词:“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p> 近代,宝塔山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红色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年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无数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 <b>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与每一位革命烈士;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致敬,红色延安与伟大的延安精神!</b> <b>摄影、文字、编辑:</b>张永胜<br><b>网名:</b>佛 缘 <b>美篇号:</b>17317369<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有些照片用手机拍摄,像素有限,聊作到此一游以记录为主吧)!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