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撰写这样的回忆,恰似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无情地割开那许久未曾愈合的伤口,那撕心裂肺的痛啊,如汹涌的潮水从心底汹涌而出,瞬间席卷全身。可这又能去责怪谁呢?</p><p class="ql-block"> 在那如噩梦般的“文革”后期,我在上海某机器厂做学徒工,八级钳工的老唐在我们班组里一直是个低调却不可或缺的存在。平日里,他和大家坐在一起,身上带着那种质朴而又憨厚的气息,就像一棵平凡却稳稳扎根于土地的老树。</p><p class="ql-block"> 老唐在解放前是某发电厂小有名气的八级钳工,在当时的上海滩,他的工资如同高高在上的山峰,周围的人都只能仰望。他的技术那是一绝,双手如同有神奇魔力一般,在钳工台上摆弄那些金属部件时,就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精确而又充满艺术感地指挥着各种金属零件进行奇妙的组合、修复。他整天沉浸在自己的技术世界里,那是一种纯粹的对技术的热爱与钻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型实在人。 </p><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却像一个残忍的刽子手,在那极“左”思潮肆虐的年代里,老唐仅仅因为和某烈士那看似荒诞的关联——不参加罢工运动,就成了屡屡被批斗的污点。他的工资收入瞬间坠落之仅维持温饱,他历史上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靶子,被那些狂热的政治弄潮者紧紧揪住,无情地攻击。那燃烧的岁月,他从令人敬仰的八级钳工,打入了万劫不复的黑暗地狱。</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一场接一场的政治运动暴风雨中,老唐就像一片脆弱的风筝,毫无悬念地被卷入风暴中心。他孤独地站在那些充满愤怒与攻击性的战场上,四周是无尽的指责和辱骂的箭雨。他的脸原本是那种专注做事时透着沉静和自信的模样,现在却像被暴风雨蹂躏过的花朵,逐渐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变得苍白而又憔悴。他的眼神里,曾经的灵动与专注被迷茫、委屈和无尽的痛苦取代。每一次的政治运动对他来说,就像是又一场凶猛的洪水,一遍又一遍地冲击着他那已千疮百孔的心灵堤坝。</p><p class="ql-block"> 当组织突然像是从一场大梦中惊醒的醉汉,在某个瞬间决定给老唐的政治命运来一个小小的“拨乱反正”时,这就像在黑暗中给老唐打开了一扇本应是通往光明的门。</p><p class="ql-block"> 某天下午,厂大礼堂千人大会上,常态化的批斗了几个顽固不化的坏分子。突然,主持人的那句“请设备科的唐某某同志上台。”它就像一颗本应带来生机的种子,却被撒在了一片荒芜已久的冻土上。</p><p class="ql-block"> 会场上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往常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天的大会可不简单。高音喇叭里一个接一个地点名,那些被点到名字的人便如被上了发条一般,鱼贯登上台,然后低下头开始所谓的“认罪”。老唐在这之前就经历过太多次这样波澜不惊的批斗形式,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在众人注目下被点名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然而,今天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主持人毫无征兆地突然喊道:“唐某某同志请上台。”这一句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刹那间,风云变幻,谁都没有料到这一出,哪怕是经验丰富的王组长,也被蒙在了鼓里。</p> <p class="ql-block"> 全场的目光,如同无数道炽热的火焰,瞬间聚焦在老唐身上。原本坐在台下的我和班里的师傅们,心中却涌起了别样的情绪。我们都知道,在以往的大环境下,“上台”往往意味着不好的事情。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能感觉到一种新的曙光正在破茧而出。这一次,老唐看似被带向“危险”的境地,但在我们心里,却仿佛是获得了某种未知的“新生”。</p><p class="ql-block"> 谁都没能预料到老唐的反应。只见他像一个被施了定身术的木偶,原本站立着的身体一下子僵住了,脸上的表情也像是被冻结住了,呈现出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怪异模样。紧接着,他像是被一种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驱使着,双手开始缓缓地、机械地高高举起。他的嘴巴一张一合,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发出的声音像是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般狂呼口号。他的眼神空洞无神,那里就像两口深不见底的黑洞,没有我们心中所期待的那种从压抑中解脱的喜悦,只有无尽的迷茫与恐惧。</p><p class="ql-block"> 王组长见状,连忙疾走几步,搀扶着老唐朝着主席台慢慢走去。老唐一边被搀扶着,一边还像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继续狂呼着口号。那一刻,在大礼堂里,除了老唐那在空气里回荡着的口号声,还有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宁静。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大家都不知道这对老唐来说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老唐此刻的亢奋是否与他获得政治新生而特意的表示一下激动的心。但,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老唐的人生进入了让人心碎的模式,不可言状的背后隐藏着残酷的结局正向着老唐扑面而来。老唐的身影,在那一片寂静之中,愈发显得孤独和迷茫,像是在历史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的可怜人。</p><p class="ql-block"> 当老唐和王组长艰难地走到主席台一侧时,台上的领导们面露诧异,他们原本期待的或许是与以往千人大会类似的流程,但现在老唐的状态打破了他们的预想。一位领导皱了皱眉头,快步向前几步,试图接过王组长手中的老唐。但老唐却好似完全没有察觉周围人的意图,依旧沉浸在自己那怪异的状态中,狂呼口号的声音甚至有些颤抖。</p><p class="ql-block"> 这时,台下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些细微的议论声,有惊讶,有疑惑,还有隐隐的担忧。那些声音虽然不大,却像是风一般吹进了这场看似严肃却又透着诡谲的大会氛围里。老唐似乎终于察觉到了周围的不同,他的目光缓缓从那无尽的黑洞中回笼,当看到身边不同以往的面孔和场景时,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恐,脚步也突然踉跄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王组长赶忙稳住老唐,低声在他耳边说道:“老唐啊,没事了,你解放了,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了。”可老唐就像没听见一样,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台上的领导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试图把大家的注意力从老唐身上转移开。但老唐的身影却像是一团阴云,始终笼罩在会场上空。</p><p class="ql-block"> 随着领导讲话的深入,会场的气氛逐渐从开始的混乱和诧异中有了新的变化。一些和老唐熟悉的同事开始小声地为他加油打气,他们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充满了力量。而老唐像是受到了这些声音的鼓舞,渐渐地,他高举的手臂慢慢放下,口中的口号声也停止了。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开始在台下的人群中搜寻,当他看到我们班组那些熟悉的面孔,尤其是看到大家的鼓励眼神时,他的眼中竟有了一丝湿润。</p><p class="ql-block"> 大会还在继续进行着,老唐就像一个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的人,他紧紧地站在那里,身体还有些微微发抖。而这场大会,因为老唐的上台和他那令人心碎的表现,成为一个所有人都难以忘怀的特殊记忆。在之后的日子里,当大家提起老唐的时候,心中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他当时遭遇的同情,也有对那个特殊时代变革阵痛的深刻记忆。</p> <p class="ql-block"> 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老唐这颗曾经被命运狠狠捶打的老灵魂,再也回不去了。他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彻底脱离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轨道。不久之后,他消失了,去了那个我们无法触及的世界。他的生命就像被一阵寒冷的黑夜之风瞬间吹灭的蜡烛,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和寂静。</p><p class="ql-block"> 老唐获得了政治上的新生,那一天对于他和他的家庭来说本应是充满希望与新生活的开始。当喜讯传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觉得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可是,没人能想到,这背后的阴影正悄悄地蔓延。</p><p class="ql-block"> 那天之后,老唐回到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夜晚,本应是家人休息、温馨相伴的时候,他却坐在床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出窍了一般。那目光中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只剩下无尽的空洞与迷茫。他一言不发,对家人的询问、关切充耳不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像一座孤岛,与外界隔绝开来。</p><p class="ql-block"> 老唐的家人心急如焚,他们尝试着各种办法来唤醒老唐,和他聊天,给他做爱吃的饭菜,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可是这些都无济于事,老唐依旧沉浸在那莫名的痛苦之中。无奈之下,家人们只能将他送去精神病医院,希望那里的医生和封闭的环境能够让老唐恢复正常。</p><p class="ql-block"> 在医院的日子里,老唐的状况时好时坏。医生们努力地进行着治疗,试图解开他心中那沉重的枷锁。可是,时间无情地流逝,三个月不到,老唐还是走了。他就像一片凋零的叶子,在经历了风雨的打击后,最终飘落。</p><p class="ql-block"> 某天,老唐的儿子来到了厂里,来处理老唐的后事。他脸上带着悲痛和无尽的心酸,那眼神中透露出的是对父亲深深的眷恋与愧疚。他缓缓地告诉我们,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回响:“假如不告诉我父亲摘帽,或许他父亲至今都不会有事。”</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如同沉甸甸的石头,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老唐的儿子觉得,那顶帽子仿佛是老唐世界里的紧固咒,他已经习惯了呼来唤去的日常生活与被管制的工作环境。这种特殊的身份就像烙印深深的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他从未想过某天会突然的改变。老唐的大脑皮层显然兴奋过度,再难恢复平静了,就像一个灵魂出窍的人,老唐的世界就崩塌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静静地听着老唐儿子诉说着这些,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深思。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变革过程中一个令人揪心的侧影。在那些政策的转变之下,人性是如此脆弱,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巨大的变化面前可能不堪一击。尽管看上去这应该是件好事。</p> <p class="ql-block"> 他就像一颗被命运种在了黑暗泥土深处的种子,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周围寒冷、压抑的环境。突然之间,那一点点象征着“新生”的曙光乍现,他那脆弱的灵魂怎么能承受得住呢?这种突然的转变就像一场猛烈的地震,把他的精神世界震得粉碎。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扭曲时代的烙印。在那个人人都被卷入狂热政治漩涡的年代,无数像老唐这样无辜的人就像被洪水淹没的蝼蚁,他们的才华、努力和正常生活的权利都被无情地剥夺。 老唐的故事就像一首悲歌,永远地在历史的山谷中回荡,时刻警示着我们那个时代对人性的无情践踏。</p> <p class="ql-block"> 在机修工段,四级以上的钳工足有十多个,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在机床维修与零件加工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若论起钳工的基本功,这群人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和老唐比高下。</p><p class="ql-block"> 老唐,一个在钳工岗位上默默耕耘了数十年的老手艺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却也沉淀下了他那令人惊叹的钳工技艺。在钳工的世界里,看似一把简单的平面锉刀,到了老唐的手中,却仿佛被赋予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当老唐开始在加工的零件上操作时,那场景就如同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他左右手轮换着握住锉刀,在零件表面自如地移动。锉刀每一次的挫动,都带着精准的节奏和恰到好处的力度,就好像老唐与锉刀之间有一种无形的默契。他的动作流畅得如同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滞涩,锉刀与零件接触的瞬间发出的轻微声响,仿佛是一曲美妙工作乐章中的音符。</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两位年轻的修理钳工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同时拿起两块十厘米的方铁,准备分别进行加工,想要在老唐面前一展身手。这两块方铁在他们手中就像顽皮的孩子,虽然经过精心操作,但最终加工出来的面,还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p><p class="ql-block"> 而老唐呢,他只是淡定地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接过那两块方铁。他先是仔细地端详了一会,然后才缓缓拿起锉刀。只见他的双手像是有自己的意识一般,灵活而又稳重地操控着锉刀。从方铁的第一个面开始,锉刀轻轻地划过,带走多余的金属屑,渐渐地,一个平整光滑的面就呈现在眼前。老唐没有丝毫的停歇,紧接着转换到下一个面,他的手如同精准的测量仪,确保每一处的锉削都保持着相同的精度。</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老唐依次加工着这方铁的六个面。当他完成最后一个面时,奇迹发生了。他随意拿起两块加工后的方铁,将其中的任意一面合在一起,那贴合的紧密程度,就如同两面原本就是一体的,天衣无缝。在场的人无不惊叹,年轻的钳工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钦佩。他们知道,这一手绝技背后是老唐从年轻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钳工基本功的执着修炼。</p><p class="ql-block"> 老唐的这种技艺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能力,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体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追求效率而忽视了基本功的扎实训练,但在老唐这里,基本功是他钳工生涯的基石,也是他永远不变的追求。他用自己双手的灵活与精准,书写着老一辈钳工技艺的神话,成为了机修工段里当之无愧的基本功大师,他的技艺如同明亮的灯塔,为年轻的钳工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让他们明白,在追求高超技艺的道路上,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不可或缺的。</p> <p class="ql-block"> 在机器厂,设备动力科堪称是一个藏龙卧虎之所,这里人才云集。高级技师就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接二连三地闪耀在这片天空之下。</p><p class="ql-block"> 这些高级技师们仿佛是从神明降世而来,他们身上带着一种特殊的光芒。然而,当我们深入探寻他们的过往时,却发现了一丝岁月的沧桑。这些如今已年过九十、一百的技术大师们,他们的往昔并非一路坦途。文革那个特殊的时期,运动的风暴席卷而来,他们也都没能逃脱其洗礼。但即便如此,他们却从未放弃对技术的执着与钻研。</p><p class="ql-block"> 这些身怀非凡技艺的大师们,皆是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内敛的气质,向来低调行事。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他们可能只是默默地做着手头的工作,不事张扬。他们的话语不多,总是专注于自己的技术领域。</p><p class="ql-block"> 在设备科,一旦遇到厂部检修重大设备的情况,那便是这些大师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检修重大设备并非易事,其中常常会遭遇一些难以估摸的难题。这些难题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怪兽,随时准备给检修工作带来巨大阻碍。</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些大师们却从不畏惧。他们会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采用最为科学的方法来攻克这些难题。他们会冷静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犹如经验老到的侦探在寻找蛛丝马迹。从复杂的数据中分析问题所在,精心设计每一个检修步骤。无论是精密的仪器故障,还是大型设备的核心部件损坏,他们总能想出巧妙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的操作下,那些原本看似无法运行的设备仿佛重新获得了生机。他们的双手就像是拥有神奇魔力一般,能够让机器重新欢快地运转起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渊博知识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设备科里的这些大师们,虽然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依然熠熠生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尽管,他们的政治面貌在当年被划分了另类,但,他们的技术权威不容置疑,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国家的建设才能蒸蒸日上。</p> <p class="ql-block">在机器厂学徒三年。</p><p class="ql-block"> 我的师傅,一位普普通通却又有着独特经历的人。1963年,初中毕业的他被分配进重型厂设备动力科做机修钳工。那时候的他,年轻而充满干劲,对未来怀揣着无限的憧憬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进厂的第二年,全国支援新疆建设的浪潮席卷而来。重型厂积极响应,大力动员青年工人报名参加这一伟大的建设事业。当时的新疆,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如同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那是一个需要热血青年去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地方。我的师傅,他的心中当然也是涌动着这样的豪情壮志的,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p><p class="ql-block"> 他像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渴望在新疆那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刻跟他开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玩笑。家庭出身问题像一道坚固的枷锁,紧紧地束缚住了他前行的脚步,使他未能被批准前往新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失落。看着那些被批准去新疆建设兵团的青工们,他的眼中既有羡慕,也有着自己无法实现梦想的苦涩。</p><p class="ql-block"> 但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那些去往新疆建设兵团的青工们的命运却很糟糕。当时的新疆建设条件艰苦卓绝,兵团的生活更是充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狂风呼啸、黄沙漫天,冰天雪地的冬季仿佛无尽头。在那里,物质极度匮乏,每一个基本的生存物资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获得。他们还要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发展工业,身体的疲惫就像一座大山,日复一日地压在他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无形的压力。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孤独和迷茫的煎熬。很多青工在这样的重重困难之下,身心俱疲,他们的青春在奉献的同时也被笼罩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而相比之下,我的师傅似乎是幸运的。家庭成分不好这一因素,在当时的情境下成为了保护他的屏障。虽然他被禁止前往新疆,但却也因此避免了许多可能出现的灾难。他可以继续留在重型厂,在相对熟悉和安全的环境里,做着自己的机修钳工工作。他可以每天回到家,看到熟悉的场景,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这种平稳而宁静的生活,在那个时候是如此珍贵。</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师傅凭借着自己在机修钳工岗位上的努力和对技术的钻研精神,逐渐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他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虽然没有像那些去新疆的青工一样在一片处女地上开疆拓土,却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师傅的经历就像一部生动的启示录,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有时候,那些看似阻碍我们前进的因素,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它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转折,无论当时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命运的一部分,而在命运的洪流中,珍惜当下的每一种状态才是最重要的。</p>